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230 徐悲鸿 1947年作 奔马 镜心

奔马
拍品信息
LOT号 2230 作品名称 徐悲鸿 1947年作 奔马 镜心
作者 徐悲鸿 尺寸 106×53cm 创作年代 1947年作
估价 2,0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4,83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舜生学长惠教,卅六年晚秋,悲鸿写于北平。
印文:悲鸿之画
展览:“中国近现代十二大家展”,2017年5月10日至5月14日,江苏美术馆陈列馆。

徐悲鸿以画马最负盛名,不仅在世时就被人们广泛称颂和推崇,更在其身后数十年间声名日盛、尊崇倍增。马,世上恐怕再没有哪种动物如它般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生产力发展、文化艺术直至历史进程联系紧密且息息相关。人类与马有着太多太重不能替代、难以割舍的深厚情缘。徐悲鸿正是通过其兼容中西、纵横古今的精绝画笔,将这浓浓的情结以及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全部注入了其画马之中,这也许就是悲鸿先生的艺术不同于很多画家的原因,悲鸿先生的墨马傲视当代、雄冠古今的真正原因。
本幅《奔马》为悲鸿先生赠送好友之作。左舜生在晚年香港生活清苦,曾经开过一家“荣康商店”,买卖杂货,维持生计。他还收藏有一些名人字画和珍本书籍,都视为珍宝。有一次,他拿出一套印刷精美的线装书《太白全集》,对朋友说:“假如有一天经济拮据,我也会忍痛割爱。”又指着墙上徐悲鸿的画作《奔马》说:“徐悲鸿的画作近年已不多见,人人视如珍宝。假如有人愿出港币五千元,我也出让了。你替我留意看有谁欣赏此画吧!”在生活困难时,他往往卖书为生。但当口袋中有钱时,经过书店,他却又欣然购进许多新书。或许文中提起的《奔马》即为此幅。
1947年,53岁的徐悲鸿继续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校长,这一年的艺专颇不平静,学生参加“反饥饿、反内战”游行被逮捕,艺专校舍问题,皆深深困扰徐悲鸿,后来在他的多方周旋下,这些问题才得以解决。画面为一匹昂首挺立的骏马,神态飞扬,四蹄腾空,鬃尾毛发耸立,面向画面疾奔,呼之欲出。徐悲鸿既有大笔阔扫,又注重细节描绘。马眼隐藏在马额骨架的粗线下,在阴影中若隐若现,炯炯有神,马的脚踝骨和马蹄是他下过很大功夫的位置,他说画马的脚踝骨和马蹄,比妇女穿着高跟鞋还难,画出了足关节的灵活劲。画面兼具奔腾得气势,骏朗得身姿,大笔挥挥之中,“浑和生动逸雅之神致”。

上款人简介:
左舜生(1893-1969),谱名学训,别号仲平,湖南长沙人。他与曾琦、李璜并称“曾、左、李”,是中国青年党的党魁,在变幻莫测的民国政坛上叱咤风云、显赫一时;他与李剑农、蒋廷黻齐名,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著作丰硕,卓然成家;他是“书生略带名士派”,在访问延安的繁忙日程中还提出要去看望江青和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