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859 乾隆年制款 金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鼻烟壶

乾隆年制款 金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鼻烟壶
拍品信息
LOT号 0859 作品名称 乾隆年制款 金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鼻烟壶
作者 -- 尺寸 高5.5cm 创作年代 --
估价 350,000-65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材质 形制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西洋教士以鼻烟烟具送给中国皇帝最早记录于南怀仁的《熙朝定案》。康熙二十三年(1684)第一次南巡时有教士毕嘉(Joannes Gabiani)及汪儒望(Joannes Valat)献上鼻烟,在此之后,便于携带,制作精巧的鼻烟壶就成为了清代帝王把玩欣赏的心爱之物。
此件金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鼻烟壶,束颈,扁腹,造型小巧秀气,玲珑可人。整器以金胎制成,配碧玺圆钮下内连一匙勺。壶底阴刻书写“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壶身以珐琅彩绘制,壶颈部及肩侧均以缠枝花纹装饰,两腹中部开光皆绘西洋母子图,画面上婴孩依偎在母亲怀里,其情拳拳,衣着及建筑背景具有浓郁的欧洲中世纪风格。整器图画以深浅明暗着色点影技法表现光影,绘制具有立体感的树木、花卉及人物房屋,绘画精细,颇为巧妙,为典型的乾隆朝宫廷造办佳作。
自欧洲的画珐琅器传人中国,立刻引起了清代皇帝及王公大臣的关注,并在清内务府专设“珐琅厂”烧制珐琅器,形成自身独具一格的风格,使其不论从技术上还是从工艺上都有很大提高,成为宫廷工艺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工艺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画院与珐琅处合并,因此珐琅器上的纹饰风格,往往与画院相同。乾隆喜欢“细致”、“稠密”的装饰品位,也对西方文化及新奇事物喜爱。此烟壶突破前朝的传统造型与纹饰,人物图案富有欧洲情调,仿绘法国画珐琅重镇里摩居(Limoges)风格。其所绘女子纤弱柔和,带有一种成熟风韵之态,而婴孩则稚嫩天真,清澈烂漫,这一切都赋予周围景致以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诗意的气氛,从而体验到人的最温柔的情感及西方浪漫主义情怀。
此烟壶所饰内容描画细腻精美,笔绘清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西方艺术对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渗透与影响。尤为一提的是本壶的材质,本壶为金胎画珐琅制品,在清宫各类材质画珐琅制品中,金胎画珐琅极少,且为御制,从不轻易赏赐,地位尊崇。
比较相似别例,2015年香港苏富比一件清乾隆金胎北京画珐琅西洋母子图四系鼻烟壶,曾以236万港币成交,与拍品题材相同,材质一致,可做比较。另有相同题材鼻烟壶,玛丽及庄智博珍藏一例(《玛丽及庄智博藏鼻烟壶》第6册,页154,图1077),另一例可参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鼻烟壶》,页118,图117)。
本品有伦敦购买收据。

参阅:2015年6月1日,香港苏富比,Lot.151
《玛丽及庄智博藏鼻烟壶》第6册,页154,图1077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鼻烟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页118,图117
1 June 2015,Sotheby’s Hong Kong,lot.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