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27 张晓刚 1987年作 生生息息之爱

生生息息之爱
拍品信息
LOT号 0127 作品名称 张晓刚 1987年作 生生息息之爱
作者 张晓刚 尺寸 25×35cm 创作年代 1987年作
估价 10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151,740
材质 钢笔 纸本 形制

款识:张晓刚(右下)
来源
欧洲 私人收藏

张晓刚
张晓刚的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时代缩影,其创作轨迹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发展,不断围绕集体与个体的记忆展开,见证着近三十余年的历史变迁。相比于「政治波普」的蓄意反叛和「玩世现实主义」对时代现象的揶揄,张晓刚的作品显示出了极强的「传记性」,无论是「幽灵时期」对过往痛苦梦魇式的重现,还是「彼岸时期」自我救赎般的解脱,再至90年代以后的「大家庭时期」对于「图像叙述」的探索,张晓刚的创作几乎都在内观和回归,他强调个人感觉的抒发,但他的故事本身带有极强的时代色彩,因此他在阐释个人命运与时代特质上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绘画视野。
作为张晓刚最成熟的艺术系列,「血缘:大家庭」系列以「标准的」家庭群像或个人影像的方式,反映出带有极强「集体主义」的观念的中国社会主义思维,这个灵感来源于他在90年代初期回成都家中发现了一些老照片,这些旧照片让他沉浸于家庭的回忆并带给他极大的感动,尤其是母亲的照片,照片上那位恬美的女生与现实中苦恼的母亲非常不同,这张旧照不仅承载着时间的流逝,同时意味着艺术家生命经验上偏差,因此这张照片成为了张晓刚探讨家庭群像的视觉源头。创作于2005年的《儿子》(Lot 129) 已经是「血缘:大家庭」系列至臻成熟之作,他以灰色的背景模拟出银盐老照片的质感,采用平滑的笔触塑造出柔和的男童造型,采取经典炭笔人像素描的构图方式,使画面具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感。画面的男孩表情木然呆滞,右脸有一抹张晓刚经典的光影处理,这个被艺评家黄专定义为「一种具有增强卷面荒谬感和心里特征的独特技法」,这也为画面平添了一份充满虚幻的超现实感。这张照片中没有长辈的出镜,但作品的名字却显示出了血缘的存在,男孩身着与他年龄极其不符的「军装」,不难让人联想到「生育男嗣」、「男大从军」等千篇一律的意识形态,这正是艺术家通过朴素和叙述性的画面书写他对那个时代的记忆,也注入了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深度反省。
创作于1987年的《生生息息之爱》(Lot 127) 虽仅以简练的线条组构,但干净坚定的笔触依然完整传达出那时他他对美好希冀的神性表达,画面依然沿袭其在这一重要时期油画作品中经典的意象—绵延的山丘、原始神秘的女神、空灵梦幻的花朵和纹样、神兽和象征着到达彼岸方舟的巨大叶片…这一时期充满「超脱」意味的创作语汇无疑为艺术家个人「自传性」的创作画下一个句点,从而开始对于时代传记进行捕捉和叙述。因此承载历史情境的旧照则正式开启了他对时代记忆的探究,美国艺评家苏珊.桑塔格请论述「通过相片,每个家庭都建立本身的肖像编年史」,张晓刚通过描绘这种凝固于定格照片且不断重复的肖像,宛如对特定时代个体的纪录,从而揭示社会的变迁,且这一主题一直持续在张晓刚后续创作当中。创作始于2002年的「失忆与记忆」系列作为「血缘:大家庭」的延伸,标志他将自身从宏大历史背景中抽离开,从对集体意识的探讨转向对个体生命的表达,创作于2004年的《男孩肖像》(Lot 128) 则是带有显明这一时期特征的作品,艺术家聚焦于男孩的恬静面庞,艺术家将人物置于一个如梦似幻的空间,虽然桌子、书本与灯泡都为生活日常所见,但男孩微闭的双眼与平静的面容以及奇异的构图方式还是使观者偏离了熟悉的生活经验。艺术家摒弃之前对于呆板重复的神态与服饰进行刻画,转而以朦胧的笔触塑造一个梦幻般的人物,男孩眼角闪烁的泪滴更是将作品的想象空间拉大,构成了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性,「过去的生活图像在我的当下现实中逐渐地在淡远,但又同时在梦中更加的逼近,以至于使我常常分不清它们究竟是属于过去,还是一出正在演出的戏剧」,张晓刚以平静的笔触、细腻的情感,继续牵制着我们的想象,企图引导观者尝试解开千丝万缕的回忆。
张晓刚的绘画从其创作源头上来看就可以找到西方形而上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的痕迹,这种创作基调可以说是伴随他的每一个阶段,这也恰恰代表西方绘画语言对中国当代艺术思维观念的渗透,张晓刚用西方的语汇表达中国文化属性下特有的情感的过程中,成功将其转化为独属于他个人的话语体系,以独立的艺术语言和思辩意识为自己的创伤和记忆找到了出口,并在日复一日对于绘画本身的探索中一次次将这种情感升华。

这些肖像的面部看似平静如水,但在平静的外表下正涌动着情感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