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60 恽寿平 行书临唐宋书家墨迹卷 手卷

行书临唐宋书家墨迹卷
拍品信息
LOT号 0360 作品名称 恽寿平 行书临唐宋书家墨迹卷 手卷
作者 恽寿平 尺寸 23×33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0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手卷

题签:
恽南田仿宋人墨迹卷。黄小松旧藏,熊方受题跋。
题识:
<一>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何如?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戏临苏长公书。
<二>寄岳云,安九夏。无闲缘,实萧洒。碧溪头,古松下。卧盘陀,昼复夜。八德水,清且美。荡精神,浸牙齿。乱云根,众峰里。掬与斟,随器尔。予最爱山谷书,终不能得其用笔意。此种结构极似瘗鹤铭,正山谷老人宗旨。生平得力处在是故,跌宕满畅,为诸书中第一。壬子十一月寿平临。
<三>青扆同䂓,玄珠叶契。发挥三五,声明遐裔。泛野休兵,灵台偃革。升岩藏铣,遵河奉壁。学肆徐轮,丘园散帛。禇河南哀册,米海岳真书之所自出。
<四>连山碧草没春烟,夜雨伤心叫杜鹃,梦里高楼人去久,扬花如雪渡溪船。其一
泪满青衫花下撙,不知何事欲销魂。丝管声中寻旧梦,孤灯风雨坐黄昏。夜坐三梧,闲听荆溪友人谈诸事,正雨窗奏技时也。
<五>桂雨生晓寒,繁枝绿云结。隐几如空山,残花点秋雪。小山堂晓雨,桂花尽落,戏拈四句,南田寿平临张即之。
<六>道素相承,世传儒雅,尚矣!夫其果行修洁,斯文彪蔚;鄂不照乎栘华,龙骥骧乎云路。则公山正礼,策高足于前;冲与太真,嗣家声于后,有日矣!鲁公送刘太冲叙,董宗伯称为郁屈瑰奇于二王法外,别有异趣。宋四家书派皆出鲁公,未有学此叙者。真迹明末犹存,自遭丧乱兵火之余,不知所矣。当兹大劫,真迹留传日亡日少,后来学者将如何为楷式?放笔慨然。九月白华斋秉烛对菊,临颜书因识,南田。
<七>地惟东吴偏。山水古佳丽。中有皎皎人,琼衣玉为饵。位维列仙长。学与千年对。幽操久独处。迢迢愿招类。金飔带秋威。欻逐云樯至。朝隮舆驭飙。暮返光浮袂。云盲有风驱。蟾餮有刀利。亭亭太阴宫。无乃瞻星气。兴深夷险一。理洞轩裳伪。
<八>上自宰相御史大夫两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为一行,十二卫大将军次之。三师三公令仆射少师保傅尚书左右侍郎自为一行,九乡三监对之,从古以然,未尝参错,至如节度军将,各有本班卿监之班。将军有将军位,纵是开府特进,并是勋官,用荫即有高卑,会燕合依伦叙,岂可裂冠毁冕,反易彝伦,贵者为卑所凌,尊者为贱所逼,一至于此,振古未闻。尊者为贼所偪,未明何谓,大约临争坐帖须细玩其用笔之妙,不必拘其全文也。宋四家书皆出鲁公,熟临争坐帖,便得宋人神髓。若专师宋人,风斯下矣,岂能望见唐贤门户?壬戌之秋,玉峰精舍观宋榻争坐帖,与余家所藏更胜,止可直真迹一等,因鹿鹿酬应,未能借橅,至今犹往来于怀也。癸亥九月寿平记,朝士老弟鉴之。
钤印:「寄岳云」、「寿平」、「南田草衣」、「正叔」、「恽正叔」、「白云外史」、「寿平」、「南田」、「恽正叔」
题跋:
<一>昔贤以诸登善书为瑶台婵娟,余谓南田书亦然。此册众妙毕备,尤难得也,黄易得于济宁谨题。钤印:黄九(朱文)
<二>柳塘太守出此册见示,轩乞归观。亦日,知兹书得力永,奥者深矣。古人作以纸墨笔研为四宝,唐以后墨不讲矣,盖力足乃能运墨,捥弱则运墨不开,故多用浓墨貌高古淡雅,传未百年,脱落消尽数。所谓墨色乎,正叔亦不用浓墨,而笔致朗润,得晋意。方受识。
鉴藏印:「曾在潘德隅家」
说明:「曾在潘德隅家」为潘仕成鉴藏印。潘仕成(1804-1873),字德畲、德舆,祖籍漳州,世居广州,是晚清享誉朝野的官商巨富。博古通今的古玩、字画收藏家。

画中没骨宗师 书中瑶台婵娟
明末清初是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对于大多数文人来说,他们承受着国破家亡和理想破灭的双重打击。在复明无望后,许多文人选择出世归隐,但这些文人志士也仅是隐身而不能隐心,表面上是隐居不仕、超然物外,内心却是忧国忧民。在这种矛盾的内心作用下,他们大多寄情书画诗文,以排遣心中郁结,给心灵和精神以慰藉。他们的艺术作品在「复古」的时代大前提下,又更加注意个性的表达和挥洒,一类是以八大山人、石涛等「四僧」为代表,他们抒发心性,发泄不满,在笔墨形式上大胆创新,无拘无束,以表现与世俗的脱离;一种以「四王吴恽」为代表,他们以古为尚,以古为宗,追求笔墨意蕴,既寄托对故土家园的情怀,又自我慰藉。
恽寿平和当时很多的遗民一样,隐居读书,不仕二姓,用一生的时间来沉醉于书法、绘画等艺术追求。秦祖永称赞他「工诗古文词,毗陵六逸,南田为上,书法褚、米,自成一格,时称三绝」。他的好友顾祖禹称恽寿平:「叔子既历丧乱,少壮时多与畸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叔子意气如常。故其诗中,多豪宕感激之什,至于剖析理命,研极渊微,篇中尤多精辟之语。非深山学道人,未易知其所际也。」他在书法和绘画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山水画初学元黄公望、王蒙,深得冷澹幽隽之致。又远师徐崇嗣没骨画法,以「师造化,重写生」为依据,以写生为基础,对真实的花卉观察入微,极力摹写,笔下的作品往往都能活色生香,纯是天真。他的书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突破清初书坛的影响,直追魏晋,在清代独树一帜,被称为「恽体」。为后辈画学书家拓宽了道路。
恽寿平在三十八岁前后的书法和题跋开始着意借鉴黄庭坚小行书的特征。他认为黄庭坚的书法秀研与刚健兼备,曾言:「黄山谷书〈梁公碑〉,笔力劲拔,点画妍妙,碑版书自北海以后,无与比肩者。」笪重光曾藏黄庭坚〈山预帖〉,恽、笪二人交往密切,恽氏想必是寓目过真迹,并曾临习此帖,在〈临黄庭坚山预帖〉的题跋中称「黄涪翁帖有奔绝绝尘之妙。」此〈仿宋人墨迹卷〉中,临黄庭坚一帧,结字右肩抬高,中宫收紧,字与字之间牵丝连贯飘逸,生动流畅,笔意和笔法得黄庭坚神髓,而他还在此帧后的跋中自谦道「终不能得其用笔意」。台北故宫所藏恽寿平〈摹古图册〉,绘制于1668年,其中临董北苑和洪谷子两开的对题,体势用笔,都有明显的黄庭坚笔意。
恽氏对颜书的评价颇高,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卷十三收录了〈恽南田山水花卉册〉一本,第十二开为〈临争坐位帖〉,并称「鲁公〈争坐帖〉为宋四家之祖」。清代有钱沣、刘墉、何绍基、翁同龢等,皆脱胎于颜书,可见颜书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争座位帖〉更是作为颜体行书代表作,对后学自然启示良多。此〈仿宋人墨迹卷〉中有两段临颜书。每个字都有极浓郁的篆籀遗意,结字呈外紧内松之势,在圆浑苍劲和古拙宽博之中不失灵动恣意,整体气脉通畅,有一泻千里之势,却又动中有静。
此恽寿平〈仿宋人墨迹卷〉,计有临苏轼〈展庆帖〉、黄庭坚〈寄岳云三言诗帖〉、褚遂良〈文皇哀册〉、张即之、颜真卿〈送刘太冲叙〉〈争坐位帖〉、米芾〈和林公岘山之作〉六家的经典之作,时间跨度大约十年,从恽寿平40岁至51岁左右。从总体来审视此〈仿宋人墨迹卷〉,我们不难发现,恽寿平的临古并不是着意于字形、章法,而是更注重笔意,这一点从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临阁帖三种〉扇面也能得出此结论。他曾说:「宋四家书皆出于〈争坐帖〉,犹元季四家画,皆师董源,而各不相似也。」 可见他虽主张师古人,但这种单一的「复古」却不是他的内心真实想法,不被先匠法度所拘而游行自在才是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强调自我的个性的挥洒,不趋时俗、回本溯源,却不是一味的复古,而是广泛的学习,上追魏晋,下至元明清各朝,不拘泥于一家一派,集众家精华于大成,入古出新。
恽寿平〈仿宋人墨迹卷〉后纸有黄易(1744-1802)、熊介兹(1762-1825)跋及题签,历经徐日簪(约1752-?)、黄易、潘仕成(1804-1873)收藏。熊介兹跋中提及的「柳塘太守出此册见示」,柳塘太守应为徐日簪。证据有二,其一,袁洁所著〈蠡庄诗话 〉载:「徐日簪,号柳塘,大榕弟。与兄先后守济南,尤工书法。」在介绍其兄徐大榕时,称「先生胞弟徐柳塘太守日簪,前后来守济南。」可知徐氏确曾官至太守。其二,故宫博物院藏有徐日簪致黄易书札一通,内容如下:
顷知九兄大人处有〈扬州画舫录〉,务恳暂借一观,迟日即当奉缴,断不有失。特此布渎,并请日安。不一。愚弟徐日簪顿首。
九兄即指黄易,〈仿宋人墨迹卷〉黄易的跋后也钤「黄九」一印,皆因黄易行九。通过该札可知徐黄二人确有交集。并且通过跋文、题签推测,该卷的递藏顺序徐日簪早于黄易。袁洁称徐日簪「尤工书法」,又曾向黄小松借阅〈扬州画舫录〉,在他身份的各种标签中,也应有书法家、收藏家的标签。关于徐日簪的生年,根据〈宫中档乾隆朝奏折〉中,乾隆52年〈奏为宣城县知县出缺拟以徐日簪调补〉一折,该年徐日簪36岁,故可知其生年约为1752年。
黄易是浙江钱塘人,兼擅篆刻,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较为系统地加以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黄易〈嵩洛访碑图册〉、〈岱麓访碑图〉两种,被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熊介兹,名方受,号梦庵,广西永康人,与张船山为同年进士,官礼部主事、山东东昌知府、兖沂曹济道。善书法,有〈梦庵诗钞〉。黄易与熊介兹的交集很多,他们有诸多共同的朋友,如张问陶、袁枚等。黄易在跋语中称「昔贤以诸登善书为瑶台婵娟,余谓南田书亦然」,可见黄易对恽寿平书法评价之高。称此〈仿宋人墨迹卷〉众妙毕备,还告诉我们,该作原是册页,后改为手卷。
该卷卷首下角钤「曾在潘德隅家」一印的主人是潘仕成,字德畲、德舆,为潘振承族孙。陈泽泓在〈潘仕成名号、生卒年及与能敬堂关系考〉一文中指出,「德隅」亦为潘仕成的字号。潘家先祖以盐商起家,仕成继承家业后继续经营盐务,以至洋务,成为广州十三行的巨商。于道光年间建「海山仙馆」,他的收藏亦以该馆命名,曾刻〈海山仙馆藏真〉十六卷、〈海山仙馆藏真续刻〉十六卷、〈海山仙馆藏真三刻〉十六卷。该丛帖的刊刻始于道光九年〈海山仙馆藏真帖〉,到有记载的同治五年刻〈海山仙馆楔叙帖〉为止,先后37年。刻帖时间之长,投入财力、物力之多,不仅是晚清广东刻帖之首,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的。容庚〈丛帖目〉卷二收录了以上提及的所有刻帖目录,其中〈海山仙馆藏真三刻〉中刊刻了两件恽寿平的作品。北京故宫所藏石涛〈陶渊明诗意册〉,亦钤此印。2018年,北京嘉德秋拍,安思远藏善本碑帖十一种以1.9亿成交,其中的群玉堂帖本〈千字文〉钤「曾在潘德隅家」、「德畬秘笈」等印,亦为潘仕成的收藏。
〈恽氏家乘〉卷二载:格书宗褚、米,出入黄山谷,情韵独绝,更极变化,或如折叉股,或如老龙蛇,或用浓墨如点漆,或写淡墨如轻烟,后人以笔墨假之,直东施之效颦耳。此〈仿宋人墨迹卷〉卷,遍临唐宋诸家,而又兼具个性风格,足见恽寿平深厚的砚臼之功。历经黄小松、徐日簪、潘仕成递藏,殊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