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6303 明 仲尼式琴

仲尼式琴
拍品信息
LOT号 6303 作品名称 明 仲尼式琴
作者 -- 尺寸 琴长123cm;隐间长114.8cm;肩宽19cm;尾宽13.5cm 创作年代
估价 1,0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款识:
「松雪斋」
腹款:
1. 「光化二年」
2.「升」
备注:
1. 陈琴趣旧藏,1947-1984年
2.陈长林旧藏,1984-2007年
3.北京荣宝,2007秋,lot813

仲尼式。螺钿为徽,月下抚琴时隐隐生辉,如蕴星光。形制规整,线条爽朗挺拔比例关系得当。肩起二徽半,腰至八徽和十一徽间,上承南宋风格,又肩耸而不狭。龙池凤沼为长方形。龙池刻双钩「光化二年」款,凤沼刻「升」字款。琴底板刻「松雪斋」款。经CT探看,历史蕴积的漆层掩盖下,琴轸下方刻篆书六字,揣读为「澂虚簃第五琴」。「簃」,楼阁边相连小屋名也。「澂虚簃」主人自然是精通琴器原理甚至擅于演奏的文人雅士。历史记载总有残缺,明代以「澂」为号的琴界人物自然很少。 虞山琴派创建人严天池(1547-1625),名瀓,字道澈,号天池。主持编写了《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虞山琴派由此名扬海内。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此派崇尚「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其特点可概括为清、微、澹、远四字,琴曲风格为「清微淡远,博大和平」,历来为琴史所推崇。所谓「澂虚簃」的主人,会不会是严澂此公?姑且言之,以质大雅。
琴器髹饰工艺历来尚素,琴体髹黑漆。工艺如同其形制一样,灰漆工艺法度森严,鹿角霜灰胎均匀的覆盖在胎体之上,稜角线条挺拔、硬朗,灰漆质地坚实,漆色精润剔透。琴体表面发流水断,断纹平整无剑锋,抚弹无碍。
此琴为闵派琴家陈长林家传藏琴。陈长林,1932年7月生,曾用名陈长龄、陈长令,福建福州人,古琴理论家、演奏家,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系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1946年随父亲陈琴趣和表姨吴子美两位闽派琴家学习古琴。1951年加入今虞琴社,1956年加入北京古琴研究会,又向吴景略、张子谦、查阜西等名家学习,在闽派基础上兼习各家之长。已发掘(打谱)有《胡笳十八拍》等60首琴曲,发表有20篇琴学文章。曾应邀出席1990年第13届亚洲艺术节「古琴名家汇香江」音乐会,1996年参加台北传统艺术季古琴音乐会,并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在美国(1999年)、中国香港(2002、2003年)举办古琴音乐会及讲座。1962年陈长林即有唱片问世,1996年雨果公司出版有陈长林古琴专辑《闽江琴韵》。[摘自:《中国音乐家辞典》P51(人民出版社,2006年)
据陈长林回忆,此琴是其父闽派琴家陈琴趣于1947年卖掉多年收藏的许多珍贵古钱币筹款在福州买到,以供抚弄。陈氏宝藏此琴经60年。于演奏家而言,音色是对一张琴相对最为重要的要求。此琴一至七弦;散、泛、按三种音色;上下三淮,皆和谐统一、刚柔合度、阴阳清朗、匀整通达。其【散音】纯正质朴、沉静文雅、声声匀整。【泛音】鲜活有致、气韵生动,如泉水潺潺、松风远沸。【按音】韵致细腻传神、起伏自然,如白云悠悠、空山寂寂。考究此琴具体琴坛旧事,可详阅篇后陈老回忆。

松雪佳音—谈一张唐末古琴
此琴是我父亲—闽派琴家陈琴趣于1947年卖掉多年收藏的许多珍贵古钱币筹款在福州买到。1984年父亲将此琴传赠给我,父亲和我珍藏此琴已60年了。
此琴为仲尼式古琴,长123厘米。龙池内刻有隶书「光化二年」、凤沼内刻有隶书「升」字,琴的底面刻有长方形篆书图章「松雪斋」,底面上端镶有一块「玉堂富贵」白玉牌,已被涂盖。
光化二年是唐末的公元899年。从「光化二年」及「升」刻字的尺寸来看,应是先刻字再合上琴的面板和底板。从刻字的字迹来看,其风格为典型唐隶风格,遒劲自然。观其风化程度非常古旧,应为光化本年所刻。此琴有流水兼蛇腹等断纹,细密自然,环绕琴身,无后世开盖修复痕迹。综上可知其年代悠久,当为唐末所制古琴。
本琴刻有「松雪斋」篆书图章,与赵孟俯印谱核对几乎完全一致,很大可能是元初名家赵孟俯曾收藏过本琴。
据明代万历蒋一葵著《尧山堂外纪》第70卷记赵孟頫「有古琴二,一曰大雅,一曰松雪,因以大雅名堂而号松雪焉。」
此琴未显琴名有些蹊跷。我父亲刚买到此琴时,其底面上端有一小方形空浅槽,估计原先镶有一块玉,不知何时被挖(盗)。后来父亲非常碰巧地在一旧货店买到尺寸和那方形浅槽相同的一块玉片补上。因这块玉片刻有「玉堂富贵」,觉得这四字不雅,又不是原琴名字,后来乃用墨漆加灰涂盖此玉。如此良琴所配之物当很贵重,是否刻有琴名或印章,现无法得知。1937年《今虞琴刊》的《古琴征访录》中未有大雅、松雪二琴记载,至今也未有音讯,也许本琴就是其中之一?
本琴音色细润柔和,泛、按、散三音俱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上海「今虞琴社」雅集时,我父亲等人都用此琴演奏过,当时琴社副社长、著名古琴家、收藏家吴振平先生就有「此琴在《长风》之上」的评价,其它琴家也很赞同。(《长风》是「今虞琴社」社长著名古琴家吴景略先生收藏的著名好琴)。
1987年1月国家科委在国务院礼堂举办「科技之春—首都科技工作者春节联欢会」,大会组织者安排由台湾回大陆定居的画家孙瑛先生一边作画,我一边弹琴,我乃用这张琴弹了《流水》一曲。1993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会议还举办了音乐会,第一个节目由我用这张琴演奏琴曲《大胡笳》。我演奏之后移到会场后边,虽然其它节目还在进行,有好几位听众就到我处来欣赏这张「唐琴」并大加称赞。可见这张古琴既有历史文物价值又可作为幽雅弹奏之用。
本人学琴已逾六十载,对此琴颇为珍重。现年事已高,拟借荣宝斋之力访有缘之士,为此佳器寻一传承之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