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702 清乾隆 矾红彩宝相花藏草瓶 (一对)

矾红彩宝相花藏草瓶
拍品信息
LOT号 5702 作品名称 清乾隆 矾红彩宝相花藏草瓶 (一对)
作者 -- 尺寸 高22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无底价 成交价 RMB 3,335,000
材质 形制
出版:
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编:《弘历的世界》,下册,编号155,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

备注:
1.英国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拍卖,2012年06月05日,编号6057,成交价:RMB 3,335,000

展览:
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北京,2021年04月23日-05月10日

本品造型秀美,装饰简洁大方,此瓶通体以矾红装饰,全器纹饰共分八层,虚实呼应巧妙,瓶口饰以回纹和梅花纹,颈部隐起绘变形莲瓣纹,增强了纹饰的立体效果。肩部绘如意纹与莲瓣纹,腹部饰以折枝莲纹,其下又绘蕉叶纹。圈足较大,以变形莲瓣纹为饰。底内无款,这与《乾隆记事档》载: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具不要款。”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具留下,其甘露瓶着唐英再烧造几件”的记载相符。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
以上记载可鉴,乾隆皇帝对此式藏草瓶至为钟情,前后多次专门谕旨唐英烧造,并且强调不要写款,正好承袭永乐成化以来的惯例,符合法器不铭帝皇年号款以示敬重之意。其矾红一色妍美而不俗,于洁白如霜的釉质映衬之下更见丽质非凡,闪现出唐窑与众不同的御瓷品格。时至今日,成对保存,完美一如初出,殊为可贵。

满清皇家崇奉藏传佛教,康雍乾三帝尤为笃信,至乾隆时期藏传佛教的影响达到顶峰极致,乾隆帝更是从个人行为和国家行为两方面去实践着他的崇佛信念,其自命为“佛心天子”,一生六度朝礼五台山,前后历时数十载完成汉文、满文大藏经的雕印工作,是为乾隆朝崇佛的空前绝后之壮举。乾隆时期宫中遍设佛殿,紫禁城中先后修建了中正殿,雨花阁、宝相楼、吉云楼、梵华楼、佛日楼等三十多处藏传佛教殿堂,连皇家御苑中也梵刹林立。与祖父二人不同之处,乾隆皇帝加强了清宫艺术与密宗之交融,使得清宫艺术品增添了浓厚的藏传佛教之色彩,于瓷器一项之体现就是各式瓷质佛像与法器的烧制,并作为供奉和赏赐之用,其工艺精湛,令人叹止,数量众多,极一时之盛,开一代未有之奇,铸就独特的清宫佛教瓷器文化。此式乾隆矾红彩宝相花藏草瓶即为当中重要代表之一,乃仿自当时铜鎏金同类器,为乾隆朝首创,仅见干嘉两朝烧造,是弘历精诚礼佛之见证。
藏草瓶,亦称“甘露瓶”,是流行于西藏地区的重要瓶式之一,为藏传佛教陈设专用法器,用于盛水或插草,是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其前身即为净瓶,净瓶伴随佛教的传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其功能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丰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为僧尼受戒时使用。密宗教徒在受戒时戒师要用净瓶对其进行灌顶,显宗亦为之相同,唐代禅宗大师百丈怀海为禅宗所立的轨仪中规定:“戒师用净瓶灌顶,以指滴水于顶上。”后传入藏地之后于宋元之际演变为密宗特色器皿。有明一代御瓷之中,净瓶最早出现为永乐时期,1982年12月珠山中路永乐地层出土永乐仿龙泉青釉净瓶,高27厘米,为目前仅知的一例(参见《景德镇出土陶瓷》图版201)。成化时期继之,造型承袭永乐者又略有变化,青花缠枝莲纹装饰,皆为无款。依照史书记载,永乐与成化二帝皆崇信密宗,与西藏番僧关系密切,故有此类法器之烧造,存世实物仅见二例,其中之一为本公司2011年秋拍“大明·格古专场”的第4925号拍品。
入清以后,仅见雍正、乾隆官窑烧制过红彩和斗彩品种。该瓶外壁以矾红彩绘纹样。由上至下依次为回纹、朵梅纹、覆莲纹、仰莲纹、如意纹、变形覆莲纹、折枝莲纹、蕉叶纹、双重复莲纹。其釉汁匀净莹润,矾红鲜丽柔和,上下映衬,光彩夺目。底足无款,这与《乾隆记事档》载:乾隆十一年“二月奉旨烧造红花甘露瓶,具不要款。”同年“五月初一日,唐英将按旨照样烧造得:红花白地甘露瓶四件……奉旨具留下,其甘露瓶着唐英再烧造几件”的记载相符。乾隆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大臣海望来说:太监张玉传旨:着传谕唐英将甘露瓶陆续再做些来。”该瓶秀美的造型、精细的绘工、协调的色彩与精美的纹饰浑然一体。且成对出现,尤为珍罕。
本品化裁于前代同类而独具特色,作为佛心天子——弘历的一份献礼而载入瓷史,除了供自身修持佛法之外,还作为高级御礼赏赐西藏、青海等地宗教领袖,是当时清皇室与密宗上层思想感情交流的见证,寄托双方的共同信仰。同时,在乾隆皇帝机暇清赏之际,本品还与赵宋官窑、宣蓝、宣红等旷世名宝同置一案,为弘历鉴古赏珍平添一份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