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001 关良 三打白骨精 镜心

三打白骨精
拍品信息
LOT号 3001 作品名称 关良 三打白骨精 镜心
作者 关良 尺寸 68×47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0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关良。
【印文】良公、火眼金睛
【说明】Lot3001-3011为关良家属友情提供。

Lot3001-Lot3011
如闻大钧—关良自藏作品专辑

关良,字良公,广东番禺人,1900年生。幼年居于广州、南京,1917年随兄东渡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画会(后改称太平洋美术学校)随日本画家藤岛武二、中村不折学习西画。1922年回国,在上海神州女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美专等任教。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政治部艺术股股长。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杭州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并于全国各地旅行写生。1957年与李可染一同到东德访问,并在柏林科学院举办画展。建国后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等。擅长水墨戏曲人物画、油画等,兼通音乐、戏剧。1986年9月病逝于上海。作品有《关良京剧水墨画》《三打白骨精》《贵妃醉酒》《钟馗图》,著有《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出版有《关良京戏人物水墨画》、《关良油画集》等。
早在孩提时代,关良便与绘画、戏曲结下不解之缘。由于父亲往返经商,会时常带回来稀罕玩意儿,上面有「武松打虎」「豹子头林冲」「铁拐李」「红孩儿」等画面的小洋片儿是关良最喜欢的,他常拿着笔对着洋片儿画画。1911年,11岁的关良跟随父亲去戏园看戏,从此便对戏曲深深着迷。1917年,17岁的关良留学日本,师从日本绘画大师藤岛武二、中村不折学习油画创作,在不到6张席子大的居室里,他的画稿可堆起2尺之高。
期间,他对梵高、塞尚、马蒂斯由衷热爱,在吸收了西方「印象派」和「野兽派」绘画风格后,开始进行「中国式」油画的探索,希望可以打通中西方文化隔阂。回国后, 关良又在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艺术家们的潜移默化之下,开始回归传统;频繁地参观国画展览、临摹明清大家作品、欣赏名家收藏。
他不仅在画室琢磨,还与沈雁冰、郭沫若、茅盾等诸多文坛大家交往。在国画与文学的双重推衍下,关良发现了新的契机—戏曲,为通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艺术境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中国画史上,以「戏」入画自古有之,但专门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却寥寥无几,一是戏剧演员们五颜六色的扮相,和眼花缭乱的身段动作难以入画;二是传统文人画家不屑去表现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绘画题材。但关良不同,他痴迷于此,不仅在授课、创作之余跑去看戏,甚至还到科班出身的行家那里去学戏,与当时的许多戏曲名家都结为挚友。在和艺术大师们学习的过程中,关良领略了传统戏剧中不可言传的意境神韵,并且开始将这种写意之美表现在绘画中。
梅兰芳曾写过一篇《漫谈戏曲画》,其中有一段话是专门描述关良的:「他(关良)的画在表现方法上继承了国画的优良传统而自成一派,重神似而不求形似。」「南派武生泰斗」盖叫天对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画更是赞不绝口。在他看来,画戏的还没有一个人像关良这么「懂行」的,他常说,关良的画是活的,看上去很神。两人之间「蹦、登、仓」的故事更是流传甚广。盖叫天演武松,不论「打店」还是「打虎」,拍出来的照片往往仅是一个「亮相」—锣鼓点子敲定了,照相也照好了,架子是好看,可就是有点「呆乎乎」。关良则不同,他选取戏中人物最传神的动作表情入画,画武松他不等「蹦、登、仓」落定,而是在「蹦、登」还没有「仓」的时候就画下来了,所以看上去,这个「武二郎」好像还在纸上动着呢。关良深谙中国画和传统戏曲「写意」精髓,把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色彩观结合得严丝合缝,强调「用十笔画的为用五笔画」,使形更简练、更醒目、更舒展。
1976年至1986年,是关良一生中最后的10年,也是他一生艺术生涯中重现光辉的10年。1981年,耄耋之年的关良在香港举办《关良油画水墨画展》,掀起了一股「关良热」,香港街头到处张贴着印有他半身像的画展海报。1986年,关良因患末期肺癌病逝于上海中山医院。离世前,他表示自己有很多艺术创作的新设想。他想再画一批油画,又想再画一批水墨戏曲人物画,还想另画一批融西方绘画情趣于中国画的水墨淡彩静物画……朋友每次去看他,都觉得他似乎都有一种紧迫的心情,但由于疾病渐渐缠身,老是无法完成。艺术贵乎独创。千百年来,以戏剧作为绘画素材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但关良敢于打破前人禁忌,开宗立派,成为戏曲人物的一代宗师。他痴迷艺术,忘乎其他,将自己的一生寄情于艺术,融化于笔端。
作为戏曲人物绘画的鼻祖,关良的画作一直深受广大藏家的喜爱。本次秋拍有幸获得关良家属释出珍藏的十一件关良精彩画作,十分难得,识者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