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418 清康熙 釉里红仿古锯齿团花纹摇铃尊

釉里红仿古锯齿团花纹摇铃尊
拍品信息
LOT号 5418 作品名称 清康熙 釉里红仿古锯齿团花纹摇铃尊
作者 -- 尺寸 高22.3cm 创作年代 清康熙
估价 4,600,000-6,600,000 成交价 RMB 5,290,000
材质 形制

“大清康熙年制”款
备注:
·重要私人收藏

本品小口微撇,颈部细长,丰肩敛腹,腹部造型酷似梅瓶,底部略外展,平底浅圈足,整体线条极优美,修长而具平衡感。本品为康熙时期景德镇官窑的创新样式,与北宋时期定窑烧造的佛教供奉之器——净瓶形似,又与蒙藏地区的白塔颇为相似,反映出皇帝对于藏传佛教之虔诚信仰,为康熙朝独有,见有青花、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三彩等三个品种,素为瓷中贵胄。底以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因其外形颇似藏传佛教的佛塔,光緖十四年二月二十日立《总管连英传运取陈设档》中录:“光緖十四年,上要如意洲分下金山观陈设档一本内:……六百二十二:红花白地瓷塔式瓶一件……。”及宣统二年五月初六日立《春字瓷器陈设账二册》中所载:“……九百五十九号:白地紫花瓷塔式瓶一件;……九百六十二号:青花白地瓷塔式瓶一件……”,或为本品此类器之清宫陈设、贮藏记录。
此器腹部造型及纹饰取材商周青铜器 ,《宣和博古图》中刊录一件“周山纹錞”,与之极为相似,应为其蓝本原型。錞,为古代一种铜制的军乐器,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常做虎钮,可悬挂,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拍品撷取“錞”之式样作为腹部,釉里红描绘的漩涡状团花纹及胫部绘饰一周青花釉里红锯齿状纹样亦与“周山纹錞”上的纹饰如出一辙。其上设长颈,令整体造型形似摇铃,又近似佛塔。全器跨出材质本身的限制性,以瓷釉仿铜器而烧造,鉴古而求新,可谓匠心独具,堪称绝品。
康熙皇帝是一个自主意识极强的君王,不但在朝堂上要除鳌拜,实行真正的亲政,在后廷同时也显现其强烈的君主个性。所以在康熙十九年(1680),内务府广储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廷禧至景德镇后,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入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陶作为开始,康熙帝就把御窑厂的官瓷生产由官府监管变为自己可以直接掌控的内务府控制,并开始了由内府自行研发新品的活动。
在此期间,刑部主事刘源为御窑瓷器设计了大量的瓷样。即《清史稿》所谓“时江西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瓷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及成,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现藏于辽宁博物馆《晋王羲之书曹娥碑》一卷,拖尾有书:“康熙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刑部主事臣刘源,内阁撰文中书臣高士奇奉敕审定真迹。”十分明了的表示出刘源在康熙十六年,虽供职刑部,但以其能书善画的本领受到皇上器重,赏鉴书画的能力可以达到鉴定古代“珍品”的水平,亦从侧面印证了刘源的艺术造诣水平着实不低。
本品或与康熙朝名品柳叶瓶、莱菔尊等御用瓷器同为刘源设计。他与臧应选共同发展了康熙御窑瓷器,开创了与明代不同的风格,缔造了康熙官瓷的多样化与当朝特色。
通检海内外公私典藏,青花釉里红摇铃尊可见藏于数处重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参考上海博物馆藏品,载录于《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2003年,页63。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品,录于《天津艺术博物馆藏瓷》,香港,1993年,编号130。日本大坂造船厂藏品,原属龙泉堂旧藏,录于《精华拾遗·中国古陶磁》,1986年,页92,图164。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B60P2290。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品,编号170,120,167,一起展出的还有一只同类型青花摇铃尊,可对比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