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169 郑燮 1764年作 兰竹石图 镜心

兰竹石图
拍品信息
LOT号 0169 作品名称 郑燮 1764年作 兰竹石图 镜心
作者 郑燮 尺寸 184×102cm 创作年代 1764年作
估价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3,105,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世英老年兄。板桥郑燮。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历,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板桥又记。
乾隆甲申。
钤印:郑燮印、饮露餐英顾颔何伤、有数竿竹无一点尘、歌吹古扬州(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郑燮》第1454页,第54、61印;第1457页,第94印)
大幅岂能六两 名物有超所值
板桥郑燮于乾隆十八年(1753,61岁)去官归扬州卖画,与金农、李鱓、李方膺、黄慎、杭世骏、卢见曾等交往较密切。此时诸多盐商巨贾“得其一片纸,只字书,皆珍惜藏庋”,为应对“来如雪片”的书画需求,郑板桥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67岁)在拙公和尚的建议下自定《润格》: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赌欠尤为赖账。年老体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乾隆己卯,拙公和尚属书谢客。板桥郑燮。
薛永年先生定位此《润格》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书画艺术作为特殊商品来看待”,用尺幅大小换算精神劳动的价值,将以前口不言钱或隐匿不明的交换关系明朗化、具体化。“既不失主人意指,而亦不愧自家笔墨”,即满足求画者的品味和预期,也将传统的“以画自娱”观念逐渐淡化,使雅与俗和谐共融,将自娱与娱人折中统一,不仅如此,郑板桥也在其画作中做到了雅俗共赏,完成了思想与实践的统一。
大部分学者将郑板桥的书画作品按照其为官前后,将其书画作品分为三个阶段,即学画至任范县知县前(?-1741)为第一阶段;于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时期(1742-1752)为第二阶段;去官至返乡兴化(1753-1765)为第三阶段。其大部分书画作品均创作于第三阶段,此时期郑燮的绘画作品相对较多,国内博物馆藏有纪年且较为可信的画作约一百三十余件左右。
此阶段郑燮所绘浓墨竹叶多呈焦笔渴墨之态,淡墨竹叶至晚年有墨色变化,且浓淡墨色不相互溶漾,竹叶结组除常见的“个字”“人字”所组成的“飞燕”外,可见“钉头”“鼠尾”的背向和侧向小叶片搭配宽厚浓重的壮叶、老叶的构成方式。至七十余岁,所作淡墨竹叶墨色变化更为丰富,呈画面下部叶色浓而深、上部浅而淡的特征。其兰竹的笔墨风格已退去石涛“横涂竖抹”的绘画面貌,多偏向吴门画家(陈元素等)具文人趣味的内敛中正风格,进而发展出稍脱自然形态,凸显竹体本身“瘦劲孤高”的自我风格,形成“郑竹”的独有面貌。绘画创作意涵更为深化,题材兼具哲理与思辨性,尤其是画竹思想之体悟升华,更是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些感悟中,郑板桥对文同的理解似乎是一步步进阶的。荣宝斋旧藏郑板桥于1759年(67岁)所作《竹石图》题为:
文与可墨竹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梅道人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皆诗意清绝,不独以画传也。不独以画传而画更传。愚既不能诗,又不能画,亦勉题数句曰:雷停雨止斜阳出,一片新篁旋剪裁;影落碧纱窗子上,便拈毫素写将来。鄙人之言,有愧前哲。
画家追想文同、吴镇所绘墨竹皆因诗意清绝进而丰富画意而享誉后世,以谦逊自嘲的口吻“勉题数句”。
故宫博物院藏郑板桥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70岁)的《仿文同竹石图》轴上。郑燮强调了“胸无成竹”的绘画理论: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历,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
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
文同曾在传授苏轼写竹秘诀时提出“胸有成竹”的艺术思想,一直被后世传诵为写竹的不二法则,在郑燮眼中实为“意在笔先”的“定则”。“胸无成竹”并非随意涂写,而是从“有法则”发展为“无法则”的过程,做到“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达到“趣在法外”的艺术效果。同样的内容还题于浙江美术学院所藏郑板桥同年所作《竹石图》,二图布局近似,但墨竹、山石画法不为一致。
上海博物馆藏郑板桥于乾隆甲申(1764,72岁)所作《墨竹图轴》,题为:
文与可墨竹诗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梅道人云:我亦有亭深竹里,也思归去听秋声。皆诗意清绝,不独以画传也。不独以画传而画益传。余深愧古人诗画,皆无足取。然亦勉题二十八字:萧萧几片无多叶,瘦瘦根斜一两三。毕竟清和三四月,鲥鱼鲜笋让江南。
这应该是郑板桥念念不忘的谦虚,也是将文同和吴镇画竹之法作为学习的终生对象。更有意义的是,同年,作本幅《兰竹石图》,其构图方式所题内容和上述其于乾隆二十七年所作二图近似,但是此图不仅多了几丛兰花,所绘竹石也更是老辣。墨竹越发清瘦劲健,竹间结构更为清晰。所绘竹叶在浓淡墨色不相互浸溶的基础上,淡墨竹叶墨色变化丰富,呈下部深、上部浅的特征。图绘两石,一高耸峻拔,一稳重敦实,兼施折带皴与小斧劈皴,表现出坚挺峭立的石质。三根细竹,简瘦苍劲。从笔墨风格来看,与郑燮七十余岁作品中浓墨竹叶多呈焦笔渴墨之态,淡墨竹叶在一笔之中赋深浅墨色变化相符。题款中“请君茶熟睡醒时,对此浑如在岩谷”的意向及“一半青山一半竹,一半绿阴一半玉”刚之美的同时,依旧可见明中期吴门画家兰草之内敛秀逸。
晚年的郑燮,在绘画渊源上继承自宋代文同、苏轼以来的文人绘画传统,但他既不执着于古人,亦不执着于己见,学古在于其意,不在于其象。郑燮一生致力于探索墨笔兰竹的绘画创作,继承文同“胸有成竹”艺术思想的同时发展出“胸无成竹”的绘画理论;在创作立意上突破了文人画自我表现的藩篱,主张反映现实、关心民间疾苦,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