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0069 启功 管桦 1989年作 竹石 双清 镜心

竹石 双清
拍品信息
LOT号 0069 作品名称 启功 管桦 1989年作 竹石 双清 镜心
作者 管桦 启功 尺寸 70×35cm;45×68cm 创作年代 1989年作
估价 55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644,000
材质 设色纸本 形制 镜心
著录:1.《启功、潘主兰书画集》第99页,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年12月。
2.《素心》第三期,福州画院,潘主兰研究会编。
3.《团结报》,2014年5月22日发表(该报为我国唯一的一份民主党派报纸,国内外发行,受中央高层高度关注)。
题识:1.马晧、牟筠同志俪赏,一九八九年秋日,启功。
2.牟筠、马晧同志清赏,戊辰初春,管桦。
钤印:启功、元白、管桦
鉴藏印:愚斋所藏
展览:“启功、潘主兰书画展”,福建博物院,2013年12月7日-23日。
说明:上款人马皓为广东省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任台长;牟筠为原广东省政协对外联络处处长。
一幅传承两代人友谊的《竹石图》
侯 刚
在启功、潘主兰两位书坛耆宿的一次书法展上,展出一幅启功先生的《竹石图》,画面上几丝翠竹清新飘逸,一尊古石巧奇磊落,整幅作品精炼严谨,呈现出启功先生作品雅正的风范,使许多参观者在画前驻足。
此画作于1989年秋,受赠者牟筠、马皓乃历史学家牟润孙(1908-1988)先生的女公子和贤婿,看到这幅画令笔者想起启功先生与牟润老身后的友谊,这幅画也传承着启功先生与牟润老一家两代人的友谊。
早在1933年启功先生在恩师陈垣先生的安排下到辅仁大学附中教授初中国文,第一位相识的就是牟润孙,牟老当年教高中国文,比启功年长4岁,他把启功当小弟弟看待,在工作和生活中既关怀又鼓励,在教课之余,常在一起交谈教学心得,有时还和台静农、柴德赓等好友相伴郊游,或一起吟诗作画,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讨论学术问题,相互切磋相得益彰。抗日战争胜利后,牟老先后去台湾大学、香港新亚书院和中文大学任教,他们中断了联系3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启功和牟润孙二老同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3月在北京开会时,二老在香港代表团的驻地华侨大厦含泪相聚,启老感慨地说:“早年的英俊青年,如今已成为白头老翁了”。那年,适逢北京师范大学筹备陈垣先生诞辰100周年,启功先生主持编辑一本纪念文集,笔者有幸陪同启功先生两次去华侨大厦访问牟老,二老深情地共同回忆青年时在励耘书屋问学聆听恩师教导的情景,请牟老撰写了专文《励耘书屋问学回忆》。
自1980年重逢以后,他们每年都能见面,1982年,在牟老和香港几位好友的邀请下,启老去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一个月,启老抵港当日,牟老亲自到机场迎接,在香港讲学期间,讲课之馀,常与牟老和一些朋友重温友情,启老作有《喜晤牟润老》:
早发虬髯意气豪,市楼谈吐静群嚣。
卅年屣履回尘迹,一帙文章压海涛。
把臂国门头共白,掬膺时世目无蒿。
励耘着籍人馀几,敢附青云效羽毛。
牟筠夫妇长期在广州、香港工作,启老与牟老重逢后的亲切交往,也与牟筠夫妇建立了忘年之交,他们夫妇承接和延续着启功与牟老60多年的友谊,传递下去,地久天长。这幅《竹石图》也凝聚着启老对晚辈们的关爱与期望。
(作者系《启功全集》编委会主任)