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37 清乾隆 胭脂地粉彩缠枝莲纹佛塔

胭脂地粉彩缠枝莲纹佛塔
拍品信息
LOT号 0937 作品名称 清乾隆 胭脂地粉彩缠枝莲纹佛塔
作者 -- 尺寸 高44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000,000-2,000,000 成交价 RMB 1,322,500
材质 形制


拍品为典型藏传佛教喇嘛塔样式。塔身以粉色为地,基座以湖绿为地,其上均粉彩绘制纹饰,笔触细腻,点染精准。塔由须弥座式塔基、覆钵式塔身和十三无相轮塔刹三大部分组成。胎骨细腻坚质,通身纹饰自上而下紧凑繁密:塔顶以矾红描金、墨彩、湖绿釉分饰火焰纹和宝珠纹;华盖上面饰粉彩花卉纹,四周以蓝彩满绘祥云纹;塔刹下丰上敛共十三级,寓意佛教十三重天;肩部绘藏传佛教特有的神兽纹和璎珞花卉纹,梵语具有「庄严与荣耀」的涵义;腹部主体纹样以缠枝宝相花装饰;须弥座面主体装饰湖绿地粉彩勾莲纹,肩部、胫部及底座的台阶处饰卷草纹、仰莲瓣纹、覆莲瓣纹、回纹、圆珠纹和花卉装饰带;贲门佛龛口沿描金并外饰蔓草纹一周;贲门和须弥座内壁罩松石绿釉。这绝无仅有的造型只出自乾隆官窑,体现了清代中央政府与西藏上层的亲密关系。这种御窑佛教法器、佛像不落年款,以示帝王对佛祖的崇敬之意,乾隆曾下旨藏草瓶等法器「俱不要款」。
乾隆朝是藏传佛教发展的高峰期,不仅建成了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庙——雍和宫,而且现今紫禁城内的佛殿及其佛像供器基本上都是当朝的产物。乾隆时期宫中遍设佛殿,紫禁城中先后修建了中正殿,雨花阁、宝相楼、吉云楼、梵华楼、佛日楼等三十多处藏传佛教殿堂,连皇家御苑中也梵刹林立。乾隆十五年前后还特建满族喇嘛寺,喇嘛全为满人,诵满文大藏经。不仅如此,宫廷佛教法事也很频繁,每天都有喇嘛在皇宫御苑中念经做佛事,每年达两千多人次,帝后们经常到皇家寺庙拈香拜佛,聆听喇嘛诵经,观看法事。
随着藏传佛教对清朝皇室的影响达到顶峰极致,佛教文物典藏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藏传佛教的佛塔有菩提塔、聚莲塔、尊圣塔、多门吉祥塔、天降塔、和结塔、神鞭塔、涅盘塔等八种类型,是为纪念佛祖一生从诞生到涅盘的八个重大事件而设置的,此佛塔仅有一层塔基,应是涅盘塔的造型。当时宫中大量瓷制藏传佛教珍宝均由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奉旨烧造,就藏式喇嘛塔而言,由于金属较为坚实,清宫中的藏式喇嘛塔以金属居多,瓷制喇嘛塔非常稀有,其造型多模仿或演变自宫廷中珍藏的上述金属材质的喇嘛塔。南京博物院典藏一件造型相同但尺寸略小的「紫红地粉彩花卉纹喇嘛塔」,可资比较。
公私收藏中此式佛塔极为有限,而品相完美者更是珍稀。拍品为美国东都已故军工企业家、金融投资家James White旧藏,是为其珍爱之物,颇为珍贵。
来源
美国东都已故军工企业家,金融投资家
JAMES WHITE 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