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36 赵之谦 1872年作 篆书《潜夫论》 立轴 (八屏)

篆书《潜夫论》
拍品信息
LOT号 0936 作品名称 赵之谦 1872年作 篆书《潜夫论》 立轴 (八屏)
作者 赵之谦 尺寸 169×39cm×8 创作年代 1872年作
估价 13,000,000-20,000,000 成交价 RMB 14,95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
1.《悲盦賸墨》第七册,第11图,西泠印社,1923年。
2.《赵之谦法书集粹》,第86至89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3. 阮荣春编《赵之谦书画集》下,第700至70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4.《赵之谦书画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5.齐渊编《赵之谦书画编年图目》上,第178至1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题识:昔圣王之治天下,咸建诸侯,以临其民,国有常君,君有定臣。上下相安,政如一家。秦兼天下,罢侯置县,于是君臣始有不亲之衅矣。我文景患其如此,故令长视事,至十余年,居位或长子孙。永久则相习,上下无所窜情。加以心安意专,安官乐职,图虑久长,而无苟且之政。潜夫论。欢伯尊兄大人属篆。壬申八月,弟赵之谦。
钤印:会稽赵之谦印信长寿
说明:上款人孙熹,字欢伯,江苏吴县人。监生。历署宁海、黄岩、鄞县县令。他是赵之谦的好友,得到赵之谦持赠的书画印章甚多,是其艺术知音。

赵之谦篆书《潜夫论》八屏,宣纸本,书宗邓石如,融魏碑笔意,笔势浑厚,结体严整,张弛有度,沉劲俊美兼备,极具视觉感染力。款云“欢伯尊兄大人属篆,壬申(1872年)八月,弟赵之谦”,为我们了解《潜夫论》提供了一点线索。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年)初,赵之谦以国史馆誊录议叙知县,分发江西。五月,自北京返回浙江,十月,离浙赴任江西。居浙的几个月时间里,赵之谦会晤故旧,酬赠墨宝,仅在八月,就至少两次为“欢伯”挥毫创作:
一,篆书《潜夫论》八屏:宣纸本,红线界格,题款“欢伯尊兄大人属篆,壬申八月,弟赵之谦”,钤印“会稽赵之谦印信长寿”,《悲庵賸墨》影印,即本件拍品;
二,篆书四屏:宣纸本,有界格,题款“壬申八月,欢伯尊兄大人属篆,弟赵之谦”,钤印“㧑叔”“会稽赵之谦印信长寿”,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影印,辽2-438。
值得注意的是,《潜夫论》八屏与辽藏四屏书写于同一个月,无论篆书正文、行书款题皆呈现出一致的风貌。两组条屏使用了同一方“会稽赵之谦印信长寿”白文印章。甚至界格亦极相似。既印证书写时间接近,更说明赵之谦与上款人“欢伯”交情非同一般。
上款人孙熹,字欢伯,自署宋井斋,江苏吴县人,监生,历署宁海、黄岩、鄞县县令。在黄岩任内,建书院,设义塾,发展教育,政绩颇丰。孙憙工诗文,嗜书画,有《宋井斋集》。赵之谦与孙熹往来密切,除在黄岩的公务以外,更为孙氏“作书作画极多”,曾为篆“九梅书屋”匾额。赵之谦两次南归,书画应酬应接不暇,馈赠孙氏最多,书画印各类、诸体皆备,篆书有如前述两组条屏,行书有龚自珍诗四屏,楷书有《齐民要术》八屏,印章如“孙熹私印”“孙欢伯氏”“有万熹斋”等。二人往来信札留存亦多,其中不乏言之有物的长篇信函,内容涉及书画创作、诗集题签、文集跋序、墓碑文书、人事推荐等等。
由此可见,赵之谦与孙熹既是公事上的友朋,更是艺术上的知音,故而赵氏为其所作自是个中佳构,绝非草率应酬之品。
《潜夫论》八屏收入丁辅之等人编印的《悲庵賸墨》。《悲庵賸墨》编纂于1923年,距离赵之谦去世很近,所选作品皆出自第一手收藏者,或出自上款人及后人,来源清晰可靠。编选者丁辅之、吴石潜等人皆西泠印社创办者,是书法篆刻大家,金石书画收藏鸿富,一时罕有其匹。对他们而言,赵之谦是他们尊崇的前辈和大师,编纂《悲庵賸墨》出于对赵氏艺术的热爱和推广,故而鉴别极严,甄选极精,绝无俗品,使得此书成为研究赵之谦最权威的出版物,展现了赵氏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准。
《潜夫论》其文,是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政治著作,凡十卷三十六篇。其内容多为讨论治国安民的政论文章,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历史、思想、文化诸多领域。《潜夫论》对东汉后期社会状况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思考,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