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74 郭葆昌 民国 粉彩山水瓷板

粉彩山水瓷板
拍品信息
LOT号 5074 作品名称 郭葆昌 民国 粉彩山水瓷板
作者 郭葆昌 尺寸 31×41.5cm 创作年代 民国
估价 800,000-1,200,000 成交价 RMB 1,322,500
材质 形制

款识:“石谷自构。天际敛云山尽出,江流收涨水初平。”“松如黄鹤松,山如北苑山,疏林一村屋,孰得居其间,小桥不入郭,远江却通湾,半幅江上帆,行行殊未还。”
郭葆昌(1879-1942),字世五,号觯斋主人,河北定兴人。早年在北京西华门德聚成古玩店当学徒。聪颖好学,博文强识,很快崭露头角。后得袁世凯赏识,任袁府总管、总务局长,被引为心腹。民国初年,袁世凯篡权称帝,定国号为“洪宪”,命开窑造器,即所谓“洪宪瓷”,时任庶务司长的郭葆昌被任命为陶务监督署,曾两次到景德镇督造“洪宪瓷”,成为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最后一任督窑官。
郭葆昌到了景德镇以后,延揽名匠画师,在湖北会馆制作“眘瓷”,精心烧制,极为精美,水平不输官窑器物,多是仿制雍正、乾隆时期的作品,其中,仿制的珐琅彩瓷器有100多件。有史稿为证,据《景德镇陶瓷史稿》记载:“入民国后,袁世凯于1915年窃国称帝,预备用洪宪作为他的年号。1916年曾将前御窑厂改设为陶务监督署,派郭葆昌来督烧御器,造瓷四万件,内有仿造珐琅彩瓷一百件……以雍、乾作品为标准仿造。”郭葆昌精心督制的袁世凯“官窑”器物,曾被袁政府作为高档礼品赠予中外友好人士。
郭葆昌终身精研造纸制瓷之学,造诣颇深,喜好鉴赏收藏陶瓷、书画、对陶瓷器深有研究,曾校印《项子京瓷器图谱》,撰写《觯斋书画录》、《故宫辨琴记》、《瓷乘》等。曾被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任命为古物审查委员、陶瓷馆馆长。
据耿宝昌所著《明清瓷器鉴定》P330,民国时期瓷器一文中介绍:郭葆昌(郭世五)在督理陶务后,效仿清代督窑官唐英的做法,自制了一批瓷器,为数不多,见有瓶类,均与“居仁堂制”款器类同,落款为红彩篆书“觯斋”、“觯斋主人”、“郭世五”圆框方章,或“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蓝料双圈款。
这些瓷器绘画精细,用料考究,烧制完美,为民国时期瓷器之首,弥足珍贵,值得珍藏,被收藏家们视作中国瓷业史上仅有的一朵复兴之花,吉光片羽,身价不凡。
郭葆昌存世作品极少,且郭氏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极高,其制瓷水平可以和唐英媲美,唐英款识瓷器价格早已一飞冲天,非普通藏家可以购入。
遍览历年来拍卖纪录,凡属郭葆昌款识的瓷器均成交价不菲,且有越来越高的走势,极具收藏潜力。

中国陶瓷史上最后一任督窑官——郭葆昌
粉彩“仿董源、王蒙山水”瓷板画
此幅山水瓷板画是袁世凯的督窑官郭葆昌先生致敬中国传统山水绘画风格的巅峰巨作,绘画风格参照“北宋三大家”之一的董源、“元四家”之一王蒙绘画风格,集两大家绘画之所长,完美彰显陶瓷史上最后一个督窑官的超高审美水平和督窑制作标准,世所罕见。瓷板边框雕工规整、打磨细腻,工艺属于典型的仿乾隆宫廷官作紫檀雕刻工艺,铜吊饰也属宫廷传统制作工艺。
瓷板画右上方隶书题字:“石谷自搆”,“天际敛云山尽出,江流收涨水初平。”有诗云:“松如黄鹤松,山如北苑山,疏林一村屋,孰得居其间,小桥不入郭,远江却通湾,半幅江上帆,行行殊未还。”把一幅董北苑、王蒙双剑合璧风格的山水描绘的淋漓尽致。
“石谷自搆”意为王翚自己的构图,显示作者模仿王翚之意。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等。师王鉴、王时敏,临摹宋、元名迹,吸取名家技法,治为一炉。曾受清康熙帝之命主绘《南巡图》。画成,御赐“山水清晖”匾额,声名显著。晚年的山水画,在简练中求苍茫;偶画花卉,秀隽有致。有“画圣”之誉。与同时代的画家太仓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
诗文中的第一句“松如黄鹤松”,是说此幅瓷板画的松树的绘画风格是模仿的“元四家”之一的王蒙的画松树的方法。历代画松名家当中,私以为:宋代马远的松树太瘦,个性太强;倪云林所绘松树则太过萧瑟,显然不合宫廷氛围;而王蒙画的松最好、最为自然。郭葆昌先生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松树采用王蒙画松之法。此幅作品当中,树木华滋,画中树木、山石,全用墨点簇皴而成,树木浓重厚实,有葱郁繁茂之感。
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末明初画家。元末弃官,隐居杭州黄鹤山(今浙江杭州临平),自号“黄鹤山樵”。王蒙的山水画受到赵孟頫的直接影响,后来进而师法王维、董源、巨然等人,综合出新风格。王蒙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元四家”。
诗文中的第二句“山如北苑山”,指的是此幅作品当中的山的画法是参照董源的画山的技法。纵观此幅作品,极有可能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属于典型的董源“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山石用雨点皴法,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极尽变幻莫测之奇。
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洪州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人。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南唐时期,曾任北苑副使,所以人称“董北苑”。董源作北苑副使时,长期生活在金陵地区,常年饱看江山景象,不断体察山水物象,所以描绘的大多是长江边的景色。南唐灭亡后,进入北宋,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擅于山水画,兼工人物、禽兽。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另米芾《画史》的中说:“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黄公望说:“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吴镇说:“董源画,笔法苍劲,世所罕见,因观其真迹,摹其万一。”张丑:“北苑新图师造化,深融豪迈数潇湘。堂堂后进还居上,压倒荆关称墨皇。”可见诸家对董源评价之高,前所未有。
通观此幅瓷板绘画作品,远处水面浩渺,扁舟隐现,诗文中早有描绘:“半幅江上帆,行行殊为还”。并且沙坡剔细草,远江萦绕,布景空灵。中幅结构缜密,先是山峰层丘叠壑,焦墨大披麻皴,其中有些显得高厚雄壮。之后由山峦过渡到近处,由高势过渡到低势,其间山麓溪回径折,过渡十分自然。松树掩映之间村墟烟落,茅屋当中人物隐约可见,又应了诗中另外两句“疏林一村屋,孰得居其间?”是谁在里面读书呢?繁松阴阴,疏朗挺直,且又草丛杂间,鸥渚渔汀,犬牙相错。左下角小桥横跨,溪流陌陌。“小桥不入郭,远江却通湾”,近溪和远江无论从气势上还是感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开大阖、收放自如,可见绘者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深厚理解和把握能力。该图山势重叠,缓平绵长,水汽若蒸,冈峦清润,郁郁葱葱,草木繁茂,构思精细,技法上以披麻皴、雨点皴为主,多用苔点,色彩淡雅,远景近景连成一片,予人以一望无尽之感,将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乃难得的绝世佳作,好一派典型的董氏江南水乡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