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016 清乾隆 仿石纹釉描金小六方尊

仿石纹釉描金小六方尊
拍品信息
LOT号 1016 作品名称 清乾隆 仿石纹釉描金小六方尊
作者 -- 尺寸 高6.5cm;宽7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0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115,000
材质 形制

「乾隆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本品形制规整,器型周正,颇为不易。侈口束颈,折肩,腹部向内斜收,侧视之,可见线条转折利落,若是圆形琢器,成型尚非难事,而本品可贵之处在于其为六面镶器,俯视可见口、颈、肩、腹均为正六边形,此种造型颇为费工,成型时需将每一片坯体裁切后拼接在一起,稍有瑕疵即会导致烧制后变形开裂,成品率极低。其外壁仿石纹是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以较浓重的墨彩勾勒石纹轮廓,其间再以浓淡不一的赭、墨彩平涂渲染石之纹理,入窑二次高温烧制而成,呈色、质感均与石头酷似,惟妙惟肖,自然天成,瓷石莫辨,其绘画笔写实,具有典型的洋彩风格。外底施白釉,釉层明润,正中落矾红「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方章款,口沿涂饰金彩,为乾隆官窑小件精致之作。
唐英作为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景德镇督窑官,在陶瓷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如果说雍正官窑烧造的主要成就在于全面的仿古和颜色釉的大发展, 那么,乾隆时期官窑的主要成就, 则更多表现为器物造型方面的日益丰富, 一些构思新奇、体态精巧的瓷器, 开始出现于本己蔚为大观的清代官窑领域, 为这一时期的官窑品类增添了更为斑斓绚丽的色彩。其中「仿生瓷」,大都是唐英督陶时期「唐窑」的成果。仿生瓷在《饮流斋说瓷》中有这样的描述:「乾隆有专仿木制各皿,望远俨然如木而质为瓷者,名曰仿木釉;有仿漆器者名曰仿漆釉;有仿景泰珐琅者,名曰仿景泰釉;此外更有玳瑁釉,石釉,花釉等等,骤视绝不类瓷,细辨始知皆釉汁变化神奇之至也。」 乾隆时期有大量仿制其他材质的陶瓷类文房清供,几乎无所不仿,仿竹木、仿玉石、仿金银器等等,仿制效果逼真,艺术性极强,令人眼前一亮,成为一类有趣的文房清供。本品造型精巧可爱,笔触细腻,极具文人诗意。意境清逸典雅,堪称乾隆朝宫廷文房之隽品。

来源
日本藏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