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96 明 「朱三松」刻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

「朱三松」刻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
拍品信息
LOT号 1096 作品名称 明 「朱三松」刻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
作者 -- 尺寸 高15.5cm;直径11cm 创作年代
估价 3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
材质 形制

「三松」楷书款
笔筒以横云烟岚交织新月梧桐为背景,玲珑湖石矗立,又有曲栏饶台,以剔地深刻手法雕二乔拜月,二乔着霓裳珠玉,膜礼拜月,其仪态万方,婉约秀美。雕法精细,错落有致,场景丰富,颇有画意。笔筒泛红褐色,包浆厚重。山石枝叶间阴文雕刻隶书「三松」款,结字方正有力。
朱稚征,号三松,为小松仲子,是明代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朱鹤之孙。虽然朱鹤(号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锺,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陆扶照《南村随笔》中曾这样评论朱鹤,其「雕刻刀不苟下,兴致始为之,继者其子小松缨,至其孙三松稚征而技臻绝妙」,故有「小松出名而掩松邻,三松出名而小松」之说。
明代中叶以前,尚没有以刻竹闻名者,自正德、嘉靖以降,始有三朱、李、濮诸人。三朱者,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祖孙三辈。朱鹤开创了竹刻「嘉定派」。清赵昕撰《竹笔尊赋》谓「疁城以竹刻名……镂法原本朱三松氏。朱去今未百年,争相摹拟,资给衣馔,遂与物产并著」,事实正是如此。
笔筒为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中最迟者,乃为雅舍、书斋案几之陈设器具,为搁置毛笔专用。竹雕器作为笔筒之大宗,以其材质虚心劲节之性颇合文人雅趣,常用以表现文人隐逸之情怀。其时,竹刻名家辈出,竹雕笔筒亦为世人推崇,可为繁盛一时。此件笔筒堪称朱三松的代表之作,从目前已知出版物中选择一二,可为参考。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其一:构图风格,以浮雕、镂雕之法雕琢古松穿岩而出,蟠曲如龙,松下置文房雅器,岩石处形成自然留白。其二:作品中人物神态的刻划、服饰及手指的运刀风格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