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1536 沈从文 1975年作 草书《唐人杂诗》 镜心

草书《唐人杂诗》
拍品信息
LOT号 1536 作品名称 沈从文 1975年作 草书《唐人杂诗》 镜心
作者 沈从文 尺寸 34×105cm 创作年代 1975年作
估价 200,000-4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镜心

题识:唐人杂诗。(文略)乙卯严冬,用正统藏经衬纸粘接,书唐人诗以奉辛之兄存,沈从文书于首都之新新窄而霉小小工作坊乱稿堆中。
印文:从文
鉴藏印:曲公所藏
说明:本作为沈从文录唐诗七首,赠患难中不离不弃的好友曹辛之,书于明正统藏经衬纸背面。1971年冬,沈从文因病获准从湖北咸宁“五七干校”返京,回到东堂子胡同51号历史博物馆宿舍院,原住的后院三间北屋因“文革”中被占去两间,此时他就只能窝居在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屋里,即题识中“窄而霉小小工作坊”。曹辛之家距此不远,时来探望,沈从文写完字,往往就顺手送给曹辛之玩赏。
沈从文(1902-1988),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