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313 朱德群 1970年作 构图 NO.338

构图 NO.338
拍品信息
LOT号 3313 作品名称 朱德群 1970年作 构图 NO.338
作者 朱德群 尺寸 113.6×145.4cm 创作年代 1970年作
估价 11,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RMB 13,800,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出版
《朱德群》 P78 昂利哥.那瓦哈画廊 巴黎 法国 2000年版
《大象无形—朱德群作品展》 P157 台湾馨昌株式会社 2007年版
签名:朱德群 Chu Teh Chun. 70.
CHU TEH-CHUN 朱德群 1970(1970)No.338.(画背)
展览
2007年 大象无形:朱德群作品展 上野之森美术馆 / 东京 / 日本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抽象绘画巨擎之一,朱德群以突破性的方式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两条伟大传统进行了改革,以华丽而戏剧性的艺术语言重新定义了中国抽象绘画的创作模式。早年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时,朱德群便已经接受了恩师林风眠的“调和中西”的艺术理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朱德群赴法国留学,当时正值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高峰期,现代艺术的观念及色彩构造理论对其影响颇深,在此背景下他选择了抽象绘画作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在早期创作中,朱德群受到尼古拉斯·德·斯塔埃尔的影响,后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个人语言风格,即使用自由奔放的线条与激烈碰撞的色块进行独立表达。六十年代是朱德群的艺术成熟期,其绘画不再是纯粹的符号堆砌,而是融合了山水画的生动气韵和空间格局的写意式抽象,并且在对书法线条的解构与重组中发掘了灵动多变的形式元素。可以说,朱德群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形成了具有中国艺术精神和内涵的抽象风格,创造出一种超越时空和跨越文化边界的艺术形式。正如其所言:“我一直在追求将西方的传统色彩与西方抽象画中的自由形态,用中国的阴阳和合的精神链组合成新的画种。”
《构图 NO.338》创作于1970年,恰逢朱德群创作生涯中的红色调系的“光明”时期。据朱德群在《我的绘画历程》一文记载,他在1969年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参观纪念伦勃朗诞辰三百周年的展览,“我从博物馆开门看到关门,我觉得其画的品质和绘画性为历代少有出其右者。……从此以后,我作画态度更严肃,更注重绘画品质效果,以及向深刻方面的追求。”这次展览中,伦勃朗画作中那种微茫深沉的光色令他深受震撼,这也启发了画家以色彩与光影的结合扩大与丰富了视觉的经验,逐渐发展出一种简约单纯的抒情化抽象风格。相较于前期作品注重结构与符号化的呈现,1970年以后的作品显示出了伦勃朗的影响,画中往往透过光线和色彩阐释一种直观感知的现象,透过表面的形式展现对于生命本源和精神世界的思考。以此观之,《构图 NO.338》无疑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作。
《构图 No. 338》以橘色调为主,画家运用澄黄与橘红至红褐、焦赭的转折变化来记录自己的视觉印象和心灵体验,通过自我的情感世界来理解和构造自己的色彩次序。画中有不断变幻的光线和色彩,有重叠的块面与笔触,有光影流动的瞬间。画家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和光影的流动塑造出明暗效果,揭示出这是一个特定的光照时刻,盛夏的午后,温暖的光线弥漫,观者似乎可以跟随光线的变化感觉到景物的存在,画中的景象在明暗曲折中,依照紧凑笔触与横刷渲染的分布,仿佛由近及远、由低至高地展开,令人浮想联翩。不过此作的布局并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的景物铺陈方式,没有“三远”的章法,也没有西方风景画中的透视空间,而是将景物聚集在画面正中央,随着光影的摇曳和笔触的交错向周围辐射,使观者在直接面对景物时,如同亲自站在宇宙中心,感受自身的渺小和宇宙的广大无垠。朱德群在此幅画中纯粹以光与色建构起一个有自然景物的世界,以抽象的形式元素重新塑造出“可游可居”的山水空间,他非常巧妙地运用颜色本身的重量对比及块面构成形成了蕴含张力的动势,使整个画面尽管看起来空无一物,笔法也不急促,却充满了戏剧性和碰撞感,此作的场景设置与光色技巧均突破了抽象绘画的限制。
在《构图 No. 338》中,画家不仅记录了他对大千世界的直观体验,而且还通过光影反映了朝暮变化与时间的推移,展示了时间的无法挽留、极易流逝的一面。画家以大笔横刷出鲜艳的橘色,与左下方阴影中的灰暗色调彼此交织,随着色彩的铺陈、块面的堆叠及光影的变化,画家在简约的图式中重新诠释了时间概念,画中快速投射的强光造成了流动的幻觉,如同照相机捕捉到的某个时间片段,将时间定格在一个永恒的瞬间,打破了时间的有限性与空间的封闭性,造成连续不断的梦境,直至时间的尽头。画中仿佛是讲述时间初始,人类起源的故事,在万物混沌的迷幻表象中,使人感受到一个史诗般雄阔壮美的故事,在光影的晃动与寂灭中又使人不得不接受宿命的结局,朱德群正是用自己特有的色块与构成传达出超越时间的宇宙意识。
朱德群的创作历程是一个不断挑战传统和突破自我的过程,从六十年代的写意式抽象,至七十年代以光线开启对空间与色彩的探索,至八十年代,朱德群开拓出更丰富的油彩技法,并在形式元素和内心感情的结合下,开启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探索及文化本质上的对话。创作于1989年的《第一道曙光》即是艺术家八十年代的杰作。全幅构图繁而不乱,以色彩营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上半部分运用稀薄的油彩颜料进行大面积的自由挥洒,产生辽阔的空间感;下半部分则在冷暖色块的交错中造成绚丽的视觉效果,缤纷而跳跃的红、橘、蓝、绿色块在画面中心相互叠加,彼此映照,其间穿插以灵动的短线条,底部又有流畅连绵的长曲线,线条有着自由不羁的书法笔意。艺术家在此幅画中以点、线、面等形式元素组构成丰富的画面,打破了传统风景画的透视空间,建构起一个多重层次的世界,在充满动势的曲折线条间,加入厚重浓稠的色块,用点与线的交错和窜动结合成画面上的光线明暗,进一步形成如音符般时急时缓、高低起伏的旋律,构成空间虚实交错的铺陈。朱德群的构图从不受限于真实空间,而是将真实的风景进行提炼、拆解和重组,在简约至极的形式中融入中国水墨山水画的韵味和意境,而明亮的光线和华丽浓厚的色彩又揭示出艺术家内心的激情。
朱德群曾说:“汉家之子的我,在此意识到有一个特殊的使命要传达:再现《易经》中富有哲理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阳’是热烈、光线的象征,‘阴’是阴暗、湿润的象征。我想要融汇西方绘画中传统的色彩和抽象画派中的自由形式,来表现此二元素配合而成的无穷尽的宇宙现象。大自然是我唯一的灵感源泉,赋予抒情及诗意为我表现之宗,创作纯粹自发而生,正如道家所谓‘吐胸中之逸气’,创作色彩及线条从不属偶然,它们相协达到同一目的──启发光源、唤起形象及韵律。”《构图 No. 338》和《第一道曙光》正体现了朱德群的东西艺术交融的理念,画中不仅在对于色彩和光线的描写中倾注了阴阳对立与相生的概念,还在空间与时间维度的扩张中丰富了抽象绘画的内涵。“二元素”的有机配合构成了一种崭新的宇宙秩序,对人与宇宙的终极关怀及绘画中的东方风格正是朱德群的艺术成为国际艺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