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4928 张大千 1936年作 金璧双辉—巫峡清秋 镜心

金璧双辉—巫峡清秋
拍品信息
LOT号 4928 作品名称 张大千 1936年作 金璧双辉—巫峡清秋 镜心
作者 张大千 尺寸 87×48cm 创作年代 1936年作
估价 咨询价 成交价 RMB 43,7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1.《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选》第84页,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2.《张大千画集(上卷)》封面及第121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
3.《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二)》第181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4.《张大千精品集》第65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款识:1.巫峡清秋。妾住长干近凤台,君行滟滪浪成堆,愁风愁水日千回。断雁不传云路信,寒雅自引客舟来,襄王神女费疑猜。浣溪沙。大千居士并题。
2.丙子十月,予于非闇合作振济西郊赤贫画展。永吉仁兄慨捐重金,因举此为报并记数语。弟爰。
钤印:大风堂、张爰、大千大利、三千大千、张爰私印、蜀客、大千无恙
说明:此图为巫峡秋景,危岩峭壁,山势险峻,远山呈褐红色,船行江中,云雾缭绕,使观者如行江中,身临其境,为巫山险绝而叹奇。张大千不守陈法,对山水景象的表现的多样性由此可见。上款永吉即白永吉。
展览:1.“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展”,台北,羲之堂,2001年11月11日至12月2日。
2.“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时光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旧京和平门外五道庙,有一家饭庄——春华楼(有人把春华楼列为京城“八大楼”之一),北平解放前歇业,现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但由于当年文人、画家多会于此,尤其掌柜白永吉与张大千的关系,留下了一段画界领袖与餐饮界高手交好的佳话。
张大千是闻名海内外的大画家自不待言,而白永吉的出名则与张大千密不可分。白永吉曾被誉为“北平第一名厨”,张大千到北平必至春华楼,白永吉以掌柜身份为张大千亲手烹调。
张大千是一风流才子,钱到手便挥霍净尽。他在春华楼大宴宾朋,白永吉不但不收费,有时还要向张大千提供零用钱,按张大千常用的话就是“把几个铜板”。但是他俩绝不是金钱与酒肉的关系,而是对书画的共同爱好。张大千曾答应每年给白永吉画一幅长卷,至于中堂、条幅与扇面更是不在话下。
这段时期也是张大千、于非闇他们交往最密切、在北平画坛最活跃、最热闹的一段时期。那时他们还成立了一个“转转会”,共有12人,分别是:溥心畬、张大千、齐白石、陈半丁、俞陛云、陈宝琛、于非闇、周肇祥、溥雪斋、傅增湘、徐鼐霖、成多禄。这个“转转会”类似于“艺术沙龙”的组织形式。他们商定在每个星期日举行活动,由会员轮流做东,聚会时大家赋诗作画、鉴赏评论,以此促进彼此间在艺术领域的借鉴和提高。特别是在于非闇写的《南张北溥》一文发表后,引起了画坛上很大的轰动。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其以幽深秀丽着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巫峡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奇峰嵯峨连绵,烟云氤氲缭绕,景色清幽之极,如一条美不胜收的画廊。巫峡名胜古迹众多,除有十二峰外,还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纤痕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
此作即为民国时期北平春华楼菜馆掌柜、素有“北平第一名厨”的白永吉旧藏。因是画赠挚友,故极精心。
1936年12月,北方遭灾,旧京西郊哀鸿遍地。时有慈善家计画设粥厂放账,于非闇为其事奔走,商诸大千先生,两人即决定举行画展义卖成此善举。《救济赤贫—张大千、于非闇合作画展》在京展出三天,“大风堂”门人何海霞、巢章甫等亦出作品参加,展品全部售罄。时著名菜馆春华楼掌柜白永吉捐重金以襄善举,大千先生遂以本幅《巫峡清秋》相赠为报。白永吉有北平第一名厨之称,大千先生精擅饮食之道,与名厨多有交往。他和京剧泰斗余叔岩爱到春华楼用餐,因白氏厨艺佳,且张罗配菜,所备者他俩无不惬意。故有人以“唱不过余叔岩,画不过张大千,吃不过白永吉”,合称他们为“三绝”!并把它们硬凑一起拍照留念,成“三绝图”。白永吉甚嗜大千先生画艺,先生慷慨豪气,赠书画以酬其好。
1936年夏,先生在苏州网师园写成著名的金碧山水《华山云海图》长卷寄赠,上题“永吉老兄索仿吾家僧繇没骨山。追忆当时情状写此,请正”。复题“此卷初师僧繇法,既而略加勾勒,遂似李将军矣。”此卷没骨重彩,大青大绿,复施勾金,瑰丽无比,正画家壮岁精绝之作。白氏与他交谊之深由此可见一二。同年底再赠本幅,设色技法相同,也许白永吉对重彩设色作品情有独锺。大千先生的没骨山水画约出现于三十年代中期。在这类作品上多有题跋,述及画家的渊源家数,上溯宋代王诜,甚至远及杨升和张僧繇。惟上述杨、张两家,有的作品已湮没,有的尚无公认可信画迹传世。故先生所据者自画史记录外,尚参考后人所仿临者,如董其昌的《峒关蒲雪图》等,复加己意写成。本幅未有题其渊源所自,但参见画家1935年的《巫峡清秋》,同年的《华山云海》及1938年的《黄山云海》,采用的应为他所称的“吾家僧繇法”。
《巫峡清秋》是他笔下常见的题材。以他蜀人写川中三峡名胜之一,自是驾轻就熟。
若与1935年本相比,基本同出一辙,只是主峰的方向相反而已。本幅的构图较丰富,层次感强,除云山飘渺、舟过峡山的主景外,局部细节描写更见繁密精细,如峡中泉涌,与云水连成一气;下方山峡树丛高低排列参差,反衬出主峰的奇兀突出,气势雄浑,成全图的焦点所在。画中设色之经营极见用心,充份运用矿物颜料色感厚实耀目的特质,令青绿、白粉、金碧相衬,成色彩艳丽、气派堂皇而富装饰性的杰作。更难得者乃画上三题,标题、词作以及题赠记录,钤印位置疏密布局讲究,令全幅作品更见完整。
——《近现代十五大家名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