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753 清乾隆 胭脂红釉玉壶春瓶

胭脂红釉玉壶春瓶
拍品信息
LOT号 0753 作品名称 清乾隆 胭脂红釉玉壶春瓶
作者 -- 尺寸 高29.5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估价 150,000-180,000 成交价 RMB --
材质 形制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撇口、细颈、鼓腹、外撇圈足。外壁施红釉,色如胭脂,鲜艳亮泽,娇嫩无比。瓶内施白釉,温润细腻,底施绿松石釉,温婉柔和,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整器造型丰腴优雅,线条优美柔和,胭脂红艳丽纯正,为清乾隆官窑佳品。
此瓶式样名玉壶春瓶,其因宋人诗句“玉壶先春”而得名,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基本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与此瓶完全相类的作品则始见于明永乐年间,以后各朝多有仿制,器型大致相仿,以雍正、乾隆时期制作最为精良。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庆、光绪等朝均有烧造,其中以雍正朝产量最大,质量最精。它是一种以微量金作着色剂、在炉内经800℃左右烘烧而成的低温红釉。由于这种红料是从欧洲转入,故被称为“洋金红”或“西洋红”,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又由于这种红釉颇如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红”。 清档记载此式胆瓶自雍正至宣统,多有烧造,现故宫内廷陈设多有此瓶陈列,为宫廷陈设之经典品种。
翻阅典藏资料,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祭红釉玉壶春瓶(《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346),与拍品形制一致,釉色略有不同,可资比较,另北京博物院藏清同治红釉玉壶春瓶(《中国陶瓷全集15清(下)》,页196,图194),与拍品近似,可资比较。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346
《中国陶瓷全集15清(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页196,图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