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65 董其昌 书法册

书法册
拍品信息
LOT号 0365 作品名称 董其昌 书法册
作者 董其昌 尺寸 29.3×31cm 创作年代 --
估价 50,000-55,000 成交价 RMB 391,000
材质 形制

题签:董其昌札稿。
鉴藏印:舒枫、伯乐后学者余事、吴贻咏印、癸丑会元、陈季子骥德珍赏 、陈骥德所宝名迹、良斋审定、菊磵后人。
题识:恭维阁下道隆,先觉望重承明,五百年之名世也,闻已入主上金瓯之卜而出入之间,微有差池,史舟楫霖雨之泽,淹岁月海内在仰望方殷,而阁下之退身甚勇。古人之美不足比踨矣。句曲驻车华阳在望,山中调鼎,拟陶公……
旧写本

1册 纸本

提要:此册为董其昌致友人信札稿并为抗倭名将欧阳深所作《欧阳昭毅将军东田公祠碑》稿、为周延光(孚卿)所作《通奉大夫正治尹光禄寺卿周公墓表》稿,为名将吴宁所作《行状》稿,前二者均收录于董其昌《容台集》卷十墓表类。
欧阳深(1500-1562年),号东田,东田人,晋江潘湖欧阳詹裔,少为诸生。嘉靖三十七(1558)年自太学授任泉州卫指挥佥事,总管军事文牍,尔后抚敌于泉域外,因功升指挥同知,当倭寇勾结恶神入掠,他率骑兵攻进敌营,剿抚兼施,以私财赏投诚士兵,对拒不归降则严厉剿灭。嘉靖四十年,欧阳深奉分巡道万民英之命,率兵围攻东田、英林、潘径等处对负隅顽抗的江一峰等百余人斩于市,泉地得以安宁,因功升都指挥司,同年倭寇侵兴化,窃据平海卫,终因敌众我寡,英勇殉国,世宗下旨为欧阳深立祠,谥赠昭毅将军,子孙世袭指挥佥事。深与大猷少年同学,皆为一代名将,不幸先阵亡,俞大猷深为悲痛,并为欧阳深撰铭。其子欧阳模,号八山,嘉靖三十八年(1559)联捷进士,任广西按察副使,祀乡贤祠。模之子欧阳承当崇祯三年(1630)举人。
周延光,字斗垣,蔪水人,万历进士。知金华府,政静民和,晋副使提督浙学,迁本省左布政。凡收第筦开支皆躬自阅视,主藏吏抱牍记出纳而已,宿弊一清。(《旧浙江通志 国朝赐谥忠肃》)《容台集》卷三中还收录《送周斗垣参知入贺》《送周观察斗垣二首》《金华守周斗垣为学使重临郡郡人以诗纪事为赠此诗》等多首诗词,可见董周二人交谊之厚。屈大均有《寿萧山周斗垣丈》五言律诗;毛奇龄有《题周斗垣先生采芝图》七言律诗。
吴宁,字永清,歙人。宣德中进士,除兵部主事。英宗初,奉诏徙回回迭力等,居浙江濒海州县,以宁言月给口食为例。再迁职方郎中。正统末,四方用兵军书,旁午尚书邝野甚倚之。郕王监国,于谦荐擢本部右侍郎。及谦禦敌城外,宁掌部事,命赴军中议方略。比还,城门弗启,敌骑充斥,宁立雨中指挥兵事,移时乃入。敌既退,畿民犹日数惊,相率南徙。或议仍召勤王兵。宁曰:是益之使惊也,莫若告捷四方,人心自定。因其奏行之。景泰改元,以劳瘁得疾乞归,后疾已不复出。家居三十馀年卒。宁为人方介有识鉴。谦欲择婿谋于宁,宁以千户朱骥荐。谦疑之,宁曰:公他日当得其力。谦被刑,骥果归其丧,葬之。后官都指挥使有贤名。(《明外史本传》)
旧藏者:吴贻咏(1736-1807),字惠连,号种芝,安徽桐城人,乾隆四十八年举人,五十八年癸丑科会元,由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历吏部验封司兼文选司主事。著有《种芝堂诗文集》《芸轩馆诗集》等。陈骥德,浙江海盐人,一作海宁人。字千里、良斋,室名曾鼎山房、吉云居。别署子有、菊磵后人。著有《吉云居书画录》。清末藏书家,旧藏明末忠贤书翰及书画甚多,后归潘承弼、承厚兄弟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