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648 明 定窑「官」字款刻莲瓣倒流壶

定窑「官」字款刻莲瓣倒流壶
拍品信息
LOT号 5648 作品名称 明 定窑「官」字款刻莲瓣倒流壶
作者 -- 尺寸 宽16cm 创作年代
估价 6,800,000-8,800,000 成交价 RMB 7,820,000
材质 形制

「官」字款
备注:
•奉文堂旧藏
•香港邦瀚斯,2014年10月9日,编号158
•牛津大学热释光年法测试(测试编号P111p47)

类北宋定窑风格“官”字款刻莲瓣倒流壶,盖上部带一莲子型钮,壶体线条流畅,一侧塑有短流,另一侧装有壶把,肩部饰两重仰莲纹,圆腹下收至圈足,其下腹剔刻八瓣单层变形的仰莲纹,线条勾勒清晰,瓣内饰有极细的叶脉纹,底部刻有“官”字款,旁有一注酒小孔,是为“倒流壶”。细观此壶,整体胎质洁白细腻,釉白莹润,造型奇思,是为凤毛麟角之珍品。
此器底署“官”字款,此类款识白釉瓷器十分稀少。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南北方的墓葬、窖藏、塔基以及定窑遗址先后出土了近两百件刻“官”、“新官”款的白瓷,其中纪年墓葬出土“官”字款白瓷最早的是河北灵寿县晚唐景福二年(893年)墓,其余的大多集中在五代至宋、辽时期。如本品一般刻划如此饱满,器型如此奇特,更是凤毛麟角,似为孤例。

此壶运用了“连通器原理”:当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此壶底中为圆形小孔,内与漏柱衔接,注酒时将壶倒置,酒通过壶底圆形小孔与漏柱进人壶内壁,酒不会从壶流溢出,而将壶身放正,底部壶口又不会漏酒,即可从壶嘴往外倒酒,故称“倒流壶”。此种器型亦在《元代瓷器目录》中有所记载:“‘倒流壶’的制作工艺比较奇特,烧制需经过三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较复杂。将这三道工序烧制好后,然后依次连接起来才组成了构造精巧的元代‘倒流壶’。由于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而是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因此被称为‘倒流壶’”。
此类倒流壶制作工艺难度极高,见诸于全球重要博物馆珍藏中,可参考此件耀州窑青釉牡丹纹倒流壶,曾出版于《中国耀州窑》北京艺术博物馆编,2014版,图版70号。此件倒流壶于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此件器物来源于奉文堂,其为香港著名的收藏家、古董商,是第一位以女性收藏家的身份加入第一届求知雅集的会员,在移居香港之初时,就加入了东方陶瓷学会,在2014年10月9日,本间拍品售于香港邦瀚斯,编号158。此件器物经牛津大学热释光年法测试(测试编号P111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