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775 文徵明 自书诗卷 手卷

自书诗卷
拍品信息
LOT号 4775 作品名称 文徵明 自书诗卷 手卷
作者 文徵明 尺寸 画心25.5×300.5cm;题跋25.5×171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8,000,000-25,000,000 成交价 RMB 25,875,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5月。
著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二,第769页,北京出版社,2004年出版。
引首:本色文章。中州石屋老人曾弘题并书。钤印:曾弘之印、布衣庵
题识:(一)光福寺追次唐人顾在容音韵。灵栖金琐白云中,太息重来半劫空。天外湖山常暎带,春来花木自青红。烟凝塔影朝腾蜃,浪隐钟鱼夜吼风。欲翕轻清影秀句,眼前谁是顾逋翁。事见皇甫湜顾况集外。
(二)七宝泉。何处清冷结静缘,幽栖遥在太湖边。扫苔坐话三生石,破茗轻尝七宝泉。翠竹传声云袅袅,碧天流影玉涓涓。高人去后谁真赏,一漱寒流一慨然。
(三)送郑文峰出守石阡。黄放由来困白催,使君心计独恢恢。扬城政事原非拙,刘晏征输别有才。千里尽沾时雨润,三年刚赖福星来。一麾却向西夷去,剩有余恩被草莱。
(四)送王道思。玉节悠悠引去軿,起法盟郡领提刑。岭南久望随车两,海上先占执法星。喜见胜之称直旨,还怜汲孺远朝廷。野人恶德难为别,目送云旌上短亭。二,频年左宦困卑司,忽拥外旌向岛夷。坐见去珠还合浦,定应卖剑靖潢池。当年琐闼推遗直,此日金阊具去思。满目离情琴七尺,欲临流水写新知。
(五)汉楼。汉江春水绿溶溶,江上高楼倚碧空。窗近不妨涵远岫,眼明还待送飞鸿。星辰只尺栏干外,风月无边几席中。一寸丹心谁识得,五云迢递日华东。
(六)东皋。举世尘埃汩市廛,东皋隐者独悠然。春风花鸟诗篇里,落日溪山杖履前。把酒眠分黄犊草,阅耕行荷绿蓑烟。有时敢啸浮云外,谁识渊明解乐天。
(七)景岐为俞宗作。珍重俞君有所思,千年岐伯是吾师。曾窥素间书中秘,自得青囊意外奇。石井泉香柑橘在,柴门春色杏花知。松清有道无人传,老我聊为赋小诗。
(八)小江□相□。我识山人陆月江,小江胸次略相当。一痕秋色天光烂,千里风烟水镜长。眼底波涛开浩荡,静中云树辨微茫。老夫无复乘舟兴,聊为抚毫赋望洋。
(九)秋日郭外书薛而原墓石有感。轻吹薄遥林,寒原澹西日。念我平生叹,川逢迥乖隔。乖隔已云悲,何堪遂奄忽。忆作忝周行,凌风无征翼。浮云一吹移,天涯遽相失。吾飞已冥冥,君行避缯弋。风波息无时,白日行已昃。人命会有终,岁月何□疾。传哉身后名,博此一片石。石存名与□,□亦有时泐。斯人识性真,久已悟□舞。后死我何人,含情泚丹笔。
(十)冶山为姚举人赋,取调冶之义。高人德器冶攸同,澷倚青山作冶翁。万事谁能调铸外,百年身在范镆中。祥金珍重何曾跃,神剑光芒出自镕。天地洪炉关化理,满畦桃李自春风。
(十一)半洲。沧洲宛转带江濆,见说于今半属君。春雨不愁行社令,晴沙自与白鸥分。闲情谁共亲鱼鸟,胜事聊从割水云。造物忌全吾道在,未应从此离人群。
(十二)李翠屏七十时言万政之父。高人年及古人稀,绝健欣看鬓未纷。偃壑长松偏晚翠,傲霜黄菊更秋肥。天恩继见双龙下,儿子新乘驷马归。珍重绮筵欢舞处,彩衣何必胜朝衣。子任少参起自楚臬,分省东藩,便道过家,征明觞别于小园,赋赠二诗,时癸卯九日也。
(十三)一官中外久沉浮,诏起参藩尚黑头。剩取风声在江汉,更移春色向东州。百年洙泗追遗化,万里青徐入壮游。老我羡君登要路,不将新句赋离愁。金绯奕奕照江干,分省东维玉节寒。家世蝉联青琐闼,新恩珍重紫薇桓。鲁郊时雨随车至,岱岳春云立马看。潦倒山人双目在,自梯高阁看鹏搏。
(十四)杨复生挽词二首。早时抱疾分先亡,岂意归全八十将。君计余生应已过,我怀高义自难忘。华堂寂莫三春梦,玉树凋零一夜霜。拟向名园寻旧迹,不禁长笛起邻墙。领邑期年政始敷,俄闻述残觐皇都。万方玉帛看王会,千里风云入壮图。北去使轺占列宿,上方仙履下双鳬。顾因入弄陈民隐,力竭东南久待苏。
(十五)两览幽居。岘山森秀耸双峰,见说幽人住(十五)两览幽居。岘山森秀耸双峰,见说幽人住此中。未遣昔贤期寂寞,刚留绿概屋西东。风烟迤逦青排闼,秋色高寒玉倚空。松下柴门知不远,林花窈窕一溪通。
(十六)次韵答约斋见寄。病废吴门岁月深,漫劳诗帖问云林。烟霞泉石游岩痼,廊庙江湖范老心。自笑吾玄聊识字,石图高调有知音。别来频梦西湖月,想为梅花费苦吟。
(十七)题宋仲温篔筜图。凤翔别驾妙钟王,更有豪情似郑庄。老去此心犹仄仄,故将书法写篔筜。
(十八)云林画。百年清秘草堂空,时见烟云断楮中。山雨乍收江月上,依然玉树濯清风。
(十九)张子政画。寂寂平皋带漫波,沉沉权莾压茅茨。烟消日出无人迹,正是溪山过雨时。
(二十)卫明铉画。渔梁诘曲带湾碕,山掩楼台树陆离。小蹇不嫌溪路永,一天斜日正供诗。
(二一)题文与可墨竹。东坡题其上云:元佑九年正月十九日李端叔,王□仁,孙子发同在,东坡观与可遗墨。千岁高标石室翁,琅玕奕奕洒清风。摩挲玉局行间字,双璧居然在眼中。昔人评与可画以苏题定真赝,此幅殆合璧矣。按史,元佑惟八年而苏公此之九年者,是岁四月始改绍圣,此正月十九日书,实未改元之前也。于是公年五十有九,与可死十七年矣。公以元佑八年书,知定州明年落雨识知英州,寻贬宁远军惠州安置。此或是未离定州时书,然不可考矣。
题跋:衡山先生诗稿,共二十四首,癸巳秋日记。
(一)张鲁唯跋:此卷是衡山先生存笱诗藳,绝不经意之笔,行间结构大有晋气,胜矜庄时十倍。生平阅衡山书,以此卷为第一。张鲁唯。钤印:张鲁唯印、星岩
(二)董其昌(1555-1636)跋:衡山先生书为吴门诸后生所伪作几不可辩,此卷其最真之迹。壬申日平原舟次观。钤印:宗伯学士、董玄宰
(三)丙申重阳星严记。钤印:王十三扬、星斋老人
(四)壬申初冬李孙宸题。钤印:李孙宸印、伯襄氏、大宗伯学士章
鉴藏印:弘历(1711-1799):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重华宫鉴藏宝、乐寿堂图书记
颙琰(1760-1820):嘉庆御览之宝
溥仪(1909-1912)宣统御览之宝
允祉(1677-1732):诚府珍赏
黄君璧(1898-1991):南海黄君璧藏
其它:跃熙氏、星岩、信古斋宝鉴、信古斋物赏、卢江别业、伯襄鉴藏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5月。
说明:此作曾弘题引首,张鲁唯、董其昌、李孙宸等人题跋。黄君璧旧藏。
2.自作诗三首《光福寺追次顾在容韵》、《七宝泉》、《云林画》著录于《文徵明集》。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本色文章最真迹,绝不经意数第一
文徵明(1470-1559)是一位在诗文书画各个领域都取得精深造诣的大家,在画史上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书史上,文徵明也以诸体皆善著称,自祝枝山之后,独领明代书坛风骚,麾下门生众多,被誉为吴门书派的领袖人物。后人将他与祝允明、唐寅、徐贞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或“江南四大才子”。
此《文徵明自书诗帖》一卷,原为清宫旧藏。从诗卷后诸人的题跋以及累累鉴藏印,可知此作流传有序:最早为李孙宸所得,后辗转归王扬所藏,付工重裱。后归康熙第三子允祉“诚府珍赏”,入内府,储重华宫,编入《石渠宝笈》初编,经乾隆、嘉庆、宣统御览。流出宫后,辗转到了台湾,曾经著名画家,被誉为“渡海三家”之一的黄君璧收藏。
石渠宝笈著录此作:“文徵明自书诗帖一卷,次等天二,贮重华宫。青笺本。行草书各体诗。未署款。卷末有王扬记云:“衡山先生诗稿,共二十四首,癸巳秋日记”。引首曾弘篆书“本色文章”四大字。拖尾有张鲁唯、董其昌、王扬、李孙宸诸跋。”1查《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2,在十二月初九日和初十日赏溥杰的作品名单中,分别有《文徵明自书诗帖》一卷,杨仁凯先生在《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3中也提到“《文徵明自书诗帖》《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佚目》误为“三编”。真迹。沈阳李介人处。国民党官员刘时范妻卖出。”
此诗稿二十四首,其中《光福寺追次顾在容韵》、《七宝泉》、《云林画》三首著录于《文徵明集》4:
1、光福寺追次唐人顾在容韵。灵栖金琐白云中,太息重来半劫空。天外湖山常暎带,春来花木自青红。烟凝塔影(《文徵明集》作烟霏楼阁)朝腾蜃,浪隐钟鱼夜吼风。欲翕轻清影秀句,眼前谁是顾逋翁。事见皇甫湜顾况集外。
2、七宝泉。何处清冷结静缘,幽栖遥在太湖边。扫苔坐话三生石,破茗轻尝七宝泉。翠竹传声云袅袅,碧天流影玉涓涓。高人去后谁真赏?一漱寒流一慨然。
3、云林画。百年清秘草堂空,时见烟云断楮中。山雨乍收江月上,依然玉树濯清风。
前人评价文徵明诗“雅饬之中时饶逸韵”(《静志居诗话记》);“徵明秉志雅洁,其画细润而潇洒,诗格亦如之”(朱彛尊《明诗综録》)。
文徵明长于小楷和行草书,晚年作大字,多用黄庭坚法。八十高龄,尚能作工致小楷。其书也字字经意,笔笔不苟。在王世贞《艺苑卮言》中有这样评价:“待诏小楷临二王,精工之甚,惟少尖耳。亦有作率更者。少年草师怀素,行笔仿苏、黄、米及《圣教》。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草书相对于小楷和行书来说,则数量相对较少,所书有《千字文》和《赤壁赋》等,主要师法怀素和智永。
此卷字近怀素,体势峻拔,笔力遒劲,折处棱角鲜明,转处圆活自如,无矜庄之态,更无丝毫懈怠之气,自然生动,“兼得其小行书之精细和大草书之磅礴”。诗稿信札,往往更能直抒胸臆,流露性情。此卷并不是为人索书,刻意之作,洋洋洒洒千余字,“乃存笥诗稿”,“绝不经意之笔”反而取得了“无意于佳乃佳”的妙趣。难怪王扬发出了“其字之苍严清朴,一出自然,则真有衡山先生他书所未及者,瓦注贤于黄金巨不信乎!”的感叹。
另查,李孙宸、张鲁唯俱为明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李孙宸壬申(1632)初冬所作题跋距文谢世(1559)亦不过七十余年,所论当为可信。张鲁唯在跋中盛赞此卷:“生平阅衡山书,以此卷为第一”。董其昌是继文徵明之后,有明一代又一书画巨匠,更是称此卷为“最真之迹”。
如此文氏诗书合璧,乃平生杰作,且经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流传有绪,其珍自不待言,当为识者所重。
注释:
1《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汇编》2,第769页,北京出版社,2004年出版。
2《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第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民国二十三年。
3《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杨仁恺著,第563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出版。
4《文徵明集》【明】文徵明著,周道振辑校,第1013、10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说明:
1、曾弘,明末清初时人,曾校《欧阳文忠公全集》,订释《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
2、李孙宸(1576年-1634年),字伯襄,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二甲第十九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崇祯三年回礼部视事,晋礼部尚书。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病故于任,终年55岁。著有《建霞楼集》十七卷。
3、张鲁唯,昆山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二甲第六名。
4、王扬,浙江会稽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甲第七十名。
5、黄君璧(1898-1991),原名允瑄,晚号君翁,广东南海县西樵人。台湾师范大学前艺术系主任兼教授 ,原台湾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委员。黄君璧在国画界地位极高,早年盛传的“画坛四杰”即指的是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畲。而台湾画坛又把张大千、黄君璧、溥心畲称为“渡海三家”,享有“画坛宗师”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