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11 林风眠 火烧赤壁 镜心

火烧赤壁
拍品信息
LOT号 2511 作品名称 林风眠 火烧赤壁 镜心
作者 林风眠 尺寸 67×70cm 创作年代 --
估价 2,800,000-3,800,000 成交价 RMB 3,105,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林风眠。
【印文】林风眠
【说明】据原藏家所述本作为1980年代末得自于林风眠本人。

戏曲人物是林风眠中后期绘画的主要题材之一,在创作初期,单纯、简洁、明快是林风眠人物画的主要特征,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所占比重更大;20世纪50年代他定居上海,开始借以中国戏剧来探索中西结合的艺术实践。进入中期以后,戏曲人物画明显受到立体主义的意味,中西结合的表达从题材、已经上升到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的多重融合;林风眠在香港的时期,是他一生中生活和创作最为稳定的时期,也进入了戏剧人物画创作的巅峰时期,佳作频出。到了晚期,其戏剧人物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个人情绪的表达极致,色彩运用更大胆奔放,画面气氛愈加强烈。
《火烧赤壁》是林风眠晚年最为钟爱的题材之一。是作展示的是一部由历史演绎的著名戏剧。故事主人公曹操和黄盖的脸呈倒梯形,位于画面中央两侧,形状夸张,但通过面部特征的刻画展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曹操苍白无力的脸与黄盖鲜红艳丽的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充分暗示了曹操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家用长短墨线将整幅画分割,形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表达故事的连续性。全幅画面充满了用墨线勾勒出来的脸谱形象,借用立体主义刻画人物形象在这里重现;
全幅画面浓墨重彩,浓墨的运用恰好将画面分割成小部分,画面中人物形象由此被分割、打乱、重迭,但画面并不散乱,反而是协调而有序的。色彩深沉而温暖,人物多以深蓝色、深红色、灰橙色表现;这是林风眠深受表现主义色彩运用的明显例证,林风眠在这幅画中描绘的场景十分壮观,气氛浓厚,表现力强,反映出燃烧炽烈的情感,与「上海时期」的绘画风格相比,此时的林风眠挣脱了形体所带来任何束缚的可能性,或许反映了画家晚年创作已臻无拘无限之境地。但重点却在情绪上,他把内容变成独立的视觉语言,线、形、色的互动,透过旋动的构图,粗放的笔触,交迭的形体,强烈的色彩,犹如一曲宣泄内心激情的视觉乐章。

「我喜欢看电影和各种戏剧,不管演得好坏,只要有形象、有动作、有变化、对我总是有趣的。」林风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特别是立体主义,寻求一种造型的时空表达,将戏曲艺术的时间延续性合理地呈现在二维空间中,他还将具有覆盖性的水粉颜料运用到水墨戏曲人物画创作。
——林风眠

《火烧赤壁》也是林风眠晚年一再创作的题目。在这个故事中,画家并不在意舞台艺术的戏剧性的情节、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各种舞蹈着的形体,他反复画的是舞台没有的景象:在一片浓艳的红光里,晃动着白脸黑髯的曹操和红脸白须的老黄盖,在他们的周围,还隐现着蓝、绿、方圆、半圆、半方形的脸谱,粗重的墨线墨块与人物的形体相关,也象征着如漆的黑夜;大红、朱红、橘红的色块与色点与火光相关,也象征着激烈的战争与燃烧的情感。除了黑、红的形体与光焰,画面上没有一丝透气的空间。五十年代借用立体主义手法刻画戏曲动作的画法在这里略有重现,但原先那种寻找形式与时间表现的冷静没有了,代之以表现主义式的情感释放,和由变形脸谱传达的悲喜、震怒、恐怖种种生命情状。
─ 节录自郎绍君著〈中国名画家全集 ─ 林风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