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3218 清嘉庆 粉彩缠枝蕃莲纹三多天球瓶

粉彩缠枝蕃莲纹三多天球瓶
拍品信息
LOT号 3218 作品名称 清嘉庆 粉彩缠枝蕃莲纹三多天球瓶
作者 -- 尺寸 高30.5cm 创作年代 清嘉庆
估价 2,500,000-3,500,000 成交价 RMB 5,260,320
材质 形制

「大清乾隆年制」
来源
1. 伦敦苏富比,1987年12月15日,编号201
2. 香港苏富比,1988年5月18日,编号275

本品直口,长颈,球形腹,下承内挖式圈足,口沿及足底描金,凸显本品之华丽与高贵,器底及内口施松石绿釉,釉面光润如翠,外壁通体以绿地粉彩为饰,颈部饰如意祥云及缠枝番莲纹;腹部饰缠枝西番莲福寿三多纹;肩、胫部分饰黄地如意福寿纹及变形莲瓣纹。底部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矾红篆书款。通体纹饰勾描细腻,设色丰富,填彩精准而富有层次感,虽繁复华丽,但布局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可谓极尽御窑瓷绘之能事。
「蝠」与「福」谐音,蝙蝠与寿桃、缠枝莲组合有「福寿连绵」或「福寿绵长」之寓意。三多纹是清代干嘉时期十分流行的瓷器装饰图案,典出《庄子.外篇.天地》:「尧观于华封,华封人祝曰:『使圣人寿,使圣人福,使圣人多男子。』」民间则以佛手柑与福字谐音而寓意「福」,以蟠桃多寿而谐意「寿」,以石榴多子而谐意「多男子」,称为「福寿三多」或「华封三祝」,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颂祷。本品所绘三多生于番莲花朵之中,故而又有「连生三多」之意味,此种描绘手法极为少见,为本品一大特色。对于吉祥瑞意的追求是历代瓷器装饰的永恒主题。清代乾隆时期,对这种瑞意的追求甚至达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可谓饰必有意,意必吉祥。如《清宫瓷器档案.奏折文稿》中载:「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内务府大臣三具奏呈,旨:……该监督年节进贡偶尔随意用洋彩,吉言新式之类,不在此限,钦此。」可见乾隆皇帝对「洋彩之花样,吉言新式」瓷器作品之喜爱。
天球瓶是明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御窑据西亚同类型金属器皿而创造的瓷器新器形,因球腹硕大,像从天而降,故而得名。天球瓶一经诞生便成为经典陈设器,被后世所追慕。清代雍干之际,御窑除了承命竭力摹制永宣青花天球瓶外,又根据宫廷审美需求,新创青花釉里红、单色釉、粉彩、斗彩等多个品种、不同尺寸的天球瓶。其中色地洋彩天球瓶是最为经典和等级最高的品种之一。
嘉庆一朝,景德镇御窑厂已无专司其事的督陶官,由地方官监管,御窑瓷器的制作处于守成的状态。其式样、图案等均承袭前朝旧制,不敢僭越,甚至在嘉庆早期御窑生产的器物仍落「太上皇」乾隆年号款识,瓷器风格和制瓷工艺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故有「干、嘉窑」之说。但嘉庆时期,清王朝的综合国力正处于下降状态,御窑厂的规模、瓷器的品种和生产数量上均已大为缩减。据内务府广储司卷烧造瓷器条所记,嘉庆四年(1799年),将每年烧造官窑款项,由一万两银改为七千余两,不久又减为五千两。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一月,又奉旨「自明年为始,九江关呈进大运瓷器,着减半烧造。」但作为烧造难度和生产成本较高的绿地洋彩缠枝西番莲福寿三多纹天球瓶,于嘉庆时期得以保存并继续生产,足见宫廷对此类「洋彩之花样,吉言新式」器物之喜爱。此外查阅公私收藏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所见的嘉庆色地洋彩器,绿地作品数量尤多,说明此种颜色颇受嘉庆皇帝喜爱。
本品遵照钦定瓷器之样式,承袭前朝审美之绪余,照「洋彩之花样,吉言新式」,结合窑工之巧思创作而成。从器型、纹饰、款识等判断,本品应属嘉庆早期之器物,其风格与制作工艺仍保持极高水平,毫不逊色于前朝同类器物。此外,相较于乾隆时期色地粉彩天球瓶而言,本品之瓶颈更为修长,至腹部略为收束,彰显球腹之浑圆,宏伟稳健中又透露着几分纤秀和灵动之感,装饰华丽,所绘「莲生三多」纹样颇为少见,寓意吉祥,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嘉庆御窑精品佳作。
洋彩是十八世纪清宫与西洋文化交流而产生的艺术珍品,它是清代宫廷对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描绘彩瓷的正式名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清宫陈设档》等文献中多称作「磁胎洋彩」或「洋彩」。而色地洋彩天球瓶新创于乾隆时期,据《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记清文件》记载,乾隆二年(1737年)十月十三日,传旨:「……冬青釉拱花大汉尊、嘉窑青穿枝莲八宝双环大尊、嘉窑青龙穿枝莲天球尊,此三样尊照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上花样烧造些。」此外,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二十五日奉旨烧制一大批摹古瓷器中亦有「宣窑放大天球瓶一件」、「宣窑放大青龙天球瓶一件」之名目。如类似本品釉色之作,《清宫瓷器档案·贡档进单》中有「乾隆四十九年,交宁寿宫翡翠地洋彩天球尊成对」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