微信分享图

1222 何多苓 1993年作 女人与羊

女人与羊
拍品信息
LOT号 1222 作品名称 何多苓 1993年作 女人与羊
作者 何多苓 尺寸 80×98cm 创作年代 1993年作
估价 4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805,000
材质 布面油彩 形制
出版
《中国当代艺术选集4:何多苓》,P109,高雄山美术馆,1997年版
签名:He DuoLing 93
展览
1997年,歌咏的忧伤:何多苓画展,山美术馆,高雄
2022年,ART021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

何多苓的绘画中一直带有文学性,在我看来,绘画语言本身的创造和成熟度只是何多苓艺术中的一个成就,更重要的特点就是作品中文学性的叙事。……画面从构图、人物选择、人物和周边环境的关系,都是有故事的,有一种色彩、形体、线条、明暗对比之外的叙述的欲望,这也成为他的特质。
—易丹

何多苓
HE DUOLING b.1948
从《春风已经苏醒》到《青春》,再到《乌鸦是美丽的》,在整个八十年代中何多苓不断提炼其绘画作品中的“形式感” 与“精神性”,从而也将关于“旧时光”和“知青时代”的“伤痕情结”提升到人类普遍化的悲剧色彩。知青时代的何多苓是充满诗意的人,热爱阅读。波德莱尔、兰波、叶芝、艾略特等的诗歌中诗歌中充满了飘忽不定而不可捉摸、无法言说却欲言又止的情愫,那种若有若无的、与现实若即若离的神秘感令他心驰神往。因此他在自己的绘画中也追求着那种隐于表象背后的东西,画面充满了含混性、不确定性和隐秘性。因此,何多苓的作品中那干涸的枯草、人物迷离的眼神以及空间中蔓延的忧郁氛围,均渊源于艺术家本真的诗性表达。重绘画性,唯美、优雅、感伤,他追求的是无拘无束的自由度。他的艺术造型功底坚实而全面,落笔之处,人物、景象充满生命活力。
1969年,20岁出头的何多苓响应号召去了凉山彝族自治州,上山下乡,感受真实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他在广阔而荒凉的大自然中阅读出旁人难以所及的美学与哲学:“我当时觉得那个就叫美,蓝天白云,辽阔的土地,远山的神秘,一山比一山高,我心里想的是这些山我一定要登上去。后来登了那么大一部分,觉得融于其中了,很有天人合一的那种感觉”。这段经历促使何多苓开始创作彝族题材,1991年,他应邀前往美国,画廊主欣赏他对大凉山彝族的刻画,但他却对当地文化感到无所适从,身处异乡的何多苓基于对故土的思念便在1993年回到了成都,《女人与羊》(Lot1222) 即是回国当年所创作。画面背景混沌意在凸显彝族地区的神秘感和荒原氛围,女人则在这灰褐色的色调中陷入自我的沉思,既忧思又空灵飘渺,而其它视觉形象的奇特组合,又使得画面充满了超现实的意味。画中大山那荒芜辽阔的空间感与艺术家早年下乡内心孤独的感受产生无声的共鸣,亦呼应了艺术家出国时的这段经历,看似简洁的构图却萌生了强烈的乡愁情感与生命力。
《抚摸马的人体(Lot1223) 》也创作于1993年,这一时期何多苓还创作了多件以骑马的女人为题材的作品,告别彝族系列,以完全虚构的场景为题材,加强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画面上以何多苓最擅长的境界来创造足够单纯、足够安宁与足够平和形象。令人渐渐地在画面上体会出寂静背后的不安,感受到不断克制的冲动。何多苓冷静地描绘他钟情的形象,用温情的笔触描展现出他们的美与魅力,但同时又将这一切安排在近乎超现实的环境之中,组成令人陶醉而又令人深思乃至惊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