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669 清康熙 斗彩灵仙贺寿纹碗 (一对)

斗彩灵仙贺寿纹碗
拍品信息
LOT号 0669 作品名称 清康熙 斗彩灵仙贺寿纹碗 (一对)
作者 -- 尺寸 直径18cm×2 创作年代 清康熙
估价 1,300,000-1,60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器型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胎精良坚致,釉色温润晶莹,碗中央绘斗彩折枝花卉图案,中间以楷书寿字纹为饰,外口沿一周波浪形斗彩花果图案,足上一周斗彩仰莲图案,碗外绘斗彩缠枝莲纹,其间绘斗彩寿桃纹,寿桃中心为变形体寿字,此碗应为祝寿所用,底部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双行款。早在元代陶瓷器物中,盘心就出现了折枝桃果实图案。从明代开始寿桃纹开始较多地应用在瓷器上面,此时的寿桃纹制品是以主纹和副纹搭配的形式出现,有的以折枝桃纹为主纹,周围配以其它的花卉装饰或以重复出现的折枝桃纹来做装饰,受当时工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寿桃纹瓷器的装饰手法以青花或者斗彩为主,随着清代制瓷工艺的提高,粉彩或斗彩的创烧大大丰富了一时期的彩瓷品种,这一时期装饰题材空前拓宽,装饰手法不断创新。道教神话传说记载有主宰人寿命的南极仙翁经常手托鲜桃,来寓意长寿幸福,因此“桃”也被称为“寿桃”,寿桃纹因其长命富贵的独特寓意得到了清代皇帝的亲睐,它较好地契合了皇帝对幸福长寿、健康祥宁的心态和诉求。据相关史料记载,清初朝廷以九桃纹饰陶瓷器皿奉献帝王御用,以八桃、五桃赏赐大臣,是清代宫廷祝寿的常用题材。为康熙朝所流行,至乾隆时期亦继续继承前朝成果,陶瓷粉彩寿桃画工、立意已臻至寿桃装饰陶瓷工艺艺术顶峰,景德镇御窑厂将其与寿山、福海、灵芝、蝙蝠、竹纹等合理搭配,得到更福寿图案,此对碗正是将寿桃、灵芝、篆书“寿”字纹相结合,为清代官窑发展带来新鲜题材,可见纹饰新奇有别常见之品,大大增加其收藏价值。清代寿桃瓷品在明清两朝中所占比例尤其惊人,文化意义的桃已脱离了简单的自然物象外壳,升华到一种典型的文化品种,丰富了陶瓷粉彩装饰,充分展示了清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装饰审美。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求全美满”意识。至今寻常百姓皆以之祝寿、庆丰,其带有浓浓的民间文化特色,共同组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