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412 于右任 草书「基隆道中」 镜心

草书「基隆道中」
拍品信息
LOT号 0412 作品名称 于右任 草书「基隆道中」 镜心
作者 于右任 尺寸 69×19.5cm×4 创作年代 --
估价 200,000-22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
云兴沧海雨凄凄,港口阴晴更不齐。百世流传三尺剑,万家辛苦一张犁。鸡鸣故国天将晓(谁云福州鸡鸣,基隆可听),春到穷檐路未迷。宿愿犹存觅好句,希夷大笑石桥西。国明老弟正,于右任。基隆道中。
钤印:「右任」
说明:美国私人珍藏

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迁台后,于右任、溥儒、张大千、黄君璧四位名家都辗转离开大陆,来到台湾生活,为台湾画坛灌注了新养分的同时带来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被并称为「渡海四家」。其中水墨大师黄君璧和溥儒分别于台湾师范大学担任艺术系主任及教授之职,而张大千和于右任亦于稍晚来到宝岛。

于右任书法专题
一生戎马文心,赤肝忠胆注笔端
于右任一生戎马,政事繁多,流离去台后,依然匆匆不暇。他对书法却仍钟情不二,殚思竭力。其早期工行楷,以魏碑为基础,取舍变革,并参入篆、隶、草法,开拓了险劲峭拔的书势。中年以后主攻行草,其草书朴拙而有奇趣。用笔使转,初观似觉率易生涩,细品方觉笔力千钧。他的草书很少作连绵体势,这是得力章草与怀素「千字文」之故。字与字相互顾盼,行间血脉不断,整幅作品弥漫着浑沦的元气。
1932年他在上海创立标准草书社,总结归纳草书书写规律,穷四年之功,集众人之智,〈标准草书〉于1936年7月在汉文正楷书局出版。为了推广标准草书,于右任于1941年还创办了〈草书月刊〉,第一期刊登了于右任〈标准草书序〉、刘延涛〈中国文字之演进——篆-隶-草〉、〈由历代草书作家之地位事业窥论草书之隆替〉、〈历代草书能书人名〉。此刊至1948年前后共出了六期,于右任分别发表了〈太和本急就章跋〉、〈临标准草书千字文自序〉、〈标准草书与建国〉等重要论文,引领草书创作和研究思想的潮流。在于右任的倡导下,周伯敏、李祥麟、胡公石、刘延涛、李超哉诸人追随于右任左右,形成一个打破千年帖派草书藩篱的“碑派”草书流派。
此次上拍的四件于右任书法作品,均属于其晚年成熟期的作品。一九五八年,于右任曾作〈基隆道中〉诗一首,这是他入台的第十个年头。此时监察院这个中央一级机关,远不如台湾省的下属办事机构,于右任的检察院长一职也仅是一个高帽,成为于右任的累赘。到检察院也批阅文件,也仅是例行公事。不管怎样复杂纷纭的公文,到他手里都只批是、行、商、阅、存、发中的一个字。签名用“右任”二字,共计三个字。此时的于右任寄情于诗词、书法,日读〈四朝学案〉,以遣案牍劳形之苦。在笔墨诗书面前,世间风云却如过眼烟云。这种心境从他的书法中完全可以看出。于右任此时期的书法恬淡天真,质朴自然。不求雕饰,只求平淡质拙。他写给儿子的「草字歌」:“起笔不停滞,落笔不作势,纯任知然,自迅速,自美丽,吾有志焉而不逮。”晚年的于右任喜写长卷或小册或立轴送亲友门生,内容多为名言警句,唐诗宋词,自作诗。
「后赤壁赋」一首,书于检察院专用笺纸。书法几无锋芒,用笔圆润,章法率意随性,线条含蓄绵韧,运笔如枝叶的自长生长,毫无人为之意。如果说「基隆道中」一作中,还略带仗剑拥书之豪气,那么「后赤壁赋」册,则堪称仙风道骨,不惹尘埃。
在于右任的诗文中,还能看到他虽然寄情诗书,但心怀天下的情怀。他早在三原和西安读书时就立下了报国为民之志。后来他兴学办报,追随孙中山先生肇造共和,是他用世之志的实现。于右任去台后所作「鸡鸣曲」、「基隆道中」等,引用台湾民歌“福州鸡鸣,基隆可听”以抒怀,望云树,思故乡,恋家乡,念亲友,一往情深,催人泪下。骨肉亲朋,相隔一水,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岂人情之常乎?
「江行千里·其七」 “怀家千里意,报国一生心”一句,发自肺腑,情绪深沈。心中的万千结,却只能用笔下数点墨来表达。他还曾作「满江红」词,有“看马前开遍自由花,天散香”,“待短时告庙紫金山,祈宪章”之句,曾几何时,希望化为泡影,去台后多思大陆,缅怀故人。
历代书论都强调作品不但要有精妙的笔墨技巧与形体,而且要有闪光的内在精神和灵魂,通过作品透射出艺术的独有精神魅力。于右任的书法博大宽厚,气势恢宏,令人鼓舞。自古诗书一体两面,他的诗文,饱含家国情怀,思乡之苦,深沈激昂。他将一生戎马文心,赤肝忠胆注于笔端,得正大、雄迈、磊落、浑朴之气象。此次的于右任专题,均属其晚年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之作。福田赳夫曾这样评价于右任的草书:“通过他的笔墨将自己的个性、气质、才能及修养等在读者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是“名副其实的上乘之作”,“观赏于先生的书法作品就仿佛超脱了尘世,在仙境翱翔”,“书法界还有谁能像他那样将世态的变迁,人生的冷暖融入书法作品呢?”

渡海名家书画作品专题(Lot41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