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301 周春芽 2013年作 春风拂槛露华浓(双联作)

春风拂槛露华浓(双联作)
拍品信息
LOT号 3301 作品名称 周春芽 2013年作 春风拂槛露华浓(双联作)
作者 周春芽 尺寸 160×210cm×2 创作年代 2013年作
估价 8,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RMB 9,775,000
材质 布面油画 形制

签名:2013周春芽zhouchunya
来源
私人收藏(直接购自艺术家)

我热爱传统,但拒绝忠实、温驯和奴化,我没打算为古人负责,我关心的是我的感动和我的表达。
——周春芽
周春芽是一个不断在禁锢中突围的艺术家,在当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对峙和交流中,他总是在寻找新鲜的视觉素材和形式构造,从“山石”、“绿狗”,至“桃花”,每一个系列的创作都见证了他是如何瓦解中西方艺术中固有的图式和秩序,并建立自己的视觉语言体系。周春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早期的教育使他在语言方式上倾向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回国之后他又系统地溯源、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最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源流及其视觉传统在他的绘画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自1990年初开始,周春芽陆续在“山石”、“绿狗”、“桃花”等符号上实验出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性的构图,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形象,厚重的肌理,弥合的线条……在他的绘画中,“语言”与“意象”之间的“反冲”和“结合”呈现出对于“世界”与“文化”的主观性建构。
在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石头一直是最具代表性的画题之一,历代皆有以石为题的传世佳作。周春芽在精心研习传统文人画的视觉资源后,力图以一种完全不同的造型模式重新诠释这一经典题材,留下了经典的“山石”系列。创作于1994年的《红石》,用平涂的手法将红褐色作为底色铺陈,又用颜料堆积成肌理明显的“红石”,营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水墨的素雅与细腻被转变为丰富的体积结构。艺术家并没有仿真的呈现物象,而是用一种精神性的、自然流露的情感表达来表露画布上凝结的图像,同时这也是一种超越自然景物外貌形态的交融之境。
1994年,周春芽第一次在画面中表现自己的爱狗——那名为“黑根”的德国牧羊犬。后他一改常态,以通体绿色来呈现。在大块面积的画布上,周春芽用中国画留白的形式呈现了各种造型的绿狗,或站立、或打滚、或跳跃、或行走,仿佛具有了人性特征,时而凶猛,时而乖巧,它试图融入到人类生活之中,成为其中一员。评论家吕澎曾在文章中描绘:黑根其实就是画家生命中的一部分,这个看起来仿佛没有人的意识特征的生命反而少了人的各种社会属性以及人所具有的本性特征,在这个繁华都市中其生存状态反而更加简单。创作于2000年的《绿狗》,笔法凝练地表现了一只呈蹲姿的绿狗,它竖着耳朵、咧着长长的舌头,以几乎正对着观者的姿态呈现,仿佛一只蹲在主人一旁,等待主人投食或者抚摸的乖乖狗子。绿狗的形体是由皴擦、摩擦、扭曲的笔触所构成。笔触的扭动十分繁密,色彩彷佛转过去、扭过来,充满一种如周春芽所讨论的“起伏跌宕”的“形体节奏”,在表现雕塑体积感的同时,让人留连于绿色的细腻转换,把色彩和笔势运动变成令人着迷的表现元素,也突显了艺术家的创作情绪和个性。
桃花是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在工笔画及文人墨戏中,桃花都被赋予了一种温柔典雅的特质,以表现知识分子清高自赏的情怀。而在周春芽的创作中,画家打破了这一传承千年的视觉模式,即不再表现散淡微妙的幽情,而是用鲜艳浓烈的色彩,浑厚粗犷的笔触和饱满的激情给予桃花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周春芽曾表示:“我喜欢生命旺盛的东西。春天在成都附近的桃花山看桃花时,那满山遍野的粉红色,流淌着让人血脉贲张的妖冶,让我感到原始生命力量的律动。”与此同时,周春芽的画面中还隐约流露出一种暧昧的情色意味。因为正如画家所言,“色与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也是纯粹的生命力的表现,就像春天绽放的桃花一般。二十世纪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通过对现实进行扭曲和抽象化来表现复杂的内在情绪,而周春芽的艺术理念无疑延续和回应了这一绘画传统,不以如实再现客观对象为目的,而是从主观感受出发,毫不回避真实的情感、欲望,因此绚烂的桃花在周春芽笔下亦被看作狂热激情的载体。在艺术家2006年创作的纸本油画《桃花》中,用写意中国画表现的桃花结合西画表现主义的色彩,呈现了一枝热烈灿烂的桃花,它旁逸斜出成为画面主角,甚至几近撑开画面。妖娆又妩媚的桃花花开灿烂,却难敌短暂的生命呈现,也暗示了生命的激情。
2013年周春芽创作“桃花题材” 的恢宏巨制《春风拂槛露华浓》,在罕见的大尺幅双联画幅中呈现的桃花盛开的繁茂景象。在这件作品中,他一改写意式的表现手法,用近景、中景、远景层层推进的视觉呈现表现了蓝天之下,湖畔一侧的桃园盛开的景象。作品构图饱满,色彩鲜明浓烈,单纯而又富于变化。画家巧妙地运用各种补色关系,令画面充满了强烈的对比与韵律感,而整体色调却极为统一,大面积的粉色扑面而来,给人一种明媚春天的感受。画面的空间层次开阔而清晰,近景的桃树花繁叶茂,草丛青翠,中景的田野上一道溪水蜿蜒而过,远处有稀疏的树木。田野、溪水、桃花、草丛构成了黄、蓝、粉、绿各种色块,有薄与厚,大与小,冷与暖的对比。田野、溪水和远景的天空都采用近乎平涂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色彩的内在张力,丰富多变的笔触使简单的物象也没有失去生动性。近景的桃花并非完全写实,而是画家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与理解进行了再加工,花朵仿佛处于炽烈的光线下,毫无古代文人的文静内敛,而是有着张扬的姿态和耀眼的光芒,稠厚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营造出极富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艺术家借用李白《清平调·其一》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中的后半句作为作品名,试图来说明自己作品的语意——“桃花”系列描绘的就是“色和情”——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消融了人类与自然的阻隔,也模糊了罪恶与道德的边界,在一种流动的色彩情绪中放纵着真诚而本能的幻想,在一种宏大的场景中将人的自然属性彻底的释放、引爆——温和而暴力。或许正如画家所言,“色与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也是纯粹的生命力的表现,就像春天绽放的桃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