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保利春拍重磅推介】食金石力,养草木心——昌古硕今吴昌硕

发布时间:2018-06-04 新闻

   


 吴昌硕将诗书画印融会贯通,在我国近代绘画史中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堪称近代文人画巨匠。虽然吴昌硕并不是“金石入画”的画风的开创者,在吴昌硕之前的画坛上便有此风,吴熙载、赵之谦、虚谷、蒲华等大家首先开创了金石入画的先风,引领着后世学者,但是吴昌硕有其独特之处,他重在于诗、书、画、印四者皆深透其意,集四者之精髓,以金石篆刻为先导,以书造骨,以诗凝聚精神意境,皆渗入画中,不仅使金石入画有了新的风骨气貌与时代特征,更是承前启后借古开今,其影响之巨大跨越世纪,使此风盛行于整个二十世纪。吴昌硕因为诗、书、画、印四者皆达到一定水平并高度结合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金石入画风格。

    lot1789《富贵花开》、Lot1790《多寿》构图自然随性之中又有疏密穿插,气韵流畅又显得畅快淋漓。Lot1788《思古后图》字画匹配,在挥洒自如中见老缶匠心独运之精妙,是晚年山水画作中之逸品。


1789
吴昌硕 富贵花开
立轴  设色纸本  1917年作
款识:高居香国号花王,绿叶扶持压众芳。纵得嘉名难副实,不如鞠有御袍黄。嫣红姹紫佐临池,惭愧人称老画师。富贵原从涂抹出,旁观莫笑费燕支。丁巳莫春之初,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四。
印文:吴俊之印、吴昌硕、雄甲辰
152×82 cm.
RMB: 8,500,000-12,000,000

    牡丹题材在吴昌硕的艺术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人士大夫绘画多喜欢绘制梅兰竹菊,表达他们高洁的情操,而牡丹的象征寓意则是富贵,是与世俗接壤的。海派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假清高,追求雅俗共赏的笔墨趣味,故海派在题材方面,能够广纳并置,兼收并蓄,不畏世俗之见。但吴昌硕所画的牡丹,又与别人画的牡丹不同,在满足大多数受众的欣赏需求之外,也具有文人画的特点。在吴昌硕表现牡丹的作品中,有两个对立的因素构成:一个因素是兰梅竹菊,它们代表雅;另一个因素是华丽娇艳的牡丹,它代表俗,其实也不能够说是俗, 只不过“富贵逼人”而已,故在清高自赏者眼中,就被贬谪了而已。这就使吴昌硕的作品有了一个重要的特点,即雅俗共赏,这也使中国传统的文人画走出清高孤高的文人艺术挟制,开始为普通大众所欣赏和接受。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洛阳和曹州的牡丹向来享有盛名,实际上杭州和上海的牡丹亦是国色天香,吴昌硕多年往来于江浙沪之间,自然耳濡目染。画中数株牡丹绽放盛开,花朵艳丽,红黄蓝白相间,光彩夺目,在枝壮叶茂的映衬下显得风姿绰约。此幅牡丹以单纯朴厚的笔法,大写意出花卉,复色运用酣畅自如,丰富的灰色层次使画面张力得以增强,苍茫浑厚之气蓬勃而出。牡丹向来代表富贵,此帧《富贵花开》气势磅礴,色彩祯祥,国色天香,宛然成为富贵长寿的象征。




“ 

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说:“他(吴昌硕)大刀阔斧地用大红大绿而能得到古人用色的複杂变化,可说是大写意花卉最善于用色的能手。”





    吴昌硕的写意花卉,一是重气尚势,以浑厚豪放为宗,二是“直从书法演画法”(吴诗句),以书入画,以印入画,以金石气入画,如写如拓,高古凝重。比之于白阳,更显得磅礴;比之于徐渭,更厚重苍茫;比之于八大山人,显得烂漫;比之于李复堂,更沉雄;比之于赵之谦, 更老辣。吴昌硕不仅高阳了文人写意尚气的大气,“不似之似聊象形”(吴诗句)的观念,他的价值在于他用绘画实践,印证了这一理论,拓宽了审美将于,有独特的美感创造。

——梅墨生



1790
吴昌硕 多寿
立轴  设色纸本   1915年作
题识:三千年结实之桃。乙卯九秋,安吉吴昌硕。
印文:吴俊之印、吴昌硕、雄甲辰
著录:《吴昌硕书画展》,第35页, 槙社文会,1994年
153×83 cm.
RMB: 2,600,000-3,600,000

    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桃果有“仙桃”、“寿桃”之美称。“三千年结实之桃”的典故,源自神话西王母瑶池所植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的传说。桃树花美、果仙,寓意福寿安康,是大吉祥物,故桃实向来是画家热衷的绘画题材。


    中国花鸟画是三大画科中成熟最晚的,对于草木果实的描绘亦是最难的, 只有在画家的笔墨语言和画意画境极度提高和提纯之后,才能独立成画科。这一画科发展至近代吴昌硕、齐白石之后,有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营位置对于吴昌硕来说是最有心得的,方寸之间却壮阔如天地,咫尺寸幅亦能挥洒自如。此幅《多寿》为缶翁七十二岁高龄之时所作,此时的吴昌硕心胸豁达,作花卉似解禅意,绘桃实如育儿孙,画境乃心境,无非解其心性也,故而驰笔纵横,挥洒自如。大写意的色墨将一树仙果张扬得格外有生命力,空白处便以书法补上,这又是他的骄傲,诗书画印俱全,不怕疏漏,用笔是如此的潇洒倜傥。极具金石味道的书法题文,以其铁划银钩般的行书题于画幅左方,为此画的疏密布局衬托的恰到好处,落落大方。


左:此作为原装原裱
右:文物公司标签

    此幅笔墨劲爽老辣,设色浓艳沉着,吴昌硕敢于用色,反俗为雅,乃大师手段。更为突出的是这幅作品在构图上的疏密呼应,桃树主干从巨石左侧呈斜势擎天而上,上幅密枝繁叶,下幅一枝垂实,与主干构成三角的视觉接口,密与疏的交织让人一目了然,所谓硕果压枝,鸿寿满树,世人见之,当爱之极矣!



1788
吴昌硕  思古后图
镜心  水墨纸本  1918年作
题识:
1.菭销锈剔玉玲珑,牛斗光芒万丈中。赋就三都铃纸尾,扬雄敢说是雕虫。兰台清閟合传家,字老横秋钮辟邪。棋罢酒阑人散后,伴君风格玉无瑕。子羲老兄出示家藏班孟坚玉印,属绘思古后图,媵以二绝句即蕲两正。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五,戊午良月。印文:吴俊之印、吴昌石
2.思古后图,以意为之,不知有万一相当之处否?还乞子羲四兄教我,老缶时客沪上。印文:俊、缶
引首:思古后图,老缶篆端。印文:吴俊之印、吴昌石
题跋:思古后图,以意为之,不知有万一相当之处不?还乞子羲四兄教我,老缶时客沪上。印文:俊、缶
题签:吴缶庐师真迹, 个簃。
38×146.5 cm.
RMB: 2,000,000-2,600,000


    吴昌硕好友子羲得班孟坚玉印故请他作图记之。班孟坚即班固(32-92),汉扶风安陵人,续父班彪所著《汉书》,他兼精字学,工篆。子羲得此上古旧物,自宝爱甚,招邀友侪观赏,宴罢,尚深宵独自把玩,正如昌硕诗曰:“棋罢酒阑人散後,伴君风格玉无瑕。”昌硕少作山水,横幅、手卷更属稀有。《思古後图》属横幅,但他写来却类手卷,自题端如引首,复绘图,署款,再补诗句似卷尾题跋,一气呵成,贯通整篇无断续。篆书居首,字大如拳,结体扎实,力道遒劲;行书殿後,字小而笔意连绵,错落有致;图间其中,写意为之,运笔简约,用墨恬淡,通篇率性而行,故意境幽远,别具自然天趣。全幅看来首尾相应,具起伏顿挫的节奏感,整体布局疏密相间,字画匹配,在挥洒自如中见老缶匠心独运之精妙,是晚年山水画作中之逸品。



1791
吴昌硕    竹报平安
立轴  水墨纸本  1925年作
题识:山头雪霁云巑岏,剑门插天衰阳残。碧烟随风吹欲堕,却是抱岩秋竹竿。乙丑岁十一月朔呵冻并录剑门看竹句。吴昌硕年八十有一。
印文:俊卿之印、仓硕、学心听
鉴藏印: 伨子骆驼批判继承
说明:原藏家戈壁舟(1915-1986),诗人。原名廖信泉,又名廖耐难,成都人。历任《群众文艺》编辑、西北文联创作室主任西安作家协会秘书长等职。一生创作大量诗歌,在学习民歌和古典诗词创作新诗方作出了成绩,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
138×73 cm.
RMB: 800,000-1,800,000

    “山头雪霁云巑岏,剑门插天斜阳残;碧烟随风吹欲堕,却是抱岩秋竹竿。”这首题画诗深受吴昌硕喜爱,他在画竹时曾反复题写,诗中不直接写竹,而是从寒冬时节的剑门写起,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北,两旁断崖峭壁,直插云霄,在群峰万木之中,云烟被强风吹散,可见数竿秋竹探出,长势蓬勃,在风雪中傲然独立。画家写此诗,并以诗中意境画竹,应有自况之意。此画作于1925年,82岁吴昌硕在这一年封笔,此作是其生命最后几年的作品之一,从中可见其虽已至桑榆晚景,但是笔力依然浑厚,画风也更为朴素拙朴,抒发出强烈的内心情绪,这或者与其晚年的心境有关。画中以大写意法写墨竹几枝,布局简单却颇有气势,不落常规,几丛竹子穿插交错,用笔恣肆而沈穆,竹竿细瘦挺拔,意态清攫,竹叶繁复纷披,次第而生,画中密处愈密,叶不透风,疏处又信笔自如,笔墨酣畅淋漓,突出风势。吴昌硕画竹不受固有竹谱的限制,而是博采众长,以金石之法入画,在元明以来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另一幅构图相似的《风竹图》中,其题曰:“拟傅啸生而反似板桥,取法乎中竞得乎上。”可知吴昌硕探索了风中之竹的画法,他取法于清代画家傅啸生,却与郑板桥接近,于是他融合众法,自成一家。此画中可见一斑,风中之竹姿态萧索绰约,意蕴清冷,尽管未设置环境,却从其态势联想起剑门之景,笔意雄健古拙,右侧行书落笔恣肆,行气茂密,富有拙厚的金石之意,与风竹相映成趣。

    金石气可谓贯穿吴昌硕所有艺术作品,乃吴昌硕艺术之精魂。吴昌硕之篆刻,善以钝刀硬入,以求金石古拙苍劲雄浑之气。书法善石鼓,遒劲凝练,用笔豪肆。绘画更是以篆籀入画,以金石入画,气势庞然。Lot1787打破了《石鼓文》原本平稳规整的结构,而把左右结构的字体转为左低右高,上紧下松,使篇幅更有高低错落之感。又转方硬为圆韧,笔笔皆有气劲流动。用笔更苍茫凝练,中有浓郁的金石古拙之气。可谓是全出己意,以一种艺术家的审美,完全摈弃了《石鼓》自己的刻工与形态, 只取它精神意气,由心而发全凭自己功力与气势,不拘泥外在而只取其金石气韵。



1787
吴昌硕  石鼓文“万岁”
立轴  水墨绫本  1915年作
题识:万岁。乙卯十一月, 松本先生属,吴昌硕。
印文:俊卿之印、仓硕
诗堂:吴昌硕先生以篆刻为其艺术筑基,充满金石之趣。其篆书早年师事杨沂孙,后专工石鼓,成自家面目。此帧以石鼓文大书万岁二字,古朴雄强,令人振奋。戈父萧平识。印文:萧平、金石癖
说明:日本回流,萧平题跋诗堂。


127×40 cm.
RMB: 450,000-600,000

    据吴昌硕年谱记载,1886年9月吴昌硕得好友潘瘦羊所赠《石鼓精拓》,如获至宝,终日临习,自此与石鼓文结下不解之缘,吴昌硕篆书得力于石鼓文,一生临仿不知凡几。本幅“万岁”二字线条笔意流转、天趣飞动,线条虽圆实,但无草率油滑之意,都是扎实的篆书线条,有残破感,具金石气;结构上由原来的平正之姿形成高低不平之势,字字飞动,呼之欲出;空间分割打破均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用笔老辣苍迈,万毫齐力,充满霸悍之气;用墨上有干湿润燥之分。



墨斋藏画

藏家简介
曹仲英,原名秋,1929年生。祖讳清,父文明,字子贤。直奉战乱避难中原,二战时西迁,胜利后北还,建国前迁往台湾。在台攻法律。暇时,常与友人探讨艺术,时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对中国书画颇感向往、投入。1963年赴美,继续从事律师工作,同时不忘学习、研究、收藏、鉴赏中国书画;且以与友人、爱好者分享,共同研究、探探讨中国艺术,保存中国艺术精髓,弘扬、传播中华文化为乐事与己任。寒来暑往,六十余载,不曾间断,并陆续将平日硏究点滴及所搜材料付梓印刷。已出版有《四任》(1977年出版)、《清中期绘画》(1987年出版)及《虚谷与齐白石》(1993年出版)三部专著。




1831
吴昌硕   四君子图三屏
立轴  设色纸本  1918年作
款识:
1.鞠傲九秋,兰香一春。石不能言亦可人。有竹先生属画,戊午秋,吴昌硕年七十五。
2.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有竹先生属写于海上长驻随缘室。安吉吴昌硕年七十有五。
3.百尺气未驯,一竿青籊籊。何时化蛟龙,青天飞霹雳。有竹先生正泼墨。戊午中秋,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有五。
印文:吴俊之印、吴仓石
展览:“老缶吴昌硕——花枝铸苦铁 山水映苍石”,良友华艺所,2011年。
著录:
1.《老缶吴昌硕——花枝苦铁铸 山水映苍石》,版图14,美国展览会,2011年。
2.Modern Ink:The Art of Wu Changshi,pp.96,The Mozhai Foundation and University of Hawai' i Press,2014.
说明:上款有竹斋夫(1838-1930),日本明治至大正时期著名历史学家,书画金石收藏颇丰。时与吴昌硕、齐白石、吴湖帆等交往甚多。此作品为其后人珍藏。
147×40 cm.×3
RMB: 2,000,000-3,000,000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近现代书画部工作人员。

    本图为傅统四君子题材。中国画中梅兰竹菊惯以四屏表现,而此作画家将其置于三屏,极为少见。原因或归于受画人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与书画金石收藏家有竹斋夫(1838-1930)先生与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交往甚多。日本颇尚有传统佛教特色之三联屏样式,故本三屏四君子极可能为有竹先生所要求。

    第一屏绘兰、菊。兰花自左下而出,兰叶以篆书笔法写出婉转动势,倾向右后方之大石。菊花自大石后向上倾探,面向左前,精神奕奕。作者使兰、石、菊三者仿如老友,联系紧密,相互顾盼。第二屏梅花作豪迈雄健之风,纵横穿插,繁而不乱。前方老幹光秃枯乾,后面新幹枝繁花茂。第三屏墨竹迎风飒爽,上扬之气势颇得题跋中蛟龙飞天之意。透过浓墨竹叶与层层细枝一顽石隐于深处,画面极富空间。此三屏每幅皆有题诗,诗画相合,独立成幅。然总观之,作者又巧妙将其合为一整体构图。中间墨梅与其右侧长题作中心骨架,顶天立地。两旁竹菊兰有向中间圆转之势画纸为方,三屏画面组合近圆。方圆搭配使构图稳中寓动,气息内含又流动其间。


1836-1
吴昌硕  东篱秋色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题识:莫道东篱秋意淡,青茄肥满菜根香。师白阳用笔并设色为之。甲子秋八月,安吉吴昌硕年八十一。
印文:吴昌石、吴俊之印
著录:
1.《近现代中国绘画集萃—曹氏默斋藏·一》,中华美术基金会,第152-15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年。   
2.《老缶吴昌硕——花枝苦铁铸 山水映苍石》,版图16,美国展览会,2011年。  
3.Modern Ink:The Art of Wu Changshi,pp.106,The Mozhai Foundation and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4


120×40 cm.
RMB: 600,000-900,000
注:此件作品的交接地点为中国香港,具体信息请联系北京保利拍卖近现代书画部工作人员。

    吴昌硕此幅《东篱秋色图》乃画家晚年八十一岁时作品。当时吴昌硕在中国和日本皆享有颇高声誉,其艺术成就亦被西泠印社和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正式认可并推认其为社长会长,直至去世。吴昌硕身体欠佳,1917年丧妻,又有好友相继去世,其晚年生活有家人、学生、支持者的陪伴还算安定(只是其次子比他早逝于1927年)。此幅秋收花卉蔬菜图正乃画家一生中此一平静时期的创作。
 
    吴昌硕此幅画得洒脱明快,不为透视感束缚。画面中间提篮内盛两种菊花。曙红色花画家以没骨法,通过勾拖擢挑的运笔方法写出花办钩转卷曲之状。白花以干笔勾勒出花瓣,产生飞白效果。类似多种笔法交替使用亦可在其另一幅题为《牡丹图》上看出来。此图下方画有一组蔬菜,包括白菜、长江豆和茄子,用色温润淡雅,用笔淋漓酣畅。为表现出白菜鲜嫩,用湿墨揉叶,再分别以中锋侧锋条干净利落地勾画出菜梗和根须。
 
    吴昌硕对秋实之喜跃然纸上,在题款中亦作明确表白,赞颂成熟蔬果之美味。题款中“东篱”源于陶渊明(365-427)之“采菊东篱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使观者立即联想大诗人隐居赏菊的典故。吴昌硕题款中提到此幅乃出自“白阳笔意”。明代画家白阳山人陈淳(1483-1544)与同时名家徐渭(1521-1593)均以写意花卉蔬果著称。吴昌硕乃继承其意,以金石入画,构图奇特,敷色大胆而自创面目。此作提到陈淳乃对自己曾得益于该派画风之肯定,而并非对某人作品一味模仿。吴昌硕晚年作品中造型浑朴
生动,用笔遒劲老辣特点在此作中显而易见。


(陆于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