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772 17~18世纪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拍品信息
LOT号 0772 作品名称 17~18世纪 阿弥陀佛
作者 -- 尺寸 高18cm 创作年代 17~18世纪
估价 250,000-350,000 成交价 RMB 356,500
材质 形制


蒙古扎纳巴扎尔
黄铜鎏金

来源:前苏联藏家旧藏

说明:此尊阿弥陀佛造像为典型的清代17-18世纪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阿弥陀佛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托钵。头饰螺髪,肉髻高耸,宝珠顶严;面相清秀,宽额丰颐,白毫毕现,眼睑微垂;身着袒右肩式袈裟,衣缘处錾刻有精美的几何纹样及花草纹样来装饰;背部挺拔,表现出艺术家深谙人体雕塑的超群技能。仰覆束腰式莲花座,造型高大,气势恢宏,仰覆莲花瓣上下对称分布,紧贴台面,周围以细密连珠为饰;连珠和莲瓣之间用精细雕刻的竖线表现莲花花蕊;莲瓣为蕉叶形,雍容华贵;层层迭迭,瓣边用双勾刻线强调,是同时期最为精湛的工艺。台座下缘錾刻精美花纹,为扎那巴扎尔风格早期代表作品。扎派风格早期造像的一个特征,就是鎏金极为考究,据说需要鎏金七道或九道,使得金层甚为厚重,加之仔细研磨,金面光洁如镜,上手之时甚至会令人恍惚,错觉为纯金所造。
札纳巴札尔是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他创造了喀尔喀蒙古铜佛造像。札纳巴札尔造像是清代藏传佛教区域盛开了一朵炫丽的艺术奇葩。他兼容并蓄了帕拉王朝艺术风格的凛然气势和尼泊尔艺术追求人体自然的协和,同时融合满、蒙草原民族对于伟岸身姿和珠圆玉润的独特审美,对藏传造像艺术的继承传统与创造性极富意义。
在《扎纳巴扎尔的佛造像风格研究》一文中对扎纳巴扎尔风格佛像的特点这样论述:“两眼比帕拉佛眼要短得多,然而比蒙古人的眼睛又要长些。口的轮廓也是如此,上唇甚薄,其『人中』下端特别突出垂下。”此尊造像面庞俊美,完全符合上述特点。在肌体结构和姿态造型上,此尊佛像宽肩、凸胸,细腰,肌体秀逸,不重刻划衣褶而使肢体突显出萨尔纳特样式,从整体上看来给人以庄严稳重的感觉,而无呆板强直之弱点,这实赖于扎纳巴扎尔风格佛像在处理造像姿态时融入了东印度帕拉和尼泊尔造像的某些因素,注重纤巧与柔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