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80 吴冠中 1987年作 榕树与海

榕树与海
拍品信息
LOT号 0180 作品名称 吴冠中 1987年作 榕树与海
作者 吴冠中 尺寸 95.5×112.5cm 创作年代 1987年作
估价 6,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 6,053,400
材质 水墨 设色 纸本 形制
出版
《吴冠中回顾展》香港艺术中心 香港 中国 1987年(图版,第100图,无页码)
《吴冠中画展》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 旧金山 美国 1989年(图版,第34图,第105页)
《吴冠中自选画集》东方出版社 北京 中国 1992年(图版,第96页)
《名家翰墨丛刊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21 吴冠中/故城》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 中国 1997年(图版,第84页)
《吴冠中画展图录》国立历史博物馆 台北 台湾 1997年(图版,第77页)
《山艺术杂志》No. 87 杰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高雄 台湾 1997年(图版,第73页)
《中国当代艺术选集1—吴冠中》山美术馆 高雄 台湾 1997年(图版,第89页及封底)
《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 II卷》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北京
中国 2003年(图版,第140-141页)
《吴冠中全集—第六卷》湖南美术出版社 长沙 中国 2007年(图版,第124页)
《墨韵》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北京 中国 2009年(图版,第145页)
《收藏有艺事》艺术家出版社 台北 台湾 2014年(图版,第214页)
钤印:冠中写生、八十年代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展览
1989年7月10日-8月19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 旧金山 美国
1989年9月24日-11月19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伯明罕美术馆 伯明罕 美国
1990年1月21日-3月4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斯宾塞美术馆 堪萨斯 美国
1990年4月3日-5月29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赫尔伯特.强森美术馆 伊萨卡 美国
1990年9月8日-11月4日「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展」底特律美术馆 底特律 美国
1997年5月10日-7月13日「吴冠中画展」国立历史博物馆 台北 台湾
1997年7月19日-9月14日「吴冠中个展」山美术馆 高雄 台湾
2009年7月25日-9月13日「墨韵—中国当代水墨展」山艺术.北京林正艺术空间 北京 中国
2014年4月25日-5月25日「收藏有艺事」中正纪念堂 台北 台湾

吴冠中
榕树与海
「六十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偏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
—吴冠中〈说树〉
创作于1987年《榕树与海》(Lot 180) 取材于吴冠中熟悉的老树,耸立于岸边的大榕树。多角度的取景,源自于写生多年来的习惯,艺术家试图以不同切入点描绘各局部的精彩,营造一个充满写意的想象视野。从高处俯瞰巨石,提供观赏弯曲木根攀附大石的视角,而水平直视无法一眼望尽的枝干延伸观者对大树的想象。在构图方面《榕树与海》以局部近景参天大树矗立正中央,向四周伸展枝干,与垂挂的气根交织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吴冠中刻意以紧张的节奏铺成近景的空间,密实的水波纹随空间的过渡逐渐纾缓开,一方面营造辽阔的海岸线,一方面前实后虚与疏密相间的构图,增加画面强烈的层次性。无论是多重角度的取景或虚实交错的构图,体现吴冠中80年代从油画转向水墨发展后,对于线性表现娴熟的掌握能力,堪称此时期代表作。
1970年代晚期在油画创作之余,吴冠中开始专研水墨画,面对历代传承下的传统思维,他以创新的笔法与表现形式,摆脱笔墨的限制与墨守陈规的构图,以半抽象的手法萃取风景中描绘对象的本质,在陆路行走多年的积淀下,转乘水路,使其艺术生涯进入阶段性高峰时期,「80年代水墨成了我创作的主要手段,数量和质量颇有压倒油画之趋势⋯⋯四十余年的油画功力倒做了水墨画的垫脚石。」历经十多年的不断演绎,创作于1980年代末的《榕树与海》可说体现他此阶段着重情感与画面共鸣的情绪特征,如同〈风景写生回忆〉中提到:「我作风景画往往是先有形式,先发现具形象特色的对象,再考虑其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境。」《榕树与海》连续曲折的树枝与从天而降的气根线段,为艺术家受景物激发灵感所展现的张力表现,而硕大块状的巨石盘踞于画面的底部显其厚实,四散的彩点点缀其间,吴冠中拆解真实「形体」的枷锁,以点、线、面的元素重构山水风景,升华生活场景中具体形象,强调形式元素,展现线条、结构之间的纯粹,将主观情感与客观风景联系,捕捉形象表达意境,预示90年代下一个阶段的抽象风格表现。
吴冠中〈老树〉:「我爱老树,不是为了珍视它的年轮,说穿了是爱其形象苍劲之美。我跑到海南岛、鼓浪屿、西双版纳、南宁寻找大榕树,那虬曲的躯干,层层垂挂的气根,可以让写实的画家无穷无尽的探索,可以予抽象派绘画以不尽的启发。」《榕树与海》中枝干与气根交织曲线与直线之间复杂的关系,充满气势美感的草书式运笔,飞舞流转的墨线,呈现树干弯曲的姿态,以一挥而就的速度,施加错落其间从天而降的直线,吴冠中刻意局部取景强调曲线与直线相互交织后空间的秩序,《榕树与海》恰如其分运笔融合书法中笔画间的节奏与韵律,体现明代书法家赵宧光于《寒山帚谈》所言:「 直则刚,曲则柔,折则刚,转则柔。」《榕树与海》大面积扭转的线条穿行画面的主干表现曲线之媚柔,而右上半小区块强劲有力垂挂的细根掌握阳刚之气,曲与直之间的和谐分寸,如同刚与柔调节,使画面产生均衡的整体美感。正如吴冠中于〈曲〉中说:「绘画中离不开曲线和直线,但毋需曲线板和三角板,因那曲线和直线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曲与直,而彼此间有着相互渗透的微妙关系。⋯⋯书法写一横,一波三折,绘画中的直线有时仿屋漏之痕,屈曲伸延。柔中有刚,曲线绵延中隐隐受控于横直线的秩序,否则易流于油滑。大师、工匠、民间艺人,在创造美感中对把握曲直之间的分寸,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分寸确实成为美丑的分界线。」
《榕树与海》画面便充份表现了老树灵动的神韵,吴冠中从构图、形式与线条呈现东方风景的蕴含写意韵律,以简约的线条,含括海、石、树三者间充满动势曲折姿态,打造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和韵律感,将其感知淬炼为对景物的半抽象表达,在东方与境中表现西方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实现艺术家「中国画现化代」理念。
「国画也好,西画也好,学着学着,我越来越发现它们之间艺术规律的共同性。于是,我想建造一座桥,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
—吴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