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734 西藏帕拉风格阿底侠大师传承之十四世纪四臂白象鼻财神

西藏帕拉风格阿底侠大师传承之十四世纪四臂白象鼻财神
拍品信息
LOT号 0734 作品名称 西藏帕拉风格阿底侠大师传承之十四世纪四臂白象鼻财神
作者 -- 尺寸 高12.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650,000-75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象神,梵文名Ganesh、Ganapati,汉译「毗那夜迦」。其最初为婆罗门教象头财神,也称象鼻天或障碍神,后被佛教和印度教所吸收。象神的崇拜非常广泛,不局限于原始的印度教与更早的婆罗门教。在印度教中,他是财富与智慧之神,是主神湿婆与雪山女神之子,战神室建陀的兄弟。在佛教中,它本是一尊凶猛之恶鬼神,后来依佛法,率领九千八百大鬼军,镇压三千世界,奉守三宝,成就一切善事,消灭灾祸,后变为一尊授与富贵之有德善神。唐三藏沙门菩提流支译的《大使咒经》记载:「克作四臂天着虫衣,头戴七宝冠,右手把钺斧,右下手把欢喜团盘,左手执棒下手执牙,其头如象头」。在藏传佛教中,象神则是五姓财神之外最高层级的财神,受到多个教派的尊崇,题材包括二臂象神、六臂移威象鼻财神、萨迦十三金法之大红众汇主(十二臂红财神)、华钦•噶译师所传四臂红会主,以及最稀有的阿底侠大师所传之四臂白象鼻财神。(本标的)
此尊即为阿底侠大师传四臂象鼻财神。据传该教法最早由阿底侠尊者在11世纪从东北印度带入藏地,是阿底峡尊者的不共护法财神,也是噶当派不共护法,但在后世传播中,随着噶当派衰弱,此尊教法的传承逐渐隐匿,仅仅在少数师承中修习。如铁桥喇嘛唐东杰布大师和觉囊派至尊多罗那他,再后来这尊传承就更难听闻。导致这一尊神在藏传佛教中存世极其稀少,成为世间百闻而不得一见的珍罕题材。
此尊白象鼻财神由精良的合金铜铸成,象头人身四臂,全迭坐于莲座之上。上臂分别持萝卜、钺斧,萝卜是象神最喜爱的甜食,钺斧则是由古代赶象棒演变而来的法器,象征斩除一切障碍。主臂一手持念珠,一手持内盛宝珠的嘎巴拉碗,象征施予无穷无尽的财富;象神头部刻画生动写实,下部台座为仰复式双层莲台,莲瓣有帕拉风格,脚踩宝瓶。象神题材在印度教作品中流传广泛,而在佛教中则珍罕至极。阿底侠大师所传象鼻财神的教法在西藏传承的过程中时断时续,导致这一题材的存世图像如凤毛麟角般稀有。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一层增禄佛母殿壁画中,绘制有一组15世纪创作的象神壁画,汇集了藏传象神的四种主要形象。(图2)图中左上角即为白四臂象神,对比可见其手中持物与本件完全一致,仅在姿态上有差别。除此之外,画面中还可见到白二臂象神、十二臂大红众汇主以及六臂移威象鼻财神。四臂白财神形象据传在11世纪从东北印度传入,在藏地传承近千年时间,象神的造型依旧大致延续帕拉造像传统。对比两件11-12世纪帕拉王朝象神作品,(图3、图4)与四臂白财神面部特征、比例身体比例、装饰物及穿着均十分相似,这也印证了传说中象神图像的来源。世界范围内存世的西藏象鼻财神屈指可数,且多为晚期作品,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及纽约鲁宾美术馆所藏两件清代雪堆白风格十二臂大红众汇主;清代以前的作品则更为稀少,可参考Katimani收藏16世纪十二臂大红众汇主。(图5)早期四臂白象鼻财神则可参考一件印度著名藏家Roshan Sabavala所藏13世纪西藏帕拉风格作品(图6)。上述两例私人收藏均属世界级名品,体现出本件财神在同类别作品中的出众地位。就市场而言,题材的稀缺性和趣味性使得象鼻财神每每面世便引来市场趋之若鹜,象鼻财神题材稀有罕见已历经世界级艺术商和藏家的审美检验,代表了世界一流的艺术品味。西藏的象鼻财神流传甚少,可谓如金字塔尖的作品,孤品一件珍罕无二的殊胜象鼻财神,得之大幸,见即福报。

参阅
「炯百法—阿底峡传承之四臂白象头财神」,《藏传佛教本尊大全》,p157,335;
江孜白居寺吉祥多门塔一层,增禄佛母殿;
舞立姿象神,11世纪,东北印度帕拉王朝,Alexander Gotz旧藏;
四臂象鼻财神,12世纪,东北印度帕拉王朝,海外私人收藏;
十二臂大红众汇主,16世纪,西藏, Katimani收藏;
四臂象鼻财神,13世纪,西藏,印度藏家Roshan Sabavala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