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5036 石涛 冰姿雪色图 立轴

冰姿雪色图
拍品信息
LOT号 5036 作品名称 石涛 冰姿雪色图 立轴
作者 石涛 尺寸 103×38cm 创作年代 --
估价 6,000,000-9,0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0
材质 水墨纸本 形制 立轴
出版:《清湘老人书画编年》九十四,张大千题书签,高氏东方艺术公司,1978年1月。
著录:
1.《石涛题画录》,歙县程氏遂吾庐,1925年;
2.《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199页,徐邦达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3.《明末石涛上人朱若极年谱》(《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五辑),第69页,王云五主编,傅抱石撰,台湾商 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4.《石涛诗录》,第251页,汪世清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5.《艺苑查疑补证散考》,下卷,第323页,汪世清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
6.《石涛》(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第159页,第252页,李万才着,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
7.《石涛》,第252页,陈国平着,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
8.《石涛》,第255页,刘墨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9.《石涛评传》,第103页,韩林德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石涛传》,第160页,丁家桐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中国历代才子》,下册,第291页, 曹济平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题识:冰姿雪色奈双钩,淡淡丰神隔水羞。一啸凝脂低粉面,天然玉质趁风流。早春争秀芳兰并,带露凌空浴浦俦。灯下
钤印:清湘老人、赞之十世孙阿长、于今为庶为清门
题签:释道济寿哲翁冰姿雪色图神品。 但将文竹补,管夫人醉得搔头。壬午八月,哲翁年道长五十初度,清湘弟济请正。 鉴藏印:王季迁海外所见名迹
说明:王季迁旧藏。王季迁(1906-2002),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己千,王千,纪千,江苏苏州人。毕业于东吴 大学,善山水,从顾西津,吴湖帆游,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后定居美国。 此幅《水仙竹石图》作于康熙四十一年,是年石涛六十一岁。此时他已从沉浮了三年的京城返回扬州,虽然晚年的石涛以 买画为生,但他并没有因生计的关系,稍有松懈于他的艺术追求。因为当时他的艺术赞助人主要以徽州人氏为主,这些文 化商人,或者是热心赞助艺术的商人,他们都具备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的鉴赏力。石涛在晚年时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很多就是为这些人创作的。实际上已经把他们作为艺术的知音朋友。石涛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的作品也有些是不入时人 眼的,越是这类作品,其实越能体现他对艺术创作的真实理解和他所达到的目的。 目前所知的石涛信札存世稿本共有二十四件,分别致与九位不同的受信人,其中有九封便是写给这位“哲翁”先生的,记 录和反应了二人之间书画交往。可以想见,这幅为五十大寿而作的《水仙竹石图》的受画人“哲翁”先生,也应该一位石 涛艺术上的知音,无怪乎他会在画作上颇为得意的自题诗云:“冰姿雪色奈双钩,淡淡丰神隔水羞。一啸凝脂低粉面,天 然玉质趁风流。早春争秀芳兰并,带露凌空洛浦俦。灯下但将文竹补,管夫人醉得搔头。”可见他本人对此作的嘉许。 郑板桥在《板桥题画》中云:“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余事也。”可见他对石涛的兰竹之作评级最高。他称石涛“ 画竹好野战,略无纪律,而纪律自在其中”。此意为石涛画竹,似无法,而实有法。在此幅图中,两株文竹劲风生长,极 尽淋漓挥洒之致。与右上部分的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书法,隶书一体贵精而密,讲究的就是用笔的沉厚与结构的茂 密,在此基调上,石涛又出以恣肆纵逸。他曾有论:“图章书画本一体,精雄老丑贵传神”。因此,他的绘画,特别是兰 、竹,与他的书法皆统一于“精雄老丑”,的艺术风格之中。 石涛的花卉题材中,水仙在其早年作品中鲜有所见,却是八大山人喜爱的题材之一。在大风堂名迹第二集清湘老人专辑中 ,有一幅水仙小卷,只画一花一苞,及四片长短不一的叶子,穿插有致,韵味无穷。右上角有八大山人写五字,并无年款 ,根据傅申先生的研究应为1696年前后。后有石涛题诗两首,从右至左第一首,诗云“金枝玉叶老遗民,笔砚精良迥出尘 ;兴到写花如戏影,眼空兜率是前身。八大山人寄当年之雪各也,淋漓先去,余观偶题。清湘瞎尊者济大涤堂下。”石涛 此诗首句即点出八大原为明朝宗室出身的“金枝玉叶”,而今三十余年过去已可称为“老遗民”。由此推想也许石涛后期 花卉作品中常见的水仙题材正是有此发端。 笔墨当随时代。石涛亦曾如是说。他生逢的时代是“董其昌时代”的余绪,以“自然平淡”为艺术最高境界,石涛则提出 艺术的“上处”是“天然”。一字之差,内容殊别。“自然”是物我两忘的禅境,“天然”则是物我合一的即情即景。因 此,石涛避免了文人画余绪中狭隘的趣味表现,切实地展现出大千世界中的盎然生气,同时又保留了文人画论者强调的笔 墨表现,和文人画中岸然自立的气格。于是,物我之辨、雅俗之辨、笔墨精妙与“境之奇”之辨,在石涛的书画艺术中重 新得到了统一,让绘画在十八世纪之初依旧充满着强烈的艺术生命力。 此件石涛《水仙竹石图》出版于1978年《清湘老人变年谱》中,又著录于汪世清先生编撰的《石涛题画录》,徐邦达先生 编撰的《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中,经旅美著名华人收藏家王季迁收藏,王氏收藏石涛为近人中巨富,收藏者当可宝 之。 (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