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700 王蒙(元) 稚川移居图 立轴

稚川移居图
拍品信息
LOT号 2700 作品名称 王蒙(元) 稚川移居图 立轴
作者 王蒙(元) 尺寸 120×54cm 创作年代 --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402,5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三)》,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1年5月。
著录: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
题识:稚川移居图。香光居士王蒙画。
钤印:叔明
题跋:(一)避世岂中道,长生秪自私。能于污俗间,不受尘土缁。名声遂不泯,千载有余晖。稚川逃名者,苦就大药资。移家山水间,乃□妻子随。洁□事幽□,未使彝□□,展图为题品,君子或与而。安阳韩性。钤印:明善、子孙世昌
(二)不暮乘肥与荣□,□僮行李只潇然。移家更近罗浮住,牛背清风万古传。老□痴僮百指余,母前光抱二明珠。鸳联稳坐牛身上,琴剑随行意自娱。蒙城乐远题。钤印:平生真赏
(三)担囊挈累欲何求,还恐丹砂负白头。石室金堂应可住,底须辛苦回罗浮。天台陶复初。钤印:介轩老人
(四)仙翁乘犊晓登途,后是娇妻前老奴。湛湛露华沾□□,□□□□□照明,芦□隐约龙□□,□□紫□□□驱,今日□图空想像,落□□鸟满□壶。倪瓒
(五)□□□□留,丹砂不可求。跨□□□□,挈累隐罗浮。□□□□□,韩□转□□。□□□孩素,□□□剑□。云松陆居仁
(六)稚川行素□,句漏问丹砂。鸡犬知人意,□□看处家。山中牛背稳,海上鹤程赊。火候先天药,春风古县花。学仙祈寿考,投老托荒遐。抚事今何在,披图重欲嗟。钱岳。钤印:金盖山人
(七)挈累离羁归去兮,犁牛稳跨寿眉齐。陶镕鉴汞犹余事,利物济人心弗迷。陈则。钤印:陈则之印
鉴藏印:退密、项墨林父秘籍之印、子孙永保、若水轩、项叔子、神游心赏、项墨林鉴赏章、项元汴印、檇李、子孙永保、墨林秘玩、子京、项子京家珍藏、寄敖、平生真赏、子孙世昌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5月。
说明:此作上方有倪瓒、陆居仁、陈则、韩性、陶复初、钱岳、乐远等七家题诗。项元汴收藏。
倪瓒(1306-1374,一作1301-1374),字符镇,号云林,别号幻霞生、荆蛮民、奚元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书画家。常州无锡梅祗陀村人。出身江南富豪,家境十分富裕。倪瓒早年丧父,由长兄抚养成人。初名珽,有晋人风度。善书画,书从隶入,擅长水墨山水,早年师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技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作品多取材太湖风光,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工,不求形似”,以“简中寓繁”的风格,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产生重要影响。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
陆居仁(元)(约公元1335年前后在世)字宅之,自号巢松翁,又号松云野褐,瑁湖居士,松江华亭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惠宗至元初前后在世。泰定举人,隐居不仕,教授以终。工诗,与杨维桢、钱惟善相唱和。
韩性(1266-1341),字明善。元代绍兴(今属浙江)人。浙东理学家。
钱岳,字孟安,吴兴人,元季徙居云间,任亳县丞,见《列朝诗集小传》。
陶复初(明)字明本,号介轩老人,天台(今浙江天台)人。台州儒学教授,赠从事郎温州乐清县尹。小篆师徐、张,古隶师锺、梁。墨竹师李蓟丘(衍)父子,及着色竹甚佳,亦能山水。
王蒙(约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一号香兴居士,曾居黄鹤山,故亦自号黄鹤山樵,晚年常出入寺观,又自署香光居士。吴兴人,赵孟頫外孙。曾做过“理间”官职,系清闲小官,因“遇乱”,归隐黄鹤山(今浙江省余杭县东北),入明后,下山出仕,“洪武初,为泰安州知州”。不久因胡惟庸案株连入狱,洪武十八年九月死于狱中,享年80余年。善绘画,画从赵孟頫风韵中来,而以王维、董源、巨然为宗,画风雄伟沉厚,为“元四家”之一。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读王蒙《稚川移居图》
罗汉松
“元四家”之一的王蒙(1308-1385),自小得其外祖赵孟頫言传身教,又得饱览赵氏所藏前代名迹,故其画艺高超,迥出时流,令其时人也不得不交口称誉,如与其并为“元四家”的倪瓒(1301-1374)即在《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诗中对其盛赞有加:“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亦且令后世人拳拳服膺,即便在中国书画史上几为里程碑式人物、绘画“南北宗论”创始者董其昌(1555-1636),一见王蒙《青卞隐居图》(现藏上海博物馆),也击节拍案,为之题诗塘,号称“天下第一王叔明”,极见推重;至于近现代诸大家,更无一不对王蒙推崇备至,如一代山水大家张大千(1899-1983)即曾积十数年之工浸淫王氏苑囿,以求入室登堂。
创作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的《青卞隐居图》是王蒙登峰造极之作,而原为苏州过云楼顾氏长物、后藏苏州博物馆、未具年款的《稚川移居图》则自然要算是他深具个人艺术特色的成熟之作,也系其迄今尚流于民间而极为罕见的最重要的真迹。此件上有与王蒙同时或稍晚分别以诗、书、画、学名重一时的七人题诗(详后),明中期后又入大收藏家项元汴(1525-1590)藏笥,项氏并于其上钤印近20余枚(本幅9枚、题诗9枚;右上角等处印或亦为项氏所有,因剥落无从辨认,阙如),似仅次于现藏北京故宫的项氏原藏《神龙本兰亭序》(本幅22枚、题跋54枚),极见珍赏。有意思的是,《稚川移居图》和《神龙本兰亭序》钤印的规制亦如出一辙:即不仅在本幅上大肆钤盖,且在各家的题诗或题跋署款后亦多加钤印。
尤为令人注目的是,此件王蒙《稚川移居图》19世纪后半叶入藏苏州过云楼顾家后,百余年间与之有了一段充满戏剧色彩的曲折传奇。苏州过云楼是晚清民国以来蜚声中外的收藏世家,一向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誉,所藏多有传世巨作,如顾家后裔1951年、1959年分批捐献给上海博物馆的数百件历代书画,其中即有宋魏了翁《文向帖》、元倪瓒《竹石乔柯图轴》、明唐寅《洞庭黄茅渚图》及清石涛的《细雨虬松图轴》等,皆足为旷代杰作、稀世珍宝,这些藏品奠定了上海博物馆在明清书画收藏领域的国内领袖地位;同时,许多后来驰名于时的大书画家如顾若波(1835-1896)、吴昌硕(1844-1927)、吴子深(1893-1972)、王己千(1906-2002)等也都曾在过云楼临画创作,一如仇英(1498-1552)、董其昌(1555-1636)之于项元汴故事。
1882年,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1811-1889)积十余年之功纂录成集的《过云楼书画记》付梓。该书系顾文彬辑录家藏所作,收宋元以来佳椠名钞、珍秘善本、书画精品凡二百四十六件,收止于清初四王吴恽,而绢本、石刻、宋克丝、单条、扇面及闺阁之作皆未收,其例甚严。每种后自撰题语,略记行款、布局、题记及印章,间加以评论,并详考流传始末,征引史实,辨识真伪,不失为鉴赏谨严之作。王蒙《稚川移居图》即归入是书画类卷之二。据载此画极得顾家宝重,庋于深阁,旁人轻易难得一见。
此后百余年间,《稚川移居图》数度差点毁于一旦。先是1937年8月,日寇轰炸苏州,顾家园林被毁,几乎殃及书房,顾家在炮火中将藏品连夜仓皇转移至上海租界,方免于战火之祸、兵燹之灾。令人感佩的是,尽管由于连年战乱,在上海租界的顾家后人也朝不保夕,苦撑度日,但仍竭尽全力保护这批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藏品。
而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尽管顾家后人已于1951年和1959年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数百件历代书画精品,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顾家过云楼仍没能逃过被抄之厄,顾家后人尚珍藏的一大批法书名画均被籍没入官,其中包括被他们视若拱璧的此件王蒙《稚川移居图》。据说,《稚川移居图》被抄后,顾家有人以为此生再也见不着了,极度伤心绝望之下,纵身跳入冰冷的苏州河。
1977年初冬,现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家锺银兰(b.1932)先生曾与上博另两位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权威郑为(b.1922)、承明世(b.1918)先生去苏州博物馆鉴定一批文革抄家所得书画作品,其中赫然即有王蒙《稚川移居图》,此前它一度被怀疑已经毁于人手了。
“画极精,令人激动不已、激动不已。”锺银兰先生1977年11月8日所记鉴定日记中记载说。她并认为,此件较之北京故宫藏的王蒙同题《稚川移居图》更为精彩。其后数年间,三人为此画能入藏上海博物馆而多方积极奔走,而曾临画于过云楼、后来有“华人第一收藏家”之称的王己千先生亦随后加入厚币求售队伍。
可惜的是,其后数年间,此事几乎没有任何进展。转眼到了八十年代中期,这件《稚川移居图》已不知所踪。经多方打探,方知原来在几年前,因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过问,顾家所谓的历史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王蒙《稚川移居图》等作已被发还过云楼顾氏,为顾家第五代所有,直到此次释出。
历尽人世沧桑的《稚川移居图》所绘,即晋葛洪举家移居罗浮山炼丹事。葛洪(284-364)字稚川,江苏句容人,东晋著名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咸和(326-334)初为散骑常侍。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句漏令。过广州时,剌史邓岳挽留,不听。乃止于罗浮山炼丹,丹成尸解”(事具《晋书》等)。葛洪与屈原一样,成为后人出世入世的文化符号;尤其是在科举驰废、仕进无门的蒙元时代,儒家萎靡、道教风行,极具道家消极出世色彩的葛洪便尤其受当时深受儒家传统熏陶的士人欢迎,成为他们发抒胸中块垒郁闷的直接选择;王哲作渔父咏、张志和作渔父诗,吴镇平生多作“渔父图”、王蒙平生多作“稚川移居图”等,即皆出乎此心。
又此幅上方题诗凡七家,自韩性迄陈则,皆元季明初一时俊彦,或以道德文学著名,或以书画高逸享誉,或以诗词歌赋被知,分述如次。
1、韩性。
题诗为:避世□中道,长生柢自私。能于污俗间,不受尘土缁。名声遂不泯,千载有余辉。稚川逃名者,苦就大药资。移家山水间,乃以妻子随。洁□事幽歌,未更寻竹□。展图为题品,君子或与而。安阳韩性。
钤印:明善。下有项元汴“子孙世昌”印。
案韩性(1266-1341),字明善(台北张光宾先生《元四大家年表》作“明喜”,误),其先安阳人,自其祖韩度始迁绍兴(今属浙江),因自称“安阳韩性”。性七岁读书,“数行俱下,日记万言”;九岁通《小戴礼》;及长,精通性理之学,为元代浙东大理学家、大儒。以讲学为业,从业者甚多,据说他曾收王冕为徒,授以《春秋》(事详《宋元学案》、全祖望《参军王先生冕传》等)。卒谥“庄节先生”,着有《竹斋记》。《元史》有传。
韩性曾题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残稿:“其以牍背起稿,可见其俭;字必端谨,可见其诚;事而书之,该以一二字,可见其博;纸尾谢状词,虽平常字,亦出于手书,可见其遇事之不苟也。”正是其治学通经之理路。他又题赵孟坚《墨兰》卷,云:“镂琼为佩翠为裳,冷落游蜂试采香。烟雨馆寒春寂寂,不知清梦到沅湘。”诗风书风与此幅皆别无二致。
又韩性与王蒙外祖赵孟俯(1254-1322)善。性撰《书则序》,即径引赵氏“当则古,无徒取于今人也”之语。又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元赵孟俯《竹石幽兰图卷》,后卷题跋十数人,首即韩性,可见韩赵交情当不一般。韩氏题云:“古人善书者必能画,点墨作蝇,便自有生意。松雪翁兰石草圣飞帛笔法皆具,可宝也。”署“安阳韩性”,并钤两印。此跋的笔性、署款与题此幅王蒙《稚川移居图》诗如出一辙,所钤“明善”印亦可知为同一方(参考附图1)。盖韩性与赵孟俯故旧,则跋题赵氏孙辈王蒙所作,自为情理中事。
2、乐远。
题诗为二绝:
不慕乘肥与荣□,不僮行李只潇然。移家更近罗浮住,牛背清风万古传。老□痴僮百指余,□前光抱二明珠。鸳联稳坐牛身上,琴剑随行意自娱。
款署“蒙城乐远题”。款下无乐远钤印,仅有项元汴藏印“平生真赏”。乐远名里已不可考,极憾也。
3、陶复初。
题诗:担囊挈累欲何求?还恐丹砂负白头。石室金堂应可住,底须辛苦向罗浮。天台陶复初。
钤印:介轩主人。
又题诗起首有项元汴“寄傲”印。
案陶复初(生卒年不详),字明本,号介轩、天台老人,天台(今浙江临海)人,陶宗仪(1316-1410)四叔。明人丰坊《书诀》称“陶复初,字明本,天台人,号介轩,师二徐、张谦中。”《画史会要》亦称:“陶复初,字明本,号介轩老人,天台人,官台州儒学教授。……复初师李蓟丘父子及着色竹甚佳,亦能山水。”画迹有《翠竹图》、《朱竹图》、《墨竹图》、《露梢拂云图》等,着录于《绘事备考》。传世作品有《水仙图》轴,现藏日本川崎美术馆。
陶复初侄陶宗仪与王蒙善,且为中表兄弟。盖陶宗仪母为赵孟本女,赵孟本出太祖二子燕王德昭之后,赵孟俯出太祖四子秦王德芳之后,陶王两家似相距较远;然陶宗仪曾赘松江昭武大将军、都漕运万户费雄家,其妻为费雄之女费元珍,费雄妻即赵孟俯与管道升之女,故亦称赵孟俯子赵雍为舅,与王蒙同。蒙曾有《南村草堂图》、《南村真逸图》等见赠;《南村真逸图》上倪瓒并云“叔明每过九成(陶宗仪字)隐居,动辄流连日月,遇兴酣落笔,以写所为”,可见王陶两家交谊。陶复初本为当时书画大家,又因侄宗仪关系而与王蒙善,当亦在情理之中。
4、倪瓒。
题诗:仙翁乘犊晓登途,后是娇妻前老奴。湛湛露华沾□□,□□□□照明芦。□□隐约龙□□,紫□□□□□驱。今日□图空想像,落□□鸟满□壶。倪瓒。
题诗剥落甚多,下亦无倪氏印。诗下有项元汴三印:墨林主人、虚然斋、项子京家珍藏。诗及印皆多所剥落。
案倪瓒(1301-1374),字符镇,号云林等,当世大画家、大隐士,名重江南,明沈周(1427-1509)曾有“江东之人以有无(倪作)为清浊”之誉。倪氏与王蒙等人交善,多有题咏唱和,如前述王蒙《岩居高士》等。又王蒙至正二十五年(1365)为江南名士卢士恒(即卢山甫,倪瓒至正五年有《六君子图》见赠)作《听雨楼图》,亦有倪瓒题诗(事具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之四》卷二十二),大皆类此。
倪瓒此幅题诗书风与王己千(1907-2003)先生旧藏倪氏《松亭山色》及现藏台北故宫《容膝斋图》书风一致,可以参看。《松亭山色》先后入于陆师道、项元汴、耿昭忠等家藏笥,系倪瓒为世所公认最杰出之作;而《容膝斋图》此前则被视为公共收藏机构中最杰出的倪氏作品。
5、陆居仁。
陆氏题诗剥落甚多,几不成句,不录。惟署款较完整,云“云松陆居仁”,下钤“宅之”。印下另有一印,剥去,不可辨;按前例,当为项元汴印。又题诗起首有“听雨斋”印。
案陆居仁(生卒不详),字宅之,自号巢松翁,又号松云野褐、瑁湖居士,松江华亭人。泰定举人,隐居不仕,教授以终。工诗,与杨维桢(1296-1370)、钱惟善(?-1369)相唱和,为“元末三高士”。及没,同葬于山,人目为“三高士墓”。有《松云野褐集》。
陆居仁与王蒙多有往还。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录陆居仁《题王叔明破窗风雨图》七律诗云:“环堵篝灯夜阒寥,欺人风雨更潇潇。诗成惊落鸡窗笔,梦破须来马鬣瓢。万里浪开看异日,连床屋漏耿今宵。丈夫莫袖为霖手,欲沃人间九土焦。”对王蒙精诣颇为推崇,径以“为霖手”目之,推重如此。
又北京故宫藏陆居仁《苕之水诗》草书卷,书七言古诗一首,赞扬笔工陆文俊所制毛笔精良耐用,夺造化之功,系其晚年精作。自署款为“洪武四年(1371)”,而其书风与此极近,则两作所书相距必不甚远。
6、钱岳。
题诗:稚川行素□,句漏问丹砂。彘犬知人意,□□看处家。山中牛背稳,海上鹤程赊。火候先天药,春风古县花。学仙蕲寿考,投老托荒遐。抚事今何在?披图重欲嗟。钱岳。
钤印:金盖山人。下有项元汴印“墨林秘玩”。
《过云楼书画记》称:“钱岳字孟安,吴兴人,元季徙居云间,任亳县丞,见《列朝诗集小传》”。案钱岳与陆居仁等人似极熟稔,至今可见多件作品上均有二人题诗,其最著者如《破窗风雨图卷》。此图传世有两本,一系王立中(字彦强,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人)至正二十六年(1376)为刘易(字性初,杨维桢弟子)作,先后有陆居仁、杨维桢、钱惟善、钱岳、杨基(1326-?)等三十七人题诗唱和,见赵琦美(1563-1624)《赵氏铁网珊瑚》。
另一本即王蒙所作,顾嗣立编《元诗选》辑录多首《题王叔明破窗风雨图》同题诗,有元陆居仁本,已见前述;又有元宇文公谅本,首句为“刘郎读书如学仙”(此诗又见王立中《破窗风雨图卷》跋,题名韩元璧,诗有小异);又汪珂玉(1587-?)《珊瑚网》卷十一《名画题跋》载董其昌丙寅(1626)仲春望日“于金阊官舫”观并题《王叔明破窗风雨图》。则王蒙亦有《破窗风雨图》,且后有陆居仁、董其昌等人题跋。
又王士禛(1634-1711)《池北偶谈》卷十七“题画诗三则”条下云:
又尝见《破窗风雨图卷》,……金盖山人钱岳题云:“敬亭山下读书庵,破纸窗寒尽自堪。……”
则无论王立中本或王蒙本,钱岳与陆居仁、杨维桢、王蒙等人交善可知。
7、陈则。
题诗:挈累离羁归去兮,犁牛稳跨寿眉齐。陶镕铅汞犹余事,利物济人心弗迷。陈则。
钤印:陈则之印。题诗首有项元汴“墨林□□”印,后字剥落。
案陈则,字文度,昆山人,与高启并为“十才子”列。洪武六年(1373)举秀才,授应天府治中,俄擢户部侍郎。以阅实人口,出为大同府同知,进知府。《明史·文苑传一·王行》云:“初,高启家北郭,与行比邻,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皆卜居相近,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
陈则传世墨迹不他见,此当为其仅见之作,是极珍罕。
此外,幅左下角及右下角分钤项元汴藏印计9枚,为:若水轩、退密、项叔子、神游心赏、子孙永保、项墨林父秘籍之印、项元汴印、项墨林鉴赏章、檇李。其中“子孙永保”印居右下角,其印下有印,疑为项氏之前人所有,或竟为严分宜父子之印,未审。
以上七家题诗,虽先后不同,然皆为一时俊彦,又均与王蒙交善,益可证此幅之正为王蒙传世罕见真迹。
以诗歌纪事载人、明于治乱、推见至隐,是为“诗史”;以图画用事载人、纪山川之胜、纪世时之盛,是为“画史”,姜绍书亦以为“无声诗史”。以此观之,王蒙《稚川移居图》以稚川移居事暗指道家风行之时事,纪一时之盛,寄意遥深,又合载当世俊彦七人诗事,正足当“画史”之名;而其笔墨秀润、皴点高妙、布置雄伟,显系迄今仍流传民间王氏罕见巨迹,并已获当代鉴定大家启功(1912-2005)、徐邦达(b.1910)诸老确认并推重,其在今年春拍上的闪耀表现可想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