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752 清道光 黄釉玉壶春瓶

黄釉玉壶春瓶
拍品信息
LOT号 0752 作品名称 清道光 黄釉玉壶春瓶
作者 -- 尺寸 高30cm 创作年代 清道光
估价 150,000-20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
材质 形制

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拍品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外撇。整器形制周正,双曲线左右对称,优雅柔美,自然流畅,制作精致。通身施黄釉,釉面平滑匀净,明亮如镜,釉质坚致细腻,密实如骨,釉色淡雅怡人,温润如玉,极具端庄典雅之美,高贵之态显现皇家尊贵气派。器底施白釉,底以青花属“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玉壶春瓶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皆有烧造,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
自明初始,色地釉瓷就已经被皇家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为御用瓷,尤其是黄釉瓷,成为各朝例制。黄色为帝王之色,封建王朝时期被认为是权利与尊贵的象征,严禁民间使用。《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十一年(1446年)时下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座。”黄釉瓷的釉料配方与烧造方法亦为官方垄断,民间无从入手。黄釉瓷烧制始于明,到清代则达到顶峰。清代官窑黄釉瓷器的用途包括:用作宫廷祭祀礼器;皇帝、后妃及其他人等日常生活的膳食用具;宗教用品;宫廷陈设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