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176 清乾隆 「臣袁守侗敬书」并「臣」、「侗」二印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

「臣袁守侗敬书」并「臣」、「侗」二印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
拍品信息
LOT号 5176 作品名称 清乾隆 「臣袁守侗敬书」并「臣」、「侗」二印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
作者 -- 尺寸 外长13.7×9.5cm;玉片长9×6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17,250,000
材质 形制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备注
1.纽约佳士得,2007.09,Lot81;
2.北京瀚海,2010.12.11,“北京市文物公司五十周年庆典夜场”,Lot2331

清乾隆《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的前世今生
撰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张荣
这部玉册共八片,玉片双面雕刻,长方形。左为图,诗赞刻于右上部,末署「臣袁守侗敬书」并「臣」、「侗」二印。玉册所用玉料为清代宫廷常见的新疆玉,用黄色绫子包边,装帧成册页形式,上下夹檀香木板,木板上浮雕双龙戏珠海水江崖纹,中部长条形书签,刻隶书「御制十六罗汉赞」,字体内填蓝色。玉册诗句录于《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二集四十一卷,名为「徐扬仿贯休罗汉赞」。徐扬,江苏苏州人,著名宫廷画家,乾隆十六年(1771)后供奉内廷,知名画作《乾隆南巡图》便由他绘制。贯休为五代时僧人,《五代史补•卷一》记「僧贯休,婺州兰溪人,才长于诗歌。」这部玉册,所刻图画应为徐扬仿贯休十六罗汉图的翻版,诗文为乾隆所题,书写者是袁守侗。玉册之外配原装函套,函套装裱黄地「卐」字纹锦面,打开为平面型,折迭而成六方套匣,交迭处有如意形花牙相咬合,不易散开,是宫廷玉册装帧的主要形式。

十六罗汉
罗汉又名阿罗汉,十六罗汉的形象起源于克什米尔,首次被提到是在公元437年翻译成中文的大乘佛教典籍中。公元654年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中被命名。据文献记载,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他们不入涅盘,常住世间,护持佛法,受世人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
十六罗汉是:宾度啰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堕阇、苏频陀、诺距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啰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
自《法住记》译出之后,十六罗汉受到我国佛教徒的普遍信仰,石窟中也陆续出现这种题材。敦煌千佛洞第十六窟晚唐壁画中就有十六罗汉像。历代画家对十六罗汉图也多有绘制,如王维曾绘四十八幅十六罗汉图。五代时期的禅月大师贯休绘制的十六罗汉图,可由敦煌千佛洞第七十九窟窥其遗影。此外,大足石窟第三十六窟、杭州烟霞洞等石窟也有十六罗汉像。宋代以后,十六罗汉的题材虽然在石窟中已经减少,但绘画界则仍颇风行,一直延续到明代。著名画家有李公麟、梁楷、赵孟俯与仇英等人。
清朝历代帝王,特别是乾隆皇帝,笃信佛教,在紫禁城内进行了大量佛事活动,比如建造佛堂,著名的有雨花阁、梵华楼、佛日楼、宝相楼等,制造、绘制了大量佛像、祭法器,且诵经祀典、着文写诗。其文其诗,是清代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这些诗文的物品,多为清代宫廷遗物珍品,乾隆《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便是清宫重要的佛教文物之一。
乾隆皇帝对十六罗汉图像,十分笃爱、欣赏,多次提赞,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绘画、拓片、唐卡、缂丝、顾绣、墨、玉、沈香、文竹、木根、鸡翅木等,制作成山子、插屏、玉册等形式。如「永璘书十六罗汉赞册」、「清拓贯休十六应真像」「顾绣十六应真图册」、「缂丝十六应真像」都是对罗汉的赞誉,一些近臣又把这些图赞制成玉册,进奉宫廷。
故宫收藏十六罗汉或十六应真玉册十余部,分别使用白玉、青玉和碧玉制作而成。这部《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是流散在民间难得一见的作品。

直隶总督袁守侗
袁守侗,乾隆时著名大臣,曾在清政府中任要职。《清史稿》载:袁守侗,字执中,生于雍正元年(1723),乾隆九年(1744)举人,破格入赀内阁,充军机处章京,迁侍读,再迁吏部郎中。二十六年(1761),选江西道御史,二十八年(1763),迁广西按察史,三十八年(1773),命以刑部侍郎,兼署礼部,后调吏部,奉旨查办贵州贪案,暂署贵州巡抚。四十一年(1776),迁户部侍郎,升尚书,御赐「紫禁城骑马」。四十二年(1777),迁刑部尚书。四十四年(1779),调任直隶总督,赏顶戴花翎,赐黄马褂。乾隆四十八年(1783)病卒。赐太子太保,赐祭葬,谥清悫。
通过梳理乾隆六十年造办处档案,发现袁守侗与造办处有关的活动是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到他去世乾隆四十八年的十年(1783)。从乾隆皇帝赏赐他福字、锭子药看,他是乾隆重臣之一,多次受乾隆的恩赏。
「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由内交出福字三十六张,奉旨着赏……袁守侗……以上共三十六人。又口传着于次日赏给」。(图一)
「乾隆四十七年,记事录,十一月二十日,副催长鹤龄来说军机处传赏,直隶总督袁守侗福字一个,配匣盛装,包裹发报。记此」
「乾隆四十八年,记事录,四月初七日奏事太监秦禄传旨,赏直隶总督袁守侗大分(份)锭子药一匣……钦此。」
袁守侗也多次向乾隆皇帝进贡,投其所好。从进贡的物品分析,很多东西都不是直隶(今河北)所产,估计是他千方百计搜罗来的好东西。如「乾隆三十八年进贡青玉如意一柄」。「乾隆四十年进贡旧玉三羊陈设一件」。「乾隆四十二年进贡雕紫檀木座树根山子一座」。还有一些进贡项目就不一一列出了。
除此之外,造办处档案中的「杂录档」还列出了各地官员进贡被驳出的记载,仅袁守侗一人被驳出的记录就有五次,各类贡品百余件。

乾隆四十五年,袁守侗已迁升直隶总督。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正月二十日,直隶总督袁守侗进贡,内奉旨驳出御制十六罗汉赞玉版册页成部……本日交把总刘绳祖领讫」。这段记载如何理解,是本文的重点。驳出的东西交到哪里去了?是回到直隶总督袁守侗手里,还是留在了造办处或宫内,没有明确的记载。袁守侗是奉命制做的「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还是主动要做,讨乾隆皇帝的欢心,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如果不是乾隆皇帝命令他去做玉册,他可以擅自使用皇帝的御制诗吗?
有的研究者认为,「在《清档》记载中,督抚献贡的赏玩之器,均‘奉旨驳出’。皇上命谕臣工献贡,又严辞‘驳出’,似乎于理不通。表面上,皇帝显示一种不眈玩物的垂范,实质上,‘驳出’暗含‘驳运’之意,即暂时‘移存’造办处。」
「杂录档」中记录了很多各地官员进贡被驳出的档案,如淮关监督征瑞、广西巡抚姚成烈、江苏巡抚吴檀、湖南巡抚刘墉等,可见进贡被驳出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

从内务府档案记载看,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玉器,仅仅靠造办处「玉作」是很难完成的,故经常将钦定御样的「玉器」分派到苏州、扬州、长芦等地制作,从这部玉册的内容、檀香木的雕刻风格及装帧形式分析,皆为宫廷御样。因找不到任何的其他资料,只能分析被「驳出」的原因,可能是在某些方面令乾隆不满意,这种情况在造办处档案记录中比比皆是,而这部「玉册」经过修改后再次回到乾隆身边。至于又在何时流出宫廷更无从记载了。所有这些判断的成立,还需今后发现直接的材料进一步证明。
有趣的是袁守侗在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七日继续进贡,「奉旨驳出玉版册页一部……」。档案中并没有明确指明这次被驳出的「玉版册页」是什么内容,是正月进贡的那部「十六罗汉玉册」再次进贡?还是新作的另一部玉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册中恰巧有一部袁守侗书写的「佛说十吉祥」玉册,(图二)最后有「臣袁守侗敬书」并「臣」和「守侗」印章。
我们不妨大胆地假设一下,这部「佛说十吉祥」玉册会不会是八月袁守侗进贡又被驳出的那部玉册呢?由此恰恰说明,被驳出的玉册或其他器物不一定就不会再进入宫廷。

玉册的装帧形式
将重要的文献或历史事件刻于玉上,一是表示所写内容的重要,二是为了能使其永久地流传。玉册出现的时间很早,山西地区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简策《侯马盟书》。清代宫廷尤重玉册,使用的玉册主要有几类,一为政务类,如谥册—青玉乾隆四十二年孝圣宪皇后谥册;一类为文册,刻记皇帝的重要文章,如碧玉御笔匣衍记册;一类为书画册,刻录皇帝喜爱的书画作品,如青玉御制十二樵咏。玉册上的文字或书画,有阴刻填金,刻字填色或阳刻描金等手法。阴刻填金使用的最为普遍,既有玉的温润,又有金的辉煌,这件《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就是用阴刻填金的手法表现的罗汉形象及文字。
清代宫廷玉册的装帧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册页形式,外加织锦包装(图三);一种是单个玉片,再一片一片整齐地放置在紫檀盒中。玉册使用的包装材料有紫檀、红酸枝、檀香木、紫檀百宝嵌、锦盒、金漆和日本漆盒等。使用最多的是锦盒和紫檀盒。特别讲究的包装是,锦盒外再加紫檀木盒。(图四)

玉册的收藏经过
该玉册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2007年纽约佳士得秋季亚洲重要私人收藏拍卖,拍卖方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2010年同件玉册再次出现在北京瀚海拍卖。查阅相关拍卖纪录,类似拍品2004年9月22日纽约苏富比佛教艺术专场LOT53。2006年6月27日纽约佳士得《书籍的历史—Cornelius J.Hauck 所藏之精美古书》专场拍卖会 LOT19。类似玉册在市场上流通的目前仅有三部。
综上所述,清乾隆《御制十六罗汉赞》玉册,无论是玉册材质、图文刻法、还是装帧形式,都是符合清代规制的宫廷玉册。

附录
出处:清高宗撰《御制文二集卷四十一》

徐扬仿贯休罗汉赞
第一阿达尊者星景云庆海阔天空履杖御虚如骑茅龙尊者逰戏何不弃仗有阿资答笑而相向
第二阿资答尊者伯既行空仲即渡海闪多负槎横乱渤澥香象渡河脚踏实地视此桴浮曰同曰异
第三拔纳拔西尊者伽棃在身军持在几本来不隔谁分彼此铜磬置前击之有声雨随云落水逐波生
第四嘎礼嘎尊者闭目盘膝置履于前行脚事毕有似止观观空亦病说悟即迷居士胡跪请质所疑
第五拔荅喇尊者鲐背而坐手拖其睂接引婆心示此丝丝后五百年曰有翠岩重举公案益觉不堪
第六达喇尊者学人咨启应真顾答试问芥子须弥奚纳落落松撑磊磊石蹲作么生㑹此皆戏论
第七嘎纳嘎巴萨尊者含珠川藴玉山辉堂堂殊相世间导师比肩屧步托钵桥头何不浮渡犹恐惊鸥
第八嘎纳嘎 喇錣杂尊者右手拄杖左拊侍者珎重应真是何般若囊琴未鼓桥下水流山河大地亦作声不
第九沽拉尊者海阔鱼跃天空鸟飞七尺之躯亦可着衣针线相随褛裂缝补王孙相助何不可伍
第十喇乎拉尊者戍削瘦骨其腰半驼嗑然隠背藉此养和忍痛实易忍痒则难水流石上风过花间
第十一租查巴纳荅嘎尊者注目于经不见文字童子香闻之以鼻鼻直目横如浄琉璃内外交彻夫何然疑
第十二毕那楂拉拔哈喇錣杂尊者手搯念珠立倚古树有㱥殑来求济度瘁肌砭髓是谁所为度在汝邉汝自不知
第十三巴那塔嘎尊者睟面盎背趺坐以居内空外空表里一如指挥如意天花自落非维摩室而亦不着
第十四纳阿噶塞纳尊者坐崖垂足示弥勒相去来现在于何置想雁塔手擎将以供佛佛在塔中华藏转讫
第十五锅巴嘎尊者笠子不戴奚奴手持棱棱露顶圆相围之相即非相何有于圆如栗棘蓬如金刚圏
第十六阿必达尊者顤顟其面慈悲其心现身说法波斯献琛贯休写相传吴道子摹者徐扬月不在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