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62 明中 1773年作 华山二十四景图册 册页 (14开26页)

华山二十四景图册
拍品信息
LOT号 2062 作品名称 明中 1773年作 华山二十四景图册 册页 (14开26页)
作者 明中 尺寸 41×31.5cm×24 创作年代 1773年作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92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册页
著录:《了庐画论》,第106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
题盒:明中禅师写华山廿四景。癸巳三月祝竹题。钤印:祝竹
题签:
1.明中禅师写华山廿四景。癸巳三月祝竹题。钤印:祝竹
2.明中和尚山水册。了庐。钤印:了庐
题识:
1.白云深处。钤印:烎虚
2.崎崕栈阁。钤印:释大恒
3.千寻缒险。钤印:明中字大恒又号烎虚
4.俯临千仞。钤印:大恒翰墨
5.高挹泉源。钤印:烎虚长寿
6.襁属千云。钤印:烎虚长寿
7.玉泉鸣漱。钤印:明中
8.云端高步。钤印:明中之印
9.峭厓悬度。钤印:烎虚
10.阴厓结屋。钤印:烎虚
11.云际钟声。钤印:烎虚长寿
12.杖策寻泉。钤印:大恒翰墨
13.断壁生云。钤印:明中
14.琳空仙梵。钤印:烎虚长寿
15.虹梁泻玉。钤印:明中
16.别有洞天。钤印:明中之印
17.雄关飞瀑。钤印:御赐金紫纳衣、释大恒
18.孤城烟锁。钤印:明中之印
19.攀崕越岭。钤印:明中字大恒又号烎虚
20.幽溪古刹。钤印:烎虚
21.飞阁凌虚。钤印:明中
22.篮舆吟秋。钤印:释大恒
23.云梯幽窦。钤印:明中字大恒又号烎虚
24.古寺松涛。余遍礼名山,十年前尝度潼关,朝西岳。凡车箱箭筈仙人掌玉女盆诸奇险之处,无所不经追思,攀絙凌空,神为之悸。因写廿四帧,以当卧游。乾隆癸巳春,明中并识。钤印:烎虚长寿、明中字大恒又号烎虚
鉴藏印:邹氏雨生珍藏印、泉唐姚少英珍藏书画
题跋:
1.佛门弟子,儒家气韵,神仙世界。了庐记。钤印:了庐
2.画僧者画中之僧,僧中之画家也。又因各人慧根不一,气象有别。智永巨然石涛近于儒;怀素八大近于道;弘一佛家之本色也。清明中法师华山写生册,笔墨滋润,气息平和,清人自王石谷之下未有出其右者,故我为之题:佛门弟子、儒家精神、神仙世界。海上了庐序,邗上祝竹书,辛丑正月。钤印:祝竹、竹斋
说明:邹文霖、姚垲旧藏。邹文霖,字雨生,晚清泰州人,著名书画鉴定家。姚垲,字少英,号爽斋,室名端善堂,浙江杭州人,金石书画鉴藏家。
明中(清)僧。初名演中,字大恒,号啸崖,一号烎虚,浙江桐乡人,俗姓施。幼薤发于嘉兴楞严寺,晚主杭州圣因寺、净慈寺。乾隆南巡赐紫衣三次。性好画,尝谓结习未能除。寄意篆刻,画山水得黄公望之缜密,倪瓒之疎秀。尤长于诗,与厉鹗、杭世骏、丁敬(1695-1765)等结吟社。著烎虚诗钞。

“画禅诗圣”净慈焚虚禅师释明中的华山二十四景册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杭州佛教界出现了两位著名诗僧,一为万峰山房僧释篆玉,一为净慈寺僧释明中。二人同为杭州“南屏诗社”的重要成员、浙派诗僧的代表,在朝野之间均享有一定的声誉。释明中,时人尊称契虚禅师,被誉为“画禅诗圣”,多次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和封赐,其诗才画艺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推崇。据清代释际祥辑《净慈寺志》记载,释明中在南屏诗社的发起与运作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浙派”诗歌与绘画、篆刻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明中集禅、诗、书、画、印于一身,融合了盛清时期浙派禅僧与文士的双重品格,其悠游于庙堂禅林之间的身份与经历颇具代表性。无论是在盛清时期以杭州净慈寺为代表的江浙佛教界,还是在中国禅宗诗歌和艺术史上,他的创作实践均具有典型意义,代表了浙派诗僧的基本生存状态。
明中,本名演中,字大恒,号莢虚,又号啸崖、白云峰主、牧牛行者、北山主人等,浙江桐乡人。与其交游者多为江浙文人士大夫和书画家,其中不乏当时名闻天下的硕学鸿儒和艺术大家,如周京、郑江、钱陈群、金农、郑燮、丁敬、杭世骏、梁同书等,一时诗名鹊起,世人目为“诗僧”。明中的诗歌创作成就,在浙江历代诗僧中为佼佼者。杭世骏认为,“西湖有二诗僧,一为亦谙,一为燹虚”;亦谙下世后,英虚继之,“在彼法中为师子虫,与诸诗老角力,亦掷象之调达也”。他对释氏的诗歌成就评价甚高, 甚至将其与东晋净土宗高僧东林慧远法师和唐末著名诗僧贯休禅师相提并论。明中的诗歌创作成就完全可以作为浙派诗僧的代表,究其原因,除明中本人资质颖悟,禅学修为较高外,还与出家后接受的儒学教育有关。这种经历使得明中能够涉猎儒释两家经典,“以儒通佛”为成为一代浙派诗僧奠定了基础。释明中的诗,主要收录在其门人佛裔实荫编校、杭世骏删订、梁同书刊印的《焚虚大师遗集》 中,共上中下三卷。
明中的绘画和篆刻艺术成就,现代画史类著作对之几无论及,但其同好和后辈法孙们则不吝赞誉之词。杭世骏言:“(明中)余事为诗,性海涌现,间涉 绘事,妙参三昧,得其片楮者,咸知宝重。或以,画 禅诗圣’目之,夷然不屑受也。”这与时人张庚的记载也相吻合:“性好画,尝谓结习未能除。山水得元人法,信手运缀,气味清远,兼善写生,人不能求也。” 释际祥将明中的画作与明末著名画家倪元璐、黄道周相提并论:“精于绘事,画品在倪、黄间,得片楮者,为秘宝也。”有两件事足以证明明中的画在乾隆时期的杭州备受推崇:一是乾隆九年(1744)复园之会 (是南屏诗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诗会),与会者20余人,众诗人们诗酒流连,分韵赋诗,手书成册,由丁敬题字,集成《复园红板桥诗》1卷,诗集卷首的《复园红板桥图》即为明中手绘。二是乾隆十一年(1746),杭州知府鄂敏主持举办了一场有61人参加的西湖修禊诗会,与会者包括周京、金农、杭世骏、丁敬、释明中、释篆玉等南屏诗社中人,诗会成果《西湖修禊诗序》也由明中绘图。这充分表明明中的书画作品在当时和身后均受到追捧,成了珍贵的藏品。明中的画作,据其诗集、南屏诗社同人及当下的绘画目录记载,有数十幅,其中有明确题目 (包括拟题)的30余幅。现今流传下来的作品大多散落民间。根据释明中《文虚大师遗集》、释际祥《净慈寺志》、郑振铎编《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清画》、丁鹤庐编《名人书画集》、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南屏诗社文人诗文集等。
明中作为一介僧人,很好地调和了文士和诗僧的关系,并成为双方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文人士大夫也乐于在佛教的门庭下,同气相求,以诗书画和篆刻艺术相知相交,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南屏诗社能够顺利建立并运行,与明中和篆玉两位诗僧的德望、才学和组织能力密切相关,在这种融洽和美的气氛催化之下,南屏诗社同人的交游活动非常频繁,彼此既有诗歌酬唱,也有书画往来,共同参研。由此可见,南屏诗社并非单纯以诗歌酬唱为业,而是以多种文学艺术形式的交流与品鉴为基本形态,从而对浙派文学、书画和篆刻艺术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华山图册,是明中遍游名山后,对华山奇景的忆写,图中分别记录了华山二十四奇景,其画师黄子久、倪云林,得子久工细与云林疏秀,纵观次册,晚年的画已经臻于化境,实乃市场上不可多得的禅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