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192 清 四叶羽状纹镜

四叶羽状纹镜
拍品信息
LOT号 5192 作品名称 清 四叶羽状纹镜
作者 -- 尺寸 直径9.2cm;重量77g 创作年代
估价 25,000-30,000 成交价 RMB 28,750
材质 形制


镜黑漆古,形制小巧,设计夸张,底纹精细。四片大叶为主要装饰,叶片内有细密的线条叶脉,充满神秘气息。

战国特殊工艺镜相关研究
青铜器上的透雕技术在夏代晚期已有,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夏代晚期兽面纹饰牌,就有透雕的形式。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觚,圈足部分透雕龙纹,这种透雕技术,在铸造过程中对内范和外范的结合与定位要求很高,说明当时已经具备这种高超的铸造技术。1953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三龙纹铜镜,钮座就是透雕的,将透雕技术运用在青铜镜铸造上,是楚镜的一大特色。估计此镜的钮座是用陶范法一次浇铸而成的,透雕镜钮座的内范是由预先制就的内范范盒形成,镜钮外露的透空部位即为内范芯头。此内范制成并经焙烧,芯头处涂范料后,置入镜背外范镜钮部位,使之粘住外范,不能稍有移动,再经焙烧后合范浇铸铜液,待冷却后再掏出内范。这种透雕钮座与镜同铸,稍不留意,透雕内范就可能移位而不能成形,所以难度很大。
楚镜中另有一种透雕镜,是镜面与镜背分别铸造,然后再嵌合在一起的,其中大部分是镜面嵌入镜背,也有少数是镜背嵌入镜面的。镜面与镜背的结合,一般可用易熔合金,即鑞焊法。镜背面四隅铸榫头,镜面铸卯孔,在卯孔内浇入易熔合金后,将镜背压入卯榫之间,靠易熔合金粘合。
镶嵌绿松石技术,古代早已有之。2002年春,二里头工作队在清理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早期夯土基址院内的墓葬时,发现了一件大型镶嵌绿松石龙形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曾数次出土夏代晚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饰牌和镶嵌绿松石的圆形器;传1934年河南安阳出土商代晚期镶嵌绿松石石兽面纹方缶等,都有大面积的镶嵌工艺;春秋晚期的铜剑及铜车马器上也有镶嵌绿松石。到战国时期,这一技术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不仅数量多,而且技术熟练,在铜带钩和青铜壶上不仅镶嵌绿松石,还镶嵌了金银丝。这一技术首先为楚人所接受,并使用于青铜镜制作。前面提到的透雕镜,就是在镜面镜背合成后,将绿松石切割得与铸造时预留的凹槽相符,磨光后嵌入;为了使其牢固,还要使用粘接剂,一般使用的是天然树脂、漆、桐油等有机材料。有时还在凹框内铸很多短斜线,这是为了增强镶嵌物的附着力,镶嵌完整器后再经打磨。这一镶嵌工艺在战国末期到西汉达到了高峰,至今仍有运用,特别是在藏族工艺品中。
错金银丝的技术出现较晚,金、银有良好的延展性能。能拉成长丝,再嵌入预先刻出的槽中,并加以挤压,使之与槽体结合紧密。在青铜铸件上刻槽,与冶铁技术进步有关,因为有些错金银纹饰中,金丝银丝细如毫发,只有在铜器铸成之后,用钢刀斜刻出有倒斜度的凹槽,再嵌入金银丝,才不至于脱落。在镶嵌菱形纹方壶上,所镶嵌的绿松石后来留下较多,而镶嵌银丝脱落甚多,这主要是为镶嵌绿松石所铸的凹框较深,并使用了粘合剂,而为镶嵌金银丝所刻的纹线既浅又未留倒槽所致。所以镶嵌物完成后都要用错石(厝石)或皮革磨光,这样绿松石和金银丝就会显示出夺目的光彩,使艺术形象更为生动。1964年山东临淄商王庄出土镶嵌绿松石、金银丝的三钮大铜镜,背面为几何纹,表面有明显的磨厝痕迹。
龙凤纹是楚镜纹饰的特色。差不多在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龙纹还处在蟠龙纹和交龙纹机械排列成行的形式中,而楚镜上的龙凤纹已是线条活泼流畅,形式丰富多变了。龙凤纹有的与花枝相间,并在主题纹饰下施以繁密的地纹,两类铜镜有着明显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铸造技术的精纯、合金比例的合理和使用的规范,加之失蜡法的应用,青铜镜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使当时追求纹饰精雕细琢的风尚有了可能。当纹饰发展到了精密繁缛无可复加的地步后,就会在铸造技术之外,出现进一步的加工工艺,如镶嵌绿松石、镶嵌红铜、镶嵌金银丝和金银片等技术便应运而生,这是铸造工艺不断创新的结果。
摘自《练形神冶 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