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330 林风眠 长江三峡 镜心

长江三峡
拍品信息
LOT号 0330 作品名称 林风眠 长江三峡 镜心
作者 林风眠 尺寸 68×13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6,4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出版:<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第190-191页,香港求知雅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87年版。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林风眠 Lin Fengmian
1900年,林风眠生于广东省梅县,18岁在政府公费赞助下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第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在学校里,虽然是师从学院派教授Cormon学习油画,但在校外,林风眠被当时流行的现代派深深吸引,如后印象主义、野兽派及原始主义,而其中又以马蒂斯、莫迪里阿尼为甚,他们的影响明确地体现在林风眠中西结合的画风之中。1922年,他的作品即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林风眠于1925年受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之后又转赴杭州创建杭州艺专并担任校长,常常撰文宣扬中西艺术结合的创作理论和经验。林风眠以独特的美术天赋,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深入体悟西方美术的精髓,西为中用,汲古开今,是公认的二十世纪中国当代美术的宗师,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者。

「我是睁着眼睛在做梦,我的画确是一些梦境。」 —林风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杭州艺专与北京艺专合校,林风眠因教育理念不合痛而辞职,辗转至重庆,一心致力于探索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之道。从1938年至1977年,整整40年的漫长光阴,林风眠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孤独的艺术探索,期间经历了重庆时期(1938-1945)、杭州时期(1945-1951)以及上海时期(1951-1977)。三个时期的风格略有变化,但内在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题材主要以风景、仕女、禽鸟、花卉、静物和戏曲人物。一改早期作品描绘人生苦难与悲剧的风格,画面色调明朗,情绪逐渐转为平和、淡泊,对现实人世的感叹演化为对自然和虚幻人物的描绘,极少涉及社会题材;水墨和彩墨成为主体形式,油画数量逐渐减少,原本激进的呐喊和沉重的悲伤转换为宁静的遐思和多彩的抒情,寄寓着他对真善美的追求。

林风眠创作风景画大概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其早期作品存世不多,构图接近岭南派,风格上有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而这正与画家早年的艺术经历息息相关。林风眠幼年习中国画,二十年代时赴巴黎留学,之后便在两种文化的冲击中开始致力于中西艺术的融合实验,这一艺术探索贯穿了画家一生。此幅《长江三峡》从风格上看接近于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这一阶段中林风眠遍尝了人生的起伏跌宕: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路辗转迁移。从国立艺专辞职后,经上海、贵州、云南,抵达重庆,在重庆独居在长江南岸的一间旧房内专心研究绘画。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风景画,题材主要是重庆地区的沿江风光和山间景色,画中景物素材多半为在沿途所见,而其创作方式并不是对景写生,而是根据记忆和感受对景物进行重新组合,这就与现实世界产生了距离,是一种诗化的风景。他的画风也与传统中国画有很大差异——在绘画中,林风眠追求一种简单主义,他喜欢用寥寥数笔涂抹出山川、堤岸与河流,那种阴天的氛围和沈郁的格调都带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但同时他又运用了水墨画的技巧,用氤氲的墨气烘托出一种情境。
《长江三峡》是一幅融合了中西技法的佳作,林风眠将传统水墨画的布局和西方水彩画的构图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空间格局,画中既有水墨画的笔墨意趣,又有表现主义的心理传达,而画家将这些形式融合,也只是为了构架一个载体去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林风眠的“中西融合”的实验在四十年代时已经初具规模,到了五十年代则是另一番气象,变得鲜艳开朗,他在风景画中的探索对于后来的朱德群、吴冠中有很大影响。
林风眠创作风景画大概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其早期作品存世不多,构图接近岭南派,风格上有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而这正与画家早年的艺术经历息息相关。林风眠幼年习中国画,二十年代时赴巴黎留学,之后便在两种文化的冲击中开始致力于中西艺术的融合实验,这一艺术探索贯穿了画家一生。此幅《长江三峡》从风格上看接近于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这一阶段中林风眠遍尝了人生的起伏跌宕: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一路辗转迁移。从国立艺专辞职后,经上海、贵州、云南,抵达重庆,在重庆独居在长江南岸的一间旧房内专心研究绘画。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风景画,题材主要是重庆地区的沿江风光和山间景色,画中景物素材多半为在沿途所见,而其创作方式并不是对景写生,而是根据记忆和感受对景物进行重新组合,这就与现实世界产生了距离,是一种诗化的风景。他的画风也与传统中国画有很大差异——在绘画中,林风眠追求一种简单主义,他喜欢用寥寥数笔涂抹出山川、堤岸与河流,那种阴天的氛围和沉郁的格调都带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但同时他又运用了水墨画的技巧,用氤氲的墨气烘托出一种情境。《长江三峡》代表了林风眠在四十年代时风景画的典型风格,时代的特征和个人的沉重心境都反映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
细查之,《长江三峡》并未采取林风眠所习惯的方正构图,而是少见的横向宽幅式构图。这种尺幅与气势在他的风景画中也不多见,画面空间格局十分大气,在平远中层层展开,近景有绵长的堤岸和数只停泊的渔舟,远景是绵延不绝的山峦,山峦高大坚挺,直逼眼前。林风眠在这里并没有采取淡化远山的方式,而是打破了固有的远近比例,使远山更加突出。山峦和堤岸之间夹着一道水流,是在两块厚重的墨色之间的一道亮色,这种设置颇具匠心,不仅分隔开前后的空间,也增添了画面的流动感。画法上,近处的山石和船舶以重墨勾勒,赭石敷色,营造出刚硬的轮廓和质感;江水以留白呈现,在浓重的山石衬托下,显得通透明净;山峦全以水墨渲染,画法为传统的没骨法,大笔挥写,不施皴擦,仅以少许的石青、石绿和赭石作为烘托,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一种被雾气笼罩的效果。总之,《长江三峡》是一幅融合了中西技法的佳作,林风眠将传统水墨画的布局和西方水彩画的构图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空间格局,画中既有水墨画的笔墨意趣,又有表现主义的心理传达,而画家将这些形式融合,也只是为了构架一个载体去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林风眠的“中西融合”的实验在四十年代时已经初具规模,到了五十年代则是另一番气象,变得鲜艳开朗,他在风景画中的探索对于后来的朱德群、吴冠中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