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864 青铜编钟

青铜编钟
拍品信息
LOT号 0864 作品名称 青铜编钟
作者 -- 尺寸 尺寸不一 创作年代 --
估价 450,000-750,000 成交价 RMB 977,500
材质 形制
著录:《某家所藏品入札》,图158

来源:日本藏家旧藏

说明:礼乐文化,体现在家国重宝的铜器上。礼器之中,鼎列首位;乐器之林,钟居上座,因而祭典陈祀与演乐,列鼎和编钟是不可或缺的。
此件青铜编钟居上座之器,编钟一套九件,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巨大的钟架上.根据《周礼》之制,单面一排之编钟称为「特县」,为士大夫级别的用度。编钟表面泛铜绿,质地坚硬有光泽,形制非常规整。作合瓦型,两侧边略呈弧形,壁较厚,腔体中部鼓起。主要分成舞部(钟最上端的平面),篆部(甬钟立面中部狭长条状区域),钲部(篆部两侧),鼓部(篆部下方),枚(钟面上的乳丁状突起),铣(钟下两角),编钟周身之上铸有几何曲线编织纹饰为地,铸造乳钉,对称排开,突出较高。钟架为铜木结构,横梁木质,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以示皇权力量的象征。钟钩为瑞收兽尾,瑞兽伏于横梁,四肢攀爬其上,尾部卷曲悬钩钟斡,设计精巧。又以盘龙为钟座,龙首与龙尾间插圆柱形立柱,使编钟更显华贵。铸造精美,整体造型庄重古朴,身上锈色斑驳无不透着历史的沧桑感。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不过那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每套编钟的个数也不断增加。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故而十分珍贵。由于编钟本身的奢侈价值,可判断应为权贵所有之物。拍品纹饰精美,气势磅礡,深沈雄厚,不失为一件臻品。
此套编钟的形制、纹饰与山东章丘洛庄汉墓14号陪葬坑出土的编钟相近,洛庄汉墓为汉初吕后所封其侄建立的吕国诸侯王墓,其存在的时间在前187至前180年之间,故出土器物的下限在西汉早期,此套编钟的时代也应与之接近,具备明显的时代特征。而最近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编钟形状及风格亦与本拍品之编钟颇为相似,香港瀚海于2015年10月秋拍以216万港币拍出器型极为相似的编钟,可资参考。

参阅: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山东章丘市洛庄汉墓陪葬坑的清理》;《考古》2004年第8期,页14.
2015年10月4日,香港瀚海,lot.088
4 October 2015,Hanhai Hong Kong,lot.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