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501 齐白石 八喜图 镜心

八喜图
拍品信息
LOT号 2501 作品名称 齐白石 八喜图 镜心
作者 齐白石 尺寸 35×34cm 创作年代 --
估价 150,000-250,000 成交价 RMB 598,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九十岁白石。
【印文】白石
【说明】
1.朱心佛旧藏。朱心佛(1890-1961),原名羲胄,别号悟园,湖北潜江张港镇人。京师大学堂国文系毕业,师从章太炎与林纾。曾与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同居京华寺,相互切磋学问,习字作画。编订林纾作品多种,著有《悟园诗存》等。
2.夏衍旧藏。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Lot2501-2503为夏衍旧藏

知己有恩
——夏衍旧藏齐白石赠朱悟园《悟说山舍图》等作读后
传统读书人的人生路径选择总不外乎仕隐二途,即孟子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按当今的流行网络语,似乎更为到位: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一度为所处时代「次」风云人物的朱悟园(1890-1961)大概就是典型代表。
朱悟园即朱心佛,字羲胄,号悟园,湖北潜江人,早年愤于时代,立志革命,其人生履历十分精彩,而角色亦应势应时而变。朱氏15岁入学武昌陆军学堂,旋入以推翻清廷为己任的秘密组织「日知会」,由是遭通缉,因弃戎执笔,且远赴北京求学;22岁复随辛亥名将季雨霖出任湖北安襄郧荆招讨使行营民政处长,次年转任湖北竹溪县知事,为该县民国首任县长;不三年,25岁的朱心佛挂冠而去,重返北京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并兼任中国大学教习;未几,北伐军兴,朱氏再赴戎机,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机要秘书;旋辞职赴教于湖北第一女中等校;此后则意气消磨,辗转就教于四川大学、武汉师范学院等处。
相识于穷途、相知于困厄的交谊似乎最令人动容。躺不平也卷不赢的朱悟园,在从革命者变身为穷学生的困境中先后结识了林纾和齐璜,为他日后的人生轨迹多少增加了一些变数。不同的是,拜入林琴南门下并得以整理《林畏庐先生年谱》,是朱悟园作为读书人的高光时刻;而与从乡间穷木匠变身职业穷画家且籍籍无名的齐白石比邻而居并惺惺相惜,则不过是忘年知己罢了。
但从草野间爬入京城艺术圈的齐白石,一贯坚执的信念是「知己有恩」,于发其于微时并大为广告的贵公子陈师曾如此,于誉其于难时且广为推赞的艺术闻人徐悲鸿如此,于知其于困厄时且甘为津梁向达官贵人如林琴南等绍介的朱悟园亦是如此;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似乎朱氏的青眼和助攻比朽道人徐校长的帮助更重要更切实得多。老齐郎对此显然颇有自知,不仅于《齐白石翁画语录》特为详记,云「白石借法源寺居之,卖画及篆刻为业。因寺壁倾倒一角,恐惧,迁于宣武门内观音寺,识朱悟园,因识林畏庵」,又于赠朱悟园之多种佳制中必一再致意,以志感念。本辑三件《九帅图》《悟说山舍图》《八喜图》即存心如此。
《九帅图》以九只蟋蟀入画,系齐朱二人观音寺隔墙而居时所制,当1921年前后,时齐白石尚未得陈师曾识,故所书尚为冬心体。本作乃香港拍卖会之《蟋蟀》的修正本,其跋语中已备述前后因缘。惟香港拍卖会本所绘为五只,本作为九只,体物虽似一致,而布局更见谙熟。按以蟋蟀为题材,前人作中不数见,大概因为传统认识中蟋蟀并不怎么具备艺术审美价值,尽管曾有赋以「保家之主」(《左传》云「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独为节爱」(《文选》注:「《蟋蟀》,《唐》诗刺俭也,言独为节爱,不念《唐》诗所刺邪。」)之美德的。本幅中,齐白石以物状人,以蟋蟀象朱悟园之个性为人赋性,并为朱悟园才不见赏而鸣不平,所谓「有善斗者而无人使,终不见其能」,即如是。
朱悟园再度北上,有心北伐,旋又请辞,其间所经何事,暂不可获知,但齐白石当年所赠《悟说山舍图》似可为发明。本作制于1925年农历正月,遵朱悟园嘱以李白《访斛斯山人诗》意绘成。按李白该诗即《下钟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所谓「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表面上是说大家一起把俗世机心都抛到脑后,醉醉醒醒乐乐;但若按唐诗或李白诗一贯的解读方式,这就是忘不了而暂时麻醉自己。朱悟园以此诗索画,齐白石焉能不懂?故他用了曲笔以表现朱悟园经李白该诗欲示人之意:买山归隐,四顾苍茫,无人可侣。—知心如此,夫复何求?
盈尺小帧《八喜图》则系大郎九十岁手笔了,画风较前丕变而圆熟,题材也更入世。改天换地,世俗得乐,彼此欢喜。
相同的故事总在上演,如齐朱知己一样,齐白石后又因缘受知于夏衍,以及艾青等文化界人士。夏衍曾以新钞换了齐白石多幅佳作,又曾入列齐白石治丧委员会。只是不知朱悟园珍藏齐白石所作,因何机缘入了夏衍之藏笥,不过总不外乎知己之恩罢了,不管哪种形式之知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