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361 明 哥窑小胆瓶

哥窑小胆瓶
拍品信息
LOT号 6361 作品名称 明 哥窑小胆瓶
作者 -- 尺寸 直径7.7cm;高15.5cm 创作年代
估价 2,200,000-3,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备注
① Spink & Son Ltd
② 爱德华•韦尔斯旧藏,美国康涅狄格州
③ 阿瑟•姆•赛克勒 Arthur Mitchell Sackler(1913-19870)博士旧藏(传)
④ 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1929—2014)旧藏(传)
⑤ 北美重要私人收藏

哥窑胆式瓶
梁佩仪博士撰
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准确形容了哥窑的胎釉特征。传世哥窑由青至灰,釉色不一,但总带着其较粗而深色纹路,即所谓铁线,以及发展于铁线之间的、幼细而淡黄的细纹,所谓金丝。这些纹路,是由于胎釉膨胀系数差异,釉药在器物烧成后的冷却过程中,收缩速度比胎体快,而形成不规则的裂纹,直至器物胎体亦完成冷却后,裂纹之间的罅缝重新结合,可得如冰裂的纹样,又因每一器物的开片都各有不同,为藏家所珍。学者认为哥窑器中深色的纹路,是在器物出窑未完全冷却时,陶工填之以深色矿物,以强调这种每件器物独有而无法重复的特征。(Nigel Wood提到,古代常以氧化铁填色,现代则以炭粉居多;见Nigel Wood,《Chinese Glazes: Their Origins, Chemistry, and Recreation》, 伦敦:A&C Black;费城,宾夕凡尼亚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86至87。)由于哥窑多为深紫铁色胎,口沿釉质较薄时可隐约见到胎体的颜色,而修足处则更清楚可见,所以有紫口铁足之称。
这件哥窑胆式瓶可归入为上述的花觚一类的花器。瓶小口、直颈、斜肩,腹部浑圆鼓起;通体施灰青釉,釉面自右上至左下有大小开片,清楚可见金丝铁线的特征,器物底部修有矮圈足,露胎处可见胎体为紫铁色。其小巧的造型,可与两个故宫博物院所藏哥窑胆式瓶对比,如北京故宫的“哥窑灰青釉胆式瓶”(图一)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元代“哥窑青瓷胆瓶”(图二)等(参见石守谦、葛婉章主编,《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页137,图IV-30)。 而与年份确切的、自上海青浦县任氏墓群出土的哥窑胆式瓶亦相近。(王光尧将其下限定为1351年;参见王光尧, “从考古新材料看章氏与哥窑”,《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第5期总115期,页64,图一。)这类小胆瓶,可用于书斋插花点缀,自宋代起已成为文人雅玩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就如南宋吴自牧(活跃于1276年)于《梦粱录》所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所谓四般闲事,既不宜外行人插手,早已被文人视为突显高尚品味的“四艺”。而高濂(出生于1527)在《燕闲清赏笺》中“瓶花三说:瓶花之宜”一项,详细讲到:“若书斋插花,瓶宜短小,以官哥胆瓶、纸槌瓶、鹅颈瓶、花觚⋯⋯”等在内的多种合适花器,又指出“小瓶插花,折宜瘦巧,不宜繁杂”等要点,反映明末文人对插花之讲究,以及可见包括这个哥窑胆式瓶在文人书斋中的角色。
有关其出处,此胆式瓶曾是收藏家赛克勒博士及名古董商安思远所藏。阿瑟•姆•赛克勒 Arthur Mitchell Sackler(1913-1987),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是一名科学家、收藏家。收藏有中国青铜器、玉器、瓷器、家具、佛像、竹木雕刻品等。至于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1929—2014)是美国古董商、收藏家。他是西方艺术界最权威的亚洲艺术古董商之一,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

明代(1368-1644)吕震(1365-1426)在《宣德鼎彝谱》中将哥窑与汝窑、官窑、钧窑和定窑等并列,而民国又有许之衡(1877-1935)《饮流斋说瓷》哥窑列为宋代(960-1279)五大名窑之一,因而令哥窑长期被视为在宋代烧制。翻查宋代古籍,未见提及哥窑;然而在元代(1271-1368)文献却有“哥哥洞窑”或“哥哥窑”的用语,或即指哥窑。如孔齐(约1310-1365年后)在 《静斋至正直记》中提到:“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其中乙未冬即1355年,孔齐在元代末年的杭州见到哥哥洞窑的香炉,因其器形和釉色都太接近南宋(1127-1279)官窑,与友人讨论时都互相提示,需小心分辨。
哥窑本身以其紫口铁足、通体开片,与官窑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官窑釉色天青,而传世哥窑则多偏向青中带灰、带黄等。若元末哥窑如孔齐所形容,烧出青色开片釉面,将会很难与官窑区别。 从杭州老虎洞最新的考古成果看来,南宋官窑与哥窑看来不但胎釉相近,更可能有着窑址相同、地层年代不同的关系。如王光尧早已在2002年整理杭州老虎洞窑址三个考古学层分出南宋(第三层)、元代前期(第二层)及元代后期(第一层),尤其元代后期,釉色或青灰或灰中泛黄,与传世哥窑器物相近。(见王光尧,“杭州老虎洞瓷窑遗址对研究官、哥窑的启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第5期总第103期,页8至15。)而曹昭(活跃于1380年代)的《格古要论》,比《静斋至正直记》只迟二十多年成书,亦已将哥窑分成新旧:“旧哥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到了明初,像孔齐所见般以色青出品的旧哥窑似乎亦越见难得,取而代之是元末烧制、产量较多、釉色与旧哥有别的新哥窑,与考古成果吻合。在明初人的眼中,新哥窑与官窑釉色差距渐大,笔者估计,这有可能的是从还原气氛改至较中性至弱氧化气氛,釉色由青转乳白泛黄,而胎体亦可能未及官窑细致,因而视之为“不好”。
但自宣德(1426-1435)朝以来,不但哥窑已被与官窑区别清楚,并列之为宋代名窑,亦因哥窑已停烧多时,成为皇家仿制对像。如皇甫录(1470-1540)在《皇明纪略》中已记录到宣德帝在太子时已要求并成功仿制哥窑器的事迹。由明至清代(1644-1912),多位皇帝下令仿制哥窑甚至对之点评、歌颂,显示审美观至明清时期又一转向。而谷泰(约活跃于1620年代)《博物要览》则提到:“哥窑如葱管脚鼎炉,在海内仅存一二,乳炉、花觚,曾计十数,彝炉或以百计,四品为鉴至宝,无怪价之。”至明末,哥窑因为传世数量极为稀少而价值不菲,其中以葱管脚鼎炉、乳炉、花觚及彝炉等四大类型,为藏家追捧。
梁佩仪博士现为香港大学艺术学系美术史讲师、硕士论文导师,教授中国书画、物质文化及陶瓷史等课程。她在香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研究范围包括中国早期墓葬艺术、宋元书画及东亚陶瓷等。

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