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585 齐白石 花果册 镜心

花果册
拍品信息
LOT号 3585 作品名称 齐白石 花果册 镜心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29.5×18.5cm×8 创作年代 --
估价 3,000,000-4,00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
1.寄老。印文:齐大
2.老萍。印文:老齐
3.拈香手。印文:老萍
4.通身有刺腹内甘芳。白石。印文:木人
5.白石。印文:齐大
6.借山馆主人。印文:齐大
7.吃后自甘。寄萍老人。
8.别有天地非人间。三百石印富翁。印文:齐大
【鉴藏印】祖光藏画
【说明】该作品由吴祖光新凤霞夫妇旧藏,并由其家属委托。新凤霞,齐白石女弟子,被称为「中国戏曲界永远的女皇」;吴祖光,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京华烟云
京津名家集萃
京津画派,百年风云,沧桑变迁。随着中国近现代翻天覆地的变革,文化艺术界也开始对振兴中国画的方式进行不懈探索。在康有为、徐悲鸿倡导的美术革命浪潮中,以金城、陈师曾等人为代表,主张延续国画中宋元及以前的国粹传统,与中国画发展内部寻找振兴的动力,探索出另一条革新中国画的道路。这派艺术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传统保留较多的北京、天津地区,形成了「京津画派」。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首都,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数百年各方面的积累使它在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明显的优势。而天津市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中国城市之一,地处首都门户和濒临渤海的优越位置,在中国近代史上居于重要地位,文化格局上形成南北兼容,中西合璧,雅俗荟萃的文化景观,形成了天津城市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两个地区的艺术家往来密切,具有极强的关联性。京津画派是文化理念而非地域概念,是指20世纪初期开始,以北京、天津地区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以保存和发扬国粹为基本宗旨的国画流派。主要起源于:为民国初期北京美术社团的创立开创先河的「宣南画社」;金城、陈师曾等所发起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以及后来的「湖社」;以皇室遗民画家为代表的「松风画会」。1920年有金城、周肇祥发起成立的中国画学研究会,成为「京津画派」形成的标志。画会以「精研古法、博取新知」为宗旨,开展研究、观摩教学活动,指导青年艺术家学习传统技法。
50年代初,徐悲鸿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现实主义教学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解放区的文艺思想相结合更趋完善。当时美术学院聚集着一大批具有创作实力和教学经验的老师和画家,其中既有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蒋兆和、叶浅予、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等,又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艺术大师和史论家,如林风眠、徐悲鸿、吴作人等。可算群星荟萃、灿烂生辉。本次拍品集结以京津画派中北京和天津的代表人物经典作品,展开京津画派系统学术整理、艺术对话,从中可以了解京津画派的起源、发展历程与前进方向,以及历代京津名家的艺术传承与成就。

齐白石与新凤霞「父女缘分」
说起来,新凤霞是齐白石晚年收的众多女弟子之一,并且还是为数不多的被认为干女儿的女弟子,可见齐白石对新凤霞的喜爱之深。
宴会相识
1952年8月23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阳光明媚,天空一片瓦蓝。不时有鸟儿从高远的天空飞来,落在槐树的枝头,它们鸣唱着,似乎在演奏着迎宾的曲子。吴祖光和新凤霞夫妇在自己家中举办「敬老」宴会,招待文化艺术界的一些名流。邀请的客人有齐白石、欧阳予倩、梅兰芳、夏衍、老舍、阳翰生、洪深、蔡楚生等老人,还请了当时不算太老的于伶、陈白尘。新凤霞还跑去找到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音乐家盛家伦,画家黄苗子、郁风夫妇,邀请他们参加宴会。
那天,齐白石来得比较早。由于年事已高,他是由女秘书伍德萱陪伴着来的。吴祖光、新凤霞夫妇看到齐白石银丝飘拂,满面春风,立即迎了上去,恭恭敬敬地搀扶着他落座。 这是齐白石和新凤霞两个年龄相差六十余岁的艺术家第一次相见。但是,彼此的相知,却是在多年前。新凤霞早就酷爱齐白石的画;齐白石听到新凤霞甜美的唱段和响亮的名字,也自然比这次会见要早好多年。
齐白石紧紧地握住新凤霞的手,从上到下,仔细地端详、凝视着新凤霞。顿时,新凤霞脸红了,好像关公。伍德萱见状,在旁边推了齐白石一下,带点责备的口气说:「您总看别人做什么?不要老看着人家,不好……」 齐白石听了,十分生气。他用手猛推了一下伍德萱,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我就要看!」说罢,齐白石脸都气红了。伍德萱吓坏了,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大家都全神贯注,眼光集中在齐白石身上。新凤霞见状,对齐白石说:「齐老,您看吧!我是唱戏的,不怕看!」吴祖光也走上前来,哄着齐白石说:「您看吧,您看吧!」 这么一说,顿时引起了哄堂大笑。齐白石也笑了。这时,黄苗子和郁风夫妇连忙站起来打圆场。郁风凑到齐白石的身边,风趣、恳切地提议:「老师喜欢凤霞,就收她做干女儿吧!」 这倒是个好主意。」黄苗子一边说,一边微笑着注视着新凤霞和吴祖光。 新凤霞表面平静,但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郁风赶忙走过来,拉新凤霞跪下。 新凤霞高高兴兴地跪下,恭恭敬敬地给齐白石行了礼,认了干爹。从此,新凤霞与齐白石结下了父女之缘,并得到齐白石的真传,又有了师徒之谊。 齐白石格格地笑,笑得像个小孩子一样,边笑边说:「真开心呀,我要请客正式认女儿,哈哈!我请大家在曲园酒楼吃饭。」
当时,齐白石就刻了一方印章送给新凤霞和吴祖光,上面刻着「霞光万道锐气千条」八个字,其中「霞」和「光」就是指新凤霞和吴祖光。
「父女」情深
第二天下午,新凤霞和吴祖光特意到了跨车胡同十五号,登门拜访齐白石。 看到新凤霞和吴祖光来了,齐白石很高兴。他要盛情款待自己的干女儿和干女婿。齐白石匆忙从怀里摸出一长串钥匙,亲自打开一个中式古老的大立柜,从里面拿出一盒又一盒点心,招待他们。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些点心大部分已经干了、硬了,有些点心上面还发霉长毛了。很明显,这些好吃的东西,他是轻易不给人吃的。 盛情难却,新凤霞和吴祖光还是高兴地吃了一些。紧接着,齐白石又从柜子里取出一卷画来,让新凤霞挑选。只见大幅的白纸,每张上面却只画了一两只小小的草虫,如蜻蜓、蝴蝶、蜜蜂、知了……那一只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小生灵,使新凤霞眼花缭乱,爱不释手。 新凤霞翻来翻去,对比了好大一阵,最后挑了一幅知了。齐白石高兴地站了起来,移步到画案前,把新凤霞挑的那幅知了铺在画案上。他凝视了片刻之后,提笔补画了一棵秋天的枫树,那只知了刚好落在枫树枝上,再配上红色的枫叶。丹枫似火,像燃烧着的生命,蕴涵着他多么深沈的情怀与思绪啊! 看着看着,吴祖光和新凤霞夫妇啧啧称赞:「这真是一幅好画!」 齐白石换了一支笔,在画上题了两行字:祖光凤霞儿女同宝。壬辰七月五日拜见九十二岁老亲白石题记。
齐白石还为新凤霞取号「桐山」。这一切办妥之后,齐白石对吴祖光和新凤霞说:「走,快走!」齐白石要请大家去吃饭,临时约了一桌人到西单的曲园酒楼。 曲园酒楼是西单一家有名的湖南菜馆。齐白石请的人很多,大都是画家或爱画的朋友,有黄苗子、郁风、盛家伦、艾青、张正宇、戴浩,还请了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好朋友、裱画工人刘金涛。
平时,齐白石很喜欢新凤霞到跨车胡同十五号去看他。新凤霞一去,他就特别高兴。齐白石真诚地把新凤霞当成了自己的小女儿,很喜欢新凤霞。当然,新凤霞也很感激干爹的教诲,不知道应该怎样报答他的恩情,只有多请他看自己演戏。
学艺
齐白石鼓励新凤霞学画画。有一次,新凤霞当场画了几棵大白菜,还画了萝卜。他看了,笑得合不拢嘴。他作画时,总是一边示范,一边告诉新凤霞学画的好处。他还认真地给新凤霞讲课。他真的把这个干女儿当成画画的人才来培养了。 有一天,刘金涛陪新凤霞去齐白石家学画画。当时,只有他一人在家。刘金涛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 齐白石让刘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新凤霞叫到自己的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新凤霞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她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 齐白石高兴得像个孩子,说:「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刘金涛也拍着手板,说:「好!这个小兔活泼,是个小胖兔!」 齐白石说:「我是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齐白石常常把着手教新凤霞画画。他常说:「画画,也是画骨气。要画出神态,画出性格。画牡丹,要画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画梅花,要画出主干的铮铮铁骨的气节;画桃子,要画出丰满的热情……一张纸铺好,要设计好整个的构图,轻重疏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新凤霞曾经画过一幅桃子,那是齐白石认她做干女儿以后的事情。她不会题字,于是就请吴祖光帮忙。齐白石说:「好,这是夫妻画,十分难得。你们俩是一画一写,霞光万道,瑞气千条,祝人幸福,哈哈……」 向齐白石学画画,新凤霞受到了鼓励。齐白石曾谆谆地教导她说:「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勇气,讲正义。」
新凤霞体会到,齐白石的作品确有他的骨气、正气、勇气,也就是大艺术家的气派。齐白石常常给新凤霞面授绘画技巧,「要有整体布局,做到心里有数,画梅要画好枝干,画藤要丰满但不能乱」,以及「似与不似」的艺术道理。
1956年,吴祖光撰写的《画家齐白石》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从新凤霞手中接过散发着油墨芳香的新书,齐白石很高兴,称赞吴祖光写得好。

家园未剩闲花地 橘柚葡萄四角多
—齐白石的蔬果画
齐白石自童年砍柴牧牛到15岁学木匠雕花,在35岁前都没有离开过家乡,足迹仅限于杏子坞附近的百里之内。这一一时期, 齐白石生活艰辛, 常为生计而劳累。38 岁时典得「借山馆」,生活略有改观,但仍没有脱离农家的生活方式,他在借山馆周围种植瓜果菜蔬,过着自给自足的乡间的生活。对他来说,这一-时期尽管生活贫寒,但是「满园蔬菜绕门青」(《种菜》)的家庭氛围是农家的一道风景线。蔬果作为农家的主要食品,它们的种植、收获以及加工等,都曾经是齐白石生活的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那些曾经维持齐白石和家人生计的蔬果,他是很难忘怀的一「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题《画菜》)「饱谙尘世味,尤觉菜根香。」身为画家的齐白石,情感的表达方式就只能是绘画,因此他画了大量以蔬果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是齐白石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齐白石艺术的一个特色……
齐白石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善于把生活中一些最普通、最平常的东西用画笔表现出来,而且通过他的表现,往往把俗升华为雅,让人们从平常的事物中看到艺术的魅力。齐白石以平常心画蔬果,几乎是把他所见到的都画了出来,显然这些画不是简单的写生和记录,它只是一一 个媒体,通过它或记事、或表达思乡情感、或展现文人情怀、或解决一些绘画的技法问题……
应该说齐白石画蔬果的意义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的绘画表现,他所涵盖的思乡情结,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画蔬果以表文人情怀,是文人画的传统之一, 齐白石也无例外地继 承了这一传统……
齐白石的蔬果技法是建立在纯真感情之上的不断磨砺,而他「不辞万幅雷同」又是一种情感的需要,也是情感需要的必然……
齐白石蔬果画的艺术渊源,早期主要是学习赵之谦,或通过赵之谦学习清代的其他画家,如恽寿平(南田)、李觯(复堂)、项奎(东井),以及元代的钱选。在60岁以后他先后临摹过许多赵之谦的作品,其中有《灵芝图扇》等,约67岁时他还临摹过赵之谦临李复堂的扇面。这一艺术渊源的认识是通过他临摹的作品获得的,实际上除此之外,他还受到八大山人和吴昌硕的影响。齐白石在70岁的时候已经确立了比较成熟的蔬果画风格,面对自己的作品,齐白石也有「此画法前人无」(《蔬香图》)的自豪感。他的蔬果画在中国画的审美领域为人们展现了平常心、平常事,而这些「由己之作」更是把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向前推进了一-步。
(节选自陈履生<家园未剩闲花地 橘柚葡萄四角多>,北京画院藏齐白石精品集蔬果卷,广西美术出版社。)
齐白石非常重视写生,但是他笔下的写生绝不死板,而是如同湖湘的民间艺术一样注重形式感。《花果册页》中也有许多通常文人画中很少涉猎的题材,如《辣椒》(册页之一)和《板栗》(册页之五),《辣椒》一开画红色尖椒三枚、柿子椒一枚,简洁明快,色彩饱满而艳丽,可以想见那明快的辣味;《板栗》更加直白一些,画上题款「通身有刺腹内甘芳」,来到北京的民间画家齐白石想必与北京这座大城市的磨合期比较艰涩,城市中的关系远比乡间邻里要复杂得多,被磨出一身刺来也是常事,但是能保持腹内甘芳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