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18 李可染 1978年作 春雨江南 立轴

春雨江南
拍品信息
LOT号 2518 作品名称 李可染 1978年作 春雨江南 立轴
作者 李可染 尺寸 69×46.5cm 创作年代 1978年作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5,29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名家翰墨》25期《李可染鉴定特集》第117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2月。
【题识】春雨江南。尧如同志即将南行,作此留念,即请指正。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可染于北京。
【印文】可染、河山如画
【说明】
1.该作品即将出版于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共同编辑的《李可染全集》。
2.上款人金尧如 (1923-2004) 笔名管见子。浙江绍兴人。香港《文汇报》总编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长期任香港《文汇报》编辑,撰述过不少政论文章及诗作。
3.2004年北京秋季拍卖会lot1716。

我出去画山水,用两句话作为座右铭: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勉励自己一面要继承传统,一面要有胆量,敢于突破,敢于创造。「魂」即有意境:如三峡气势雄伟,振人心魄;太湖烟波浩渺,开阔胸襟;桃花含艳欲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这里都包含着画家的思想感情在内。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绝对画不出好的山水画来。我有时讲笑话说,「一些青年学生画画要招魂」,原因就是在于缺乏意境,对着一片风景,不加思索,坐下就画,结果画的只是比例、透视、明暗、色彩,是用技法画画,不是用思想感情画画。这样,可能画得准,但是画不好,画出来是死的,没有灵魂。当然,技法是非要不可的,但艺术上的规律,技法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不是目的。只有当画家充分掌握艺术规律,表现方法和技法完全听命于思想感情,能灵活运用,丝毫不觉得约束,「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即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活不起来、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李可染《漫谈山水画》

《春雨江南》是李可染山水画的重要题材,贯穿其艺术生涯近三十载。画家之所以对此画题如此钟爱,一方面因为他青年时代就读干上海、杭州,江南风景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1988年的作品题「余十六岁起即在江南学习,先后有六年之久,中岁又多次往江南写生。吾爱江南,江南之美时萦梦寐,江南春雨更是我常画题材,惓惓情深,不能自已。」更重要原因是这一母题可以凸显李可染改革中国画的艺术追求,如「吾以淋漓墨汁泼湿《春雨江南图》,尚能抒写己意,以未步前贤后尘为快」、「杏花春雨江南,此绝妙词,不知出自何代高手。吾童年至今每每为之神驰不已,故吾亦屡屡写之,意想经营,思以不寻前人也」。
李可染对中国画的改造分为「意境」和「意匠」两个层面,意境是立意、是源泉,正所谓「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胆是革新的胆,魂是情感的魂。对干《春雨江南》来说,物象源干对江南写生的归纳与提炼,如本幅将源于无锡梅园的梅花放置干白墙玄瓦与水田之间,是大胆的再创作;情感归宿则是画家对江南水乡的深切眷恋,真情实感是作品的灵魂。「意匠」则被解释为「表现意境的加工手段」;即技法层面,如拍品中积墨的使用、色泽的对比、光咸的营造、构图的安排等等,无不彰显出李可染精心的设计与纯熟的笔墨。具体来说,《春雨江南》取满密的构图,以黑调子为主,青山、灰白墙、红梅,数种对比性极强的景物,被画家组织入同一画面,毫无违和之感。几处水面的反光串联起来,从左下入,经村舍向上,再往右上的层层水田而出,这既是淫流的走势更是将观者的目光引向深远的动线,营造出以小见大的效果与江山无尽的观咸。玄色屋瓦与蓊郁青山的相互呼应明艳厚重的红梅如茵般环绕在群山与屋舍之间,成为亮眼夺目的中心,是全作的画眼。画家对积墨技法的熟练堂握,不同浓淡、不同颜色的笔墨层层递加,一丝不苟,笔力沈雄,以明度很高的洋红和透明淡墨的单纯组合,加上对宣纸奇特性能的熟练驾驭,便幻化出春雨江南的空翠湿润。虽然快笔运墨,但笔笔有力,笔笔肯定,淡墨被挤入纸中,丰沛的水份随之在笔触周边形成水纹,毫不犹豫地笔笔跟上,便造成了这种类似像片底版的效果。笔触丰富多彩,极富造型感,何处为山石,何处为草木,不假设计,全由笔势随机应变,形成墨韵苍茫、气格雄浑、光华照人的视觉体验。
本幅未署年款,依据题识书法与画面风格,应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所作。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李可染的山水作品开始由写生向写意转化,从具象向抽象转化,自形质向神韵转化,这些转化都可以在本幅觅得踪迹,《春雨江南》带有画家强烈的主观精神,是李可染反复「苦吟」、不懈锤炼、惨淡经营所得,是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理念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