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822 傅抱石 1945年作 秋声赋 镜心

秋声赋
拍品信息
LOT号 2822 作品名称 傅抱石 1945年作 秋声赋 镜心
作者 傅抱石 尺寸 133.4×33.3cm 创作年代 1945年作
估价 4,000,000-6,000,000 成交价 RMB 11,500,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名家翰墨 19》(文字著录),翰墨轩有限公司,1992年。
【题识】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乙酉六月八日小雨乍凉,读欧阳文忠公此赋,率而写此,新喻傅抱石重庆西郊记。
【印文】傅、抱石之印、乙酉、代山川而言也
【说明】香港佳士得1991年3月,LOT250。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近现代书画部工作人员。
我认为一幅画应该像一首诗,一阙歌,或一篇美的散文。因此,写一幅画就应该像作一首诗、尝一阙歌,或做一篇散文。
——傅抱石

自宋玉《九辩》开篇之浩然长叹,遂开千古文人言秋感怀之风;后世亦多有佳篇,唯宋欧阳修《秋声赋》立意高远,词句铿锵,最有神采。此赋作于宋仁宗嘉佑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沈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傅抱石创制绘画中有一类为「构写前人的诗,将诗的意境,移入画面」。1945年所作《秋声赋》便是属于此类型。时值六月八日雨夜,傅抱石居于金刚坡家中,读《秋声赋》,诗文意境与现实景致共鸣互通,遂即兴下笔。山峦之下,林木掩映其间,高士坐于屋舍之中,一童仆立于旁。秋雨淅沥,林木纷披错杂,水气弥漫,朦胧苍茫之境。此幅画中,画家更多是精心于画境的营造,正如画家所言,「诗与画原则上不过是表达形式的不同,除了某程度的局限以外,其中是息息相通的。截取某诗的一联或一句做题目而后构想,在画家是摸着了倚傍,好似译外国文的书一样,多少可以刺激并管理自己一切容易涉入的习惯。同时,使若干名诗形象化,也是非常有兴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