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936 赵无极 1963年作 05.05.63

05.05.63
拍品信息
LOT号 0936 作品名称 赵无极 1963年作 05.05.63
作者 赵无极 尺寸 50×55cm 创作年代 1963年作
估价 2,800,000-3,50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0
材质 油彩 画布 形制

题识:无极ZAO(右下);Ki 5. 5. 63. (画背)
来源:1.法国私人收藏
2.亚洲私人收藏
说明:附赵无极基金会之原作保证书。1958年后,赵无极几乎不再为画作命名,仅在画布背后注明完成的日期,此举也象征了他正式脱离标题与叙事性,以形式元素的单纯组构直抒胸臆。如赵无极所言:「不必像以前那样,在空间中画物体、画符号,符号与色彩不必有界限,我也从不同色调的组合中,发觉空间深度的问题。」在1960年代初期的作品中,过去甲骨文时期的汉字结构拆解为粗犷的线条交错,随着色彩的不同组合营造出画面景深。然而创作于1963年的《05.05.63》(Lot 936) 却以罕见的构图显示艺术家在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之外,对于水墨特质的探讨与传统山水核心本质的追求。从克利时期以来,赵无极对风景与自然的描述大都简化为线条的勾勒与组成,但此处前景的灰黑线条近乎明暗与阴影的描绘,却令人联想起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山石皴法,在他对于笔触的掌握下,彷佛干笔皴擦、湿笔渲染,白色油彩的迭加更强调出光线照射的亮面,形塑出岩石的起伏与块面。画面随着白色背景的往后延伸,灰黑线条由具象转为抽象,衔接至与赭色、白色相间的横刷笔触,中段的景色如空气远近法的透视渐趋模糊,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深度与层次感。上方赭红色调的大块面则更进一步加强了三段式的景色递进,以传统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呈现了郭熙所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在色彩上赵无极大胆的使用赭红色作为背景,颠覆我们认知中传统山水的留白概念,同时向左下倾斜的笔触显示并非地平线的水平分隔,不仅打破了前景至中景的景深铺陈,更形成了空间的转折,使观者重新将焦点凝聚于色彩本身的视觉冲击,画面中色彩块面的组合与马克.罗斯科的色域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于罗斯科以静谧的色彩组构引发精神性与情感的共鸣,《05.05.63》则以富有笔触刷痕的色块透露了艺术家运笔的方向性,随着动态与前景半具象的线条描绘相互呼应,可见赵无极探索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内在抽象性的企图,从前景的山石、中景的渐层至背景的色彩块面,进一步由山石皴擦的写实延伸为抽象色彩的铺陈,不仅属于赵无极极为罕见的创作,也同时揭示了他的思考脉络与对于抽象概念的反复研究,实现了不同思想层面的中西文化融合。
05.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