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石齐作品专题:墨与色的交响

发布时间:2019-05-13 新闻

画得不顺手时,就用音乐来排遣我的愁闷。

我喜欢听悲切高昂的乐曲,也喜欢田园小曲,

乃至周璇、邓丽君唱的情意绵绵的歌曲。

——石齐


微信图片_20190521111313.jpg


观石齐的作品,第一眼注意的是色彩。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设色,石齐的作品运用饱满的色调去营造画面氛围,但这些色彩却并非肆意泛滥,而是有其章法,这说明了他在作画之时会根据主题的需要和自身想要传达的情感去进行有节制、有限度的规划。再仔细观之,会注意到隐藏在色彩缝隙中的线条,这是他作品的筋骨。正如他提到过“画得不顺手时,就用音乐来排遣我的愁闷。我喜欢听悲切高昂的乐曲,也喜欢田园小曲,乃至周璇、邓丽君唱的情意绵绵的歌曲。”“比如线的多种,随着音乐而行,随着情绪而行,随着黑白对比而行。”如果把他作品中的线条比作交响乐的曲谱,那么这抑扬顿挫,时而明显高亢,时而隐蔽潜行,时而酣畅淋漓的线条难道不是他情感最直接的宣泄吗?他在作品中试图把写实、写意和幻觉的东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给人可知的和不可知的效果,这就决定了其艺术风格中蕴藏的浪漫的幻想和神秘的氛围。


微信图片_20190521111344.jpg

石齐 孔雀之乡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90年作

说明:1. 附合影照片及创作时视频

2. 2019年3月5日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

142× 289 cm.约36.9平尺


本专题所涵盖的五件石齐的作品,涉及花鸟、人物两大类别,水墨、油画两种媒介兼而有之。其中的《孔雀之乡图》为其1990年所作,当时,他应邀以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的身份赴泰国考察并举办联展,根据释文所述,此作于7月份在北京画院起稿,但并未完成,而是同月到曼谷后方才画毕。对比以往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在石齐在以孔雀为题材的作品中,偏爱白孔雀和绿孔雀的搭配,这样的做法可以增加画面的对比度和层次感,此幅也不例外。白孔雀的形象占据了大部分前景,如果仔细观看,便可以发现背景中也有隐约闪现的白孔雀形象。绿孔雀则是穿插于中间区域,其色彩缤纷的尾羽中和了白色羽毛的素净,如绚丽的繁花般增加了整张作品的可看性,使其具备了交响乐的节奏性,也“画龙点睛般”突出了石齐的个人风格。


微信图片_20190521111353.jpg

石齐 芳菲

镜心  布面油画

2017年作

说明:1. 附证书

2. 2019年4月25日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

80× 60 cm.约4.3平尺


油画作品《芳菲》为石齐于2017年所作,作品以红、黄等亮色为主色调,在他眼中,红、蓝、黄、绿、黑色深源于中国的建筑、服饰及工艺品。此幅作品相较于他的水墨少了一丝神秘,增添了一份热情,这中间的差别是很值得玩味的。对此,石齐的想法是“油画画到泪汪汪之余,心愿道:给人慰籍就好,给人慰籍就好。”不知观者在了解到他的创作初衷之后是否会感到一丝忍俊不禁。


微信图片_20190521111357.jpg

石齐 吕布戏貂蝉

镜心  设色纸本

2015年作

说明:1. 附证书

2. 2019年4月25日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

70× 50 cm. 约3.2平尺


在他作于2015年的《吕布戏貂蝉》中,可以看出画家此时对于笔墨的运用已经表现得非常成熟,如果用他的“三象理论”来解释,那么,这件作品 “具象”地描绘了人物的面部;色彩的运用和角色之间的互动具有“印象”的意味;画面下方重叠的类似户牖的符号则可归在“抽象”的范畴内。可见,他追求的“三象合一”的艺术境界已然成为了现实。


微信图片_20190521111406.jpg

石齐 舞

镜心  设色纸本

2015年作

说明:2019年4月25日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

68× 68 cm.约4.2平尺


微信图片_20190521111409.jpg

石齐 醉花阴

镜心  设色纸本

说明:2019年4月25日经画家本人鉴定为真迹

82× 73.5 cm.约5.4平尺


石齐曾说过:“凡是好的艺术都有玩的成分。”这句话可以被当作是欣赏他作品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他性格的一个契机。在他的自述中,曾提到出生之时家庭生活的窘迫,也有浩劫中对艺术的冲击,但他却能以这样一句轻松自娱甚至富有童趣的话来叙述,可见画画于他是一个从情绪上的宣泄到思想上的解放最终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希望借由本专题的作品,观者能感受到他作品中传达出的玩味以及蓬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