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37 李可染 1984年作 秋风吹下红雨来 立轴

秋风吹下红雨来
拍品信息
LOT号 2537 作品名称 李可染 1984年作 秋风吹下红雨来 立轴
作者 李可染 尺寸 68×45cm 创作年代 1984年作
估价 1,6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中国画》第三期封二,北京出版社,1984年。
【题识】石涛诗云:秋风吹下红雨,吾喜此诗神韵故屡屡写之。时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二月,可染于师牛堂。
【印文】可染、放在精微、狮子搏象、肖形印
李可染画牛是「别有寄托」:「李可染是个性情中人,诙谐幽默,葆有童心,这是一个艺术家必有的天真。但李可染主攻山水画之后,我们看到他追求的都是崇高严肃的东西,他性格中的天真需要有一个适当的渠道来表达发泄。牧童和牛就成了很好的对象和载体。雄伟的山水是他对精神的不断升华,牧童与牛是他对灵魂的不断净化。」「牧童与牛这一题材是在李可染人到中年后很重要的感情寄托,中年思子、得子,心境与年轻时有相当的不同,一腔柔柔的父爱化为笔下的牧童与牛。牛是自况,俯首孺子,终生劳瘁,纯良温驯,稳步向前,皮毛角骨,无不有用——这就是父亲的形象,牧童是儿辈,其直接的生活原型就是李小可,童年的李小可,性格与形象活脱脱就是李可染笔下的顽皮牧童,李可染的牧童与牛感动了中国与世界深层原因即在于此。」
「利用《牧牛图》不断试验一些新奇的章法和笔墨。他在牧牛图中的笔墨是最大胆、最豪放、最无所顾忌的,章法结构也最新奇。因为画牧牛图的时候,他的心情最放松、最无负担,所以他往往能画得随心所欲。因此,李可染的一些笔精墨妙之作,常常出现在牧牛图系列之中。」(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员王鲁湘)
80年代的的牧牛图成功实现了从早年疏淡的简体结构开始向浓重的繁体结构过渡,即「画中草书」已向沉稳的「画中正楷」转变。《秋风吹下红雨来》可以说是中期牧牛图成熟的新图式、新画法的代表作。其审美形式、笔墨运用,可以归纳为三个特点:其一,沉着、苍厚、丰润的羊毫濡墨大笔触,寓微而放,大片墨块,极富程序性地配合写牛。其二,「涩」而「韧」的疏朗焦墨线条写牧童、牛角,墨线与墨块对比,众美溢之。其三,顺逆交错的线,紧锣密鼓般的点子,写茂林浓荫,潇潇落叶,浑然一片,构成衬托牧童和牛的彩华锦帐。至1984甲子年,也就是本幅创作之年,无论从意境的拓展,从笔墨的老辣,或是从构成法则的独到运用来说,全似陈窖老酒,味道之浓郁醇香,令人欲醉。
是幅神韵之美,还在于充分运用了书法艺术「内紧外松」的构成法则,画面整体呈现「内聚」的形态。运笔的力度,墨韵的法门,也强调着线形的内倾。「情」与「力」,通过树枝的延伸走向,落叶的疏密体积,牧童的形态、神态,以及牛的翘望转侧,呈现向中心「结」内旋的曲线运动。款识画跋的意匠经营、印章的排列,全为建构「外方内圆」、「方圆之间」的书体式间架。「似奇反正」、「不等边三角形」法则,全为强化构成的内聚性。线条走向亦然,有时如龙飞凤舞,有时如激光闪电,有时似流水蜿蜒,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运动和心理意向。笔墨的狂放、老辣、飞动,为早期和中期牧牛图所未逮,牧童、牛的造型之洗炼达于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