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854 清康熙 杨玉璇制芙蓉石藩人驭象钮 张辛刻张穆自用印

杨玉璇制芙蓉石藩人驭象钮 张辛刻张穆自用印
拍品信息
LOT号 1854 作品名称 清康熙 杨玉璇制芙蓉石藩人驭象钮 张辛刻张穆自用印
作者 -- 尺寸 长3.2×3.2cm;高7.2cm 创作年代 清康熙
估价 680,000-1,000,000 成交价 RMB 1,150,000
材质 形制

印文:知唐桑艾之室
边款:辛为石舟宗丈先生作,道光丁未八月三日
款识:玉璇
备注:北京翰海,1997年秋拍,编号1433

邵章旧藏张穆自用印,底刻印文知唐桑艾之室,是嘉兴布衣张廷济侄子张辛所刻。从此印的边款:辛为石舟宗丈先生作,道光丁未八月三日。以及邵章于印函套上所题:海盐张受之为张石舟作印,受之印刻椒山谏草未也,伯炯志。这二段文字的描述,将印主的身份得以明确。印主张穆(1805~1849)谱名瀛暹,字蓬仙,后名穆,字诵风,又字石州、石舟、石艾,山西平定州(今平定县)人。道光十一年(1831)贡生,候选知县,因对权贵不满,谢绝举子业一意著述。点校书籍,以精审称道,各书肆争相刊刻。富于藏书,编纂有《张石洲所藏书籍总目》。而印文知唐桑艾之室,在1985年台湾出版的《八大山人论集•上册》页347,八大山人1694年作《寒山古树》一画的观跋中,张穆有如下题跋:“调三同年既得此画,道州何子毅为题其侧曰.........时道光二十七年 (1847) 太岁丁未六月廿五日平定张穆补题于宣武坊南保安寺街知唐桑艾之室”。由此可知,知唐桑艾之室当为张氏的斋号无疑。
印纽作者杨穖,字玉璇,亦作玉璿。福建漳浦人。约活动于康、雍、乾时期,以善制钮雕及人物圆雕闻名。世所公认、首屈一指的寿山石雕开山之祖。古人对杨玉璇的评价很高,清初福建按察使周亮工喜好印钮艺术,推杨为钮工第一,其《印人传》介绍张鹤千时说:“海内工此技者,惟漳海杨玉璇……玉璇年七十余矣,此技当恐终属鹤千耳。”著名文人高兆将杨喻为唐宋名家韩干、戴嵩、包鼎,其《观石录》云:“杨璿作钮者八九,韩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磅礴尽致,出色绘事。”浙江名士毛奇龄称杨为鬼工,其《后观石录》言及杨之葡萄与瓜钮时说:“独取其白色而略渗微红色者为枝叶,其叶中蠹蚀处,各带红黄色,浅深相接如老莲画叶然。且嵌缀玲珑,虽交藤接叶,而穹洞四达,真鬼工也。”描绘之精彩细致,读之如见。前后观石录论石多而谈艺少,难得二人皆对杨玉璇重墨赞扬。其所制早在清初的上流社会中,已成为一时争抢的宠爱之物,能得一件杨玉璇寿山石雕,顿觉身价不凡,身份倍增。
而此方邵章旧藏藩人驭象钮即为杨玉璇所制,其材质是旧坑上洞极佳白芙蓉石,呈色白皙的藕尖白色,是芙蓉诸色中最为上乘的,后人称之为将军洞。石质温润细腻,宛若凝脂。体量硕大无比,切裁规整。圆雕胡人驭象钮,印身与印钮比例十分协调,大象体态丰盈,象尾帖服,低首卷鼻,大耳下垂。一驭象师伏于象背之上,胡人梵相神态怡然,鼻眼须眉及衣着纹理处的细节刻琢,凝炼传神、栩栩如生。尤为精绝的是,玉璇款记匪夷所思的藏匿于锦布纹饰中,不易分辨。所署“玉璇”行书款,用笔结体遒劲流畅,绝无滞重、生涩之感。将之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杨玉璇所制印章上的署款进行仔细比对,可发现用笔结体完全吻合、如出一辙,由此可断定为杨玉璇所制真品无疑。杨氏佳制,历来都是拍场上关注的焦点。此件邵章旧藏玉璇所制张石舟自用印,有着非常清晰传承与来历。民国时期被邵氏所得后,特意为此印定制印函套,并墨书题记,钟爱有加可见一斑。由此印被完美无缺的保存下来,在1997年秋于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释出。而在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有一件龔心钊旧藏的杨玉璇刻太平喜象钮方章,即录得805万元高价成交。时隔二十余载,此方邵章旧藏杨玉璇制芙蓉石藩人驭象钮、张辛刻张穆自用印重现拍场,此印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杨穖,字玉璇,亦作玉璿。福建漳浦人。约活动于康、雍、乾时期,以善制钮雕及人物圆雕闻名。世所公认、首屈一指的寿山石雕开山之祖。
张穆(1805~1849)谱名瀛暹,字蓬仙,后名穆,字诵风,又字石州、石舟、石艾,山西平定州(今平定县)人。道光十一年(1831)贡生,候选知县,因对权贵不满,谢绝举子业一意著述。点校书籍,以精审称道,各书肆争相刊刻。富于藏书,编纂有《张石洲所藏书籍总目》。
张辛(1811~1848),字受之,浙江嘉兴布衣。廷济侄。爱金石之学,精摹泐上石,时作篆刻牙石印,古劲有韵。

编号 1850-1854为邵章(1872-1953)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