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03 清中 汪楍制 山水清音图研山

汪楍制 山水清音图研山
拍品信息
LOT号 0603 作品名称 清中 汪楍制 山水清音图研山
作者 -- 尺寸 长3cm;宽12.5cm;高连座7cm 创作年代 清中
估价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414,000
材质 形制


释文
「山水清音图。新安汪楍写。」行书刻铭并款识
「南乔」篆书印款
「中也之章」布袱朱文钤印

青田石雕成山水景,底附紫檀座。山水清音图,山峦主峰略偏一隅,上有屋舍凉亭,下有扉门石阶,山径可拾级而上。中有溪流自林间树丛湍流而下,分隔两岸,山麓左右侧各有斜坡,林木、屋舍掩映,山石峙列;山峦背面有两屋舍,溪水穿山而出,板桥横亘其上。山侧巨石有刻铭并款识︰「山水清音图。新安汪楍写」,并有「南乔」印款。「山水清音」典出晋代左思《招隐》诗句:「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丝竹为古代音乐代称,道在丝弦,是为清音,此句意指山水林泉自有其美妙天籁,可使人徜徉于山光水色,享受愉悦。笔山峰峦起伏,可用以搁笔,或承研山之意,为案头清玩,可卧以居游之。
汪楍(约1727-1787),又名汪大楍,字中也,号雪礓,新安婺源人,流寓扬州,汪舸(1703-1771)之子,与江橙里(江昉,1726-1793)同里相善,画仿倪高士,尤精金石之学。阮元(1764-1849)《淮海英灵集》:「汪楍,字中也,汪舸之子,一字雪礓,江都人。精于鉴赏字画磁玉之类。佐江鹤亭方伯幕,购马氏小玲珑山馆居之。」李斗(1749-1817)《扬州画舫录》有关于汪舸父子之记载:「汪舸,字可舟,歙县人,诗学黄涪翁,尝校定山谷集并山中白云词,著有㠣崌山人诗。子大楍,字中也,号雪礓,师事陈玉几、厉樊榭、江冷红,鉴赏古画及铜玉器得秘法。」(注释1)活跃于扬州的词人、戏曲家金兆燕(1719-1791)为汪雪礓挚友,曾在其过世后作〈汪君雪礓传〉,述其生平最详,录之于下:
雪礓汪君名大楍,字中也,本籍新安婺源,世居㠣崌山下,祖某迁扬州。父舸,以诗、字名江左。书法师黄涪翁,尤工长短句,尝校雠山谷全集并山中白云词。镌之,曰:吾一生精力在此。雪礓生而慧,好读书,少年即以风雅为性命。寓公之在扬州者,如陈玉几、厉樊榭、江冷红,皆事之。操觚不肯率尔,诗社共集,一吟一咏,必细腻推敲,与人尺牍一字不苟下。年过三十家中落,父客死汉上,雪礓与其弟阪隐,以菽水养母,不肯丐贷于人。后楚中故人以其父之丧至,殡广储门外,之闻角庵兄弟单席同卧,草中绝粒,不食者旬日。尝冬日无纩,夏日无幮,母子三人束腹相对,而吟诵声达户外也。性爱洁,嗜独,且多病。年至五十方娶。四十之外,贫不能自存,每灯下为人以百字镌方寸玉至除夜,检古墨数十笏易薪米。而鉴赏古书画及铜玉器独得秘诀,经其品题,声价重十倍。凡事工心计,多智谋。尝谓人曰:马虽骏服于皂,不能驰也,鹰虽悍系于绦,不能击也。吾尝有用世之志,今老矣,聊以吾之术昌吾家,可乎?江君鹤亭(江春,1720-1789)闻其言,异之,遂交其人,托为心腹之友,事无巨细,皆委之。五十之时有无化居(注释2),所往辄利,至六十遂拥赀作巨室,以其本身资秩,请诰命荣两世,封其母为太恭人。熊太恭人年八十,雪礓徧征辇下好友祝嘏之辞,而袁太史简斋(袁枚)自白门邮其文以为祝。黄君稼堂将赴赵州,任以其家赀,付雪礓会计,不数年倍息归之。黄君殁,其子年少,综禺策事,事皆藉指南,其待朋友以至诚,不以死生异视,大率类此。此小玲珑山馆者,马征君秋玉佩兮兄弟与陈、厉诸君作诗地也。雪礓初即往来其间,后购之,以养母。其楣楹题识不改旧观,曰:先达之遗迹,小子洒扫是幸,曷敢没诸。丁未(1787)秋日,姑苏友人钱景开(吴门书贾、萃古斋主人)至,雪礓喜甚,大治,具召客日石湖西碛,吾生平不能忘。今将作数旬尘外游,携长笛坐千人石,看中秋月,然后归采菊花,与诸君作重九也。八月三日大笑出门去,甫半月,钱君即以其病来告,又一日则曰:雪礓死矣。呜呼恸哉!
金兆燕曰,雪礓居贫守约,年将五十,小有构会,不十年而家道成,何其暴也。然充其干局,若在三国时不下周瑜黄盖,乃仅以陶朱之末技肥其家也,斯真厄矣。(注释3)
根据金兆燕对于汪楍生平之记述,可知汪楍殁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秋,其生年如以享年六十推算,应在雍正五年(1727)左右。汪楍四十岁之前,困贫流寓,多以为人篆字冶印或鬻墨为生。将近五十岁时,始得扬州淮盐总商、大盐商江春(1720-1789)之赏识,托为心腹之友,事无巨细俱委之,遂展其长才,不数年得成巨富,并购得马氏小玲珑山馆居之。
汪楍博学多才,书画兼擅,工篆书,善雕镌,精鉴赏并富收藏。为盐商江春总管时,所交接往来者,俱为当时名流。如扬州八怪中的金农(1687-1763)与罗聘(1733-1799)与其具有往来,汪楍更曾为远赴北京的罗聘料理其妻方婉仪丧事。(注释4)金石学者黄易(1744-1802)所藏著名〈汉代武梁祠画像唐拓本〉亦是得自于汪楍。(注释5)诗人袁枚(1716-1797)与汪舸汪楍父子为两代知交,汪舸逝后,汪楍请袁枚为其父撰有〈客吟先生墓志铭〉(注释6)。画家王肇基(1701-?)曾为词人王又曾(1706-1762)作〈斜月杏花屋填词图〉,汪楍为之篆题:「斜月杏花屋填词图」,款识:「己卯(1759)小春龙尾山人汪楍篆」,钤印:「汪中也印」(图1)(注释7)。龙尾山为歙县,龙尾砚产于此地。也曾为马曰璐绘制《莜园故址图》,以缅怀两人共同的友人—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即卢雅雨,1690-1768)曾经拥有的筱园。(注释8)
关于汪楍其人,还可考得一段轶事。文博专家王世襄先生(1914-2009)曾在1955年前后在关祖章(1894-1966)(注释9)先生家中发现一件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1682-1756)的石镌小像(图2)(注释10),根据唐英所述,此石像原为一石刻群组像,包含了唐英本人、其稚孙与其家僮、戏班成员等人。此像铸于唐英卸任陶务之际,因此深富纪念意义。唐英曾为此事撰有〈题石镌小照小序〉,该文收入其《陶人心语手稿》中,曰:
题石镌小照小序。(三月初四日,是月初九日,龙开河登舟。)
友人汪南桥,讳楍,徽人,侨居湖北武昌,善镌雕之伎。庚午(乾隆十五年,1750)仲春(注释11),诣余浔榷官舍,携得京山石为余作一小照,长七,八寸许,形神逼肖,坐泉石古柏下,右作稚子长春保暨凌云二达,两雏孙嬉于侧,或坐或立,或背负或蹲踞,有天然意致;旁立阿连、阿节二小僮,各执茶具,跃跃欲动,神乎伎也。余顾而乐之,因镌识三十三字于座后石壁上。
官耶?民耶?陶耶?榷耶?山林耶?城市耶?痴耶?慧耶?贵耶?贱耶?或曰蜗寄耶?余曰:否否,石也。(注释12)
唐英称为其镌像者为「友人汪南桥,讳楍,徽人,侨居湖北武昌,善镌雕之伎」,故知其本名为汪楍,而南桥(乔)与本作印款「南乔」相合,文中谓其为徽人,侨居湖北武昌。而汪楍父汪舸曾为黄氏所聘,佐观察使幕,客居武昌多年。(注释13)推测当时年约二十余岁的汪楍或随父居于武昌,经由友人引荐,而为唐英镌像。此像及其说明收录于王世襄《雕刻集影》一书中,王世襄并根据石像垫子背面所镌:「庚午(1750)春写于九江官署」款识、并「汪木斋」篆书圆印款,说明此像为「汪木斋」所刻。然而「汪木斋」之名未见载于其他已知文献,因此极可能为「汪楍」二字之误识。因「楍」为「本」之古字,其字形颇近于篆书「斋」字之写法。然因此石像今已不存(后人曾根据唐英之文字记载,摹作此像者,如图3),相片中的印款也不够清晰,只能此「汪木斋」之名只能暂时存疑。总之,借由上述记载与比对,已可确证镌唐英像者正是年轻时困于家贫,而为人镌刻冶印的汪楍,也就是后来的汪雪礓。

注释1:(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2001),页280。
注释2:化,易也。谓交易其所居积也。
注释3:(清)金兆燕,《棕亭古文钞》卷二,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1442》(上海:上海古籍,2002),页297。
注释4:参见:张郁明,〈罗聘三上北京及其艺术风格之嬗变〉,《扬州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1999),页41-47。或:李晓廷,蔡梵洋著,《花之寺僧—罗聘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扬州八怪传记丛书,2001),页125-127。
注释5:黄易致汪楍相关信札藏于北京故宫,近年已整理出版。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
注释6:(清)袁枚,《小仓山房外集》卷六,续修四库全书本,页三十八至三十九。
注释7:图版引自:《观想—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嘉德香港2016春季拍卖会,Lot504。
注释8:此画现藏南京博物院,内容参见:黄晓,刘珊珊,〈园林画:从行乐图到实景图〉,《中国书画》第9期(2015)。
注释9:关祖章,广西苍梧人,美国伦斯勒工艺学校毕业,历任民国政府交通部工程师、梧州工务局局长、平汉铁路工程处处长等职。富于收藏,对古镜颇有收藏与研究,也是中国最早使用藏书票的人。藏书票专家吴兴文在一本1913年出版的《图解法文百科辞典》扉页发现了「关祖章藏书」藏书票。
注释10:王世襄,〈雕刻集影〉《王世襄自选集:锦灰堆·贰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页490-491。
注释11:仲春为农历二月。
注释12:(清)唐英,《陶人心语手稿》收入:张发颖主编,《唐英全集·第二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页653-654。
注释13:孙叶锋,〈汪舸生平考探〉,《扬州文化研究论丛》第2期(2015),页122-127。

重239g(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